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又選讀短句,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這首詩名氣大隻因為詩中一句“野渡無人舟自橫”,且不說口耳相傳,但見有過多少畫家以此為主題揮筆潑墨,留下幾多佳作!
韋應物詩
詩評家說韋應物詩的風格與王維相近,而王維既是詩人,還是畫家,而且是大畫家,所謂詩如畫,畫似詩,想必韋氏近朱近墨,受王維影響,潛移默化,寫下的詩也有畫意?
筆者确是看過多幅畫作題名《野渡無人舟自橫》,以至于現在捧書閑讀,念叨“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眼前浮動的又是那些畫作,心裡湧動起一股複雜的感觸。
國畫《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是京兆長安(現在陝西省西安市)人,他做過蘇州刺史,所以又被人稱作“韋蘇州”。後人評他的詩風格近王維又有不同,就是他的詩總帶有感傷憂郁的情調。
這首詩一句一景,或者說一句一畫,“獨憐幽草澗邊生”是一幅畫,“上有黃鹂深樹鳴”又是一幅畫,“春潮帶雨晚來急”還是一幅畫,“野渡無人舟自橫”更是一幅畫,這就是古代詩人的本事,是寫詩也是作畫,把形象思維發散到極緻,也使得詩的韻味達到極緻。
房樹軍油畫《野渡無人舟自橫》
展開一點兒說,現當代詩人缺少的正是這一點兒,前一篇文章說到一些現當代詩人的作品不重視押韻合轍,缺乏音韻美感,這裡再說到還缺乏形象思維之畫面之美,如果有誰想從一些現當代詩人的作品中找到畫面美或許是很困難的。
陳英善書法《滁州西澗》
其實,文學的魅惑之力正在于它的不确定性,這也是漢語文字特具的魅力,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引發讀者的體驗和共鳴,恰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有一千條“自橫野渡無人之舟”,誇張一點兒說,觀賞油畫要眯縫起眼睛的話,品味好詩需要閉起眼睛。
攝影:《野渡》
當然,世道在變,如今寫詩填詞已是出土文物般稀罕,寫作撰文也是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動辄穿越,甚或升仙,古人的異想天開變成了現實,寫作大咖們開啟了一扇門,成千上萬的哈姆雷特登堂入室,可憐的是那條小船橫在無人渡口無人問津,似乎就是筆者這樣的人的寫照,其心緒也與韋氏相似,多多少少有那麼一點點感傷憂郁。
《韋應物集校注》
【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