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武昌曆史介紹

武昌曆史介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4:57:57

在曆史上湖北有三座最重要的城市,分别是荊州、襄陽和武昌,荊州曾是楚國的郢都,在元代之前一直是湖北的政治中心,地處江漢平原,土地肥沃,還有大江奔流,交通便利的,但是元代中央政府确立武昌為湖廣省治(相當于今天的省會),從此荊州便相對衰落了。

武昌曆史介紹(武昌為何能在元代取代荊州的地位)1

荊州古城

為何武昌能崛起為湖廣行省的省治?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武昌是顯著的軍事要地。武昌建城晚于荊州,直到三國時期才建城,但是自建城開始地位就超然。根據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孫權破黃祖于沙羨,而霸基始之。孫權知東南形勝必在上流也,于是城夏口都武昌。”

從一開始,武昌城就成了一個割據政權的都城,原因何在?武昌扼守長江中遊,上可通巴蜀,下可達東南,在上下遊之間處于樞紐性地位。

武昌曆史介紹(武昌為何能在元代取代荊州的地位)2

武昌起義門

唐史稱武昌“當荊吳江漢之沖要,衛藩鎮固護之雄制。……所防二千餘裡,洞庭彭蠡在其間,水舟陸車,山薮塢野,皆我長城之内。”可見武昌軍事地位之高。

《管子·乘馬》提出“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即建都于依山傍水之地,這種城址即兼有水陸交通便利。武昌有山有水,背靠蛇山,前臨長江,地扼長江中遊、位居長江、漢水交彙之處、江漢平原東部邊緣,使得武昌在古代成為水路交通中心。

武昌曆史介紹(武昌為何能在元代取代荊州的地位)3

武漢兩江交彙

以元代為例,元代都城在北京,長江中上遊最肥沃的兩塊土地就是四川盆地和江漢平原,這兩地的大量物産要抵達京師,需要從武昌轉運,世人知道漢口是碼頭城市,但是漢口是明成化年間因漢水改道才崛起的,而武昌沿江曾經也有大量碼頭。李白“萬舸此中來”所言非虛。

既是航運中心又是商業中心,在宋元時期武昌的港口商貿、轉運貿易和造船、制瓷業等手工業得到長足發展,經濟地位的提升帶動武昌政治地位的上升。到了元代,武昌憑借自身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地位,取代荊州便成為水到渠成的事。

武昌曆史介紹(武昌為何能在元代取代荊州的地位)4

武昌蛇山上的黃鶴樓

最後一點是武昌擁有優越的山川形勢。《荀子·疆國》說:“其固塞險,形勢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這句話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從居住的安全與舒适出發,強調自然環境優美;二是從軍事防禦角度出發,強調城市周圍要有天然險阻作為屏障。武昌古城址位于長江和蛇山之間的開闊地帶,北面沙湖,西臨長江,自然環境非常優美。

我國古代的城邑都帶有明顯的軍事防禦色彩,武昌古城城池據山而築,易守難攻。

綜合上面的優勢來說,武昌在元代便完成了對荊州的超越,這是武漢城市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事件,直到今天這一格局都沒有改變。

你認為武昌取代荊州地位的原因是什麼?歡迎留言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