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
圓錐的體積 |
課型 |
講授課 |
課時 總數 |
1 | ||
備課人 |
馬志友 陳發秀 |
審核人 |
授課人 |
授課 日期 | |||
教 材 分 析 |
教材按提出問題——猜想——實驗探究——導出公式進行編排,通過對圓錐體積公式的應用,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解決有關圓錐體積的實際問題。 | ||||||
教 學 目 标 |
1、通過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确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 ||||||
教學 重點 與 難點 |
重點 |
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 |||||
難點 |
運用圓錐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 ||||||
法制教育滲透知識點 | |||||||
教學用具 |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容器 | ||||||
教法、學法 |
實驗操作,讨論探究,引導歸納 | ||||||
課時序數 | |||||||
教 學 過 程 |
複備課 | ||||||
教學環節及内容 |
師生互動(具體教、學設計) | ||||||
一、問題引入 1、提出問題。 2、揭示課題:圓錐的體積 |
1、提出問題。 出示一個鉛錘,并提問:你有辦法知道這個鉛錘的體積嗎? 2、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闆書課題:圓錐的體積) | ||||||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2、教學例3. |
1、教學例2。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 (3)實驗探究 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先在圓錐裡裝滿水,然後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4)讨論探究。 (5)引導歸納。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2、教學例3. (1)出示例3 (2)理解題意。 (3)引導分析。 (4)嘗試計算,指明闆演,講解訂正。 | ||||||
三、鞏固練習 |
1、完成教材第34頁“做一做”習題。 2、完成練習六的第4—7題。 | ||||||
四、分享收獲 |
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準确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 ||||||
闆 書設 計 |
圓錐的體積
| ||||||
作業布置 |
完成練習六的第8—10題。 | ||||||
教 學反 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