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我國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是中國本土哲學道家學派的鼻祖,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思想的哲學家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老子是我國道家代表人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老子是中國本土哲學道家學派的鼻祖,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思想的哲學家之一。
老子名叫李耳,約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鹿邑)。從少年時起,老子就立志向學,發奮讀書。 老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中末期,天下諸侯國征伐紛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 老子立志找到一種能解除百姓疾苦的學問,遍尋所能讀到的各種書籍,苦苦求索。到了30餘歲時,他還在家鄉苦心作學,無心嫁娶。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鄰村的一個姑娘塞氏。 兩人一見投緣,塞氏再三表明她很欣賞老子的才華,決心要嫁給老子。在友人的撮(cu)合下,他們喜結連理,非常恩愛
年後,有了一個兒子。 沒想到塞氏早先曾有過婚約,隻是因為對方是個白癡,就一直抗拒未嫁。這回對方家得知塞氏擅(shàn)自嫁了人,非常憫怒,派人把塞氏搶了過去,塞氏拼命反抗,半路上投井而死。老子悲痛欲絕,心如死灰,站在家鄉的山岡上,凝望着塞氏死的方向,暗暗發誓定要求得學問,做一番事業,并終身不娶,以對得起亡妻。
老子此後隐居修學,熟讀經學、禮制,掌握了豐富的曆史知識和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逐漸成為了一個大智者。
大約公元前521年,老子成為東周王室的守藏書的史官。他的名聲當時已傳遍了天下。有一天,年輕的孔子登門拜訪。孔子畢恭畢敬,向他求教:“請問先生對禮的看法。”老子緩緩說:“你所說的那講禮的人早已死去,連骨頭都腐爛了,留下的不過是他們活着時的空話而已。況且講禮的君子遇到賢明的君主還可以享受富貴,如果生不逢時,那就會像飄飛的柳絮一樣,身不由己,流離失所!"
他目光轉向了窗外,望着遠山,悠悠說道:“我聽說,高明的商人,深藏珍寶而不外露;德高望重的人,容貌長得和愚人一樣。 你應該去掉身上的嬌氣和過多的欲望,不要故作姿态和躊(chóu)躇(chú)滿志,這些對人沒有好處。 我隻能給你說這麼多了。"
孔子回去後,十分感(gǎn)慨(kǎi)地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知道鳥兒善于飛翔,魚兒善于遊泳,野獸善于奔跑,但是我卻不知道龍是怎樣乘長風而直上青天的。 我所見到的老子,就像龍一樣啊!
大約在公元前499年,周王室發生争奪王位的内戰,亂兵席卷了周室典籍,老子所看管的圖書也被搶走,于是他被罷官回了故鄉。面對着紛亂而争鬥的世界,老子十分厭棄種種陳規陋習的束縛,決心去尋找清靜的自然生活。一位守關的官員對他說:“先生不是要去隐居嗎?聽說先生很有學問,為什麼不把這些學問寫出來給後人留下一點紀念呢?”老子覺得很有道理,決心寫一部大書,阚述自然天道之學,為人處世之道,讓統治者讀了能夠警醒,世人看了能夠解脫。他于是隐居曲仁裡付西的隐陽山中,不顧老病,發奮著書,點點滴滴年年歲歲,一直寫得掉光了頭發,并且染上了一身的病痛。 在公元前478年,要大功告成時,不想陳交兵,苦縣也成了戰場,他的手稿被一群竄入山中的亂兵給焚毀了。 老子欲哭無淚,大病一場後,高歌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騎着青牛,向西去了函谷關。在那裡他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一書,然後絕塵而去,不知所終。 傳言死于約前471年。
《老子》書成,從此确立了道家學說。後世人又稱它為《道德經》.因為這本書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
老子說,道是在天帝之前就已經有了的。“道即自然,自然即道”。就是說,道不依人們的意志而客觀地存在着,它的特征就是“自然”。老子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于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的和唯心論的基礎,是哲學認識論上的一個巨大的進步。老子思想中最大的發光點在于它寶貴的辯證思想。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兩面的對立和變化。他不僅看到了自然和人類社會現象中陰陽、有無、禍福、美醜、貴賤、難易、前後、高下等區别,對立的相互依存關系,還發現了它們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時刻提醒着人們壞事裡面,可能包含着好的方面。好的裡面,也許潛伏着壞的因素,正常的事也有可能變得古怪,好事情也有可能變成壞事情。同時,老子還看到了事物正反之間的轉化,是一個漸進的由小到大、由低向高、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
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是第一個如此系統而深入地論證了辯證法思想的人,比起同時代的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他思想的深度是令人驚歎的
故事啟迪>》>>>>
老子崇尚自然,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從而使生命超然、灑脫。尤其他的辯證思想,認為自然和人類社會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轉換的關系,對于我們今天的日常工作和學習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