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寶編鐘舞曲

國寶編鐘舞曲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7 20:37:44

藝術本是相通的,而诠釋藝術内涵的方式有多種。音樂和美術同屬于藝術的範疇,它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本篇文章将帶你通過文物背後的知識、故事等了解編鐘,感受和體驗我國古代打擊樂器的發展和演變。

國寶編鐘舞曲(編鐘改寫世界音樂史的國家寶藏)1

石磬 夏代 二裡頭文化 1974 年山西省夏縣東下馮出土

這件石磬是夏代出土的,呈三角形,器表粗糙,上方有一圓孔,以供懸挂。早期的磬就類似這樣,外形粗糙,器形不規整,主要是靠打制而成的。之後工藝不斷發展,人們為了追求樂器發聲的明亮清美,開始選用玉石作為原料。

在中國古代,将樂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為八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中的“石”指的就是石磬。磬的發展與鼓的發展類似,首先磬的形狀就與古代農具“石庖丁”相似,磬的前身就是由新石器時期勞動工具石犁、石斧等演變而來的。最初沒有固定音高,沒有規定規格,甚至還是勞動工具。

國寶編鐘舞曲(編鐘改寫世界音樂史的國家寶藏)2

虎紋石磬 商代 1950 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這件虎紋石磬是1950年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大墓出土的。該磬由大理石制成,通體裝飾虎紋,十分精美。磬體上方鑽有懸孔,耳部有顯著的磨損痕迹,說明是一件久被使用的樂器。專家研究發現,敲擊這件石磬的不同地方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最多達到5個音階,聲音清脆悠揚。

随着開采及冶煉的技術發展,我國開始出現銅制樂器。銅制樂器的出現,在音樂曆史上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變革,洪大的音量和富有穿透力的音色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國寶編鐘舞曲(編鐘改寫世界音樂史的國家寶藏)3

青銅編铙 商代 1976 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铙是我國最早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據史籍記載,铙是退軍時用以停止擊鼓的。铙的形狀像兩個瓦片扣合在一起,形狀近似梯形,使用時口部朝上,柄部植于木樁上,小件手執敲擊,大件放在铙座上進行敲擊。铙有單件的,也有成組排列的,這樣的铙被稱作編铙。

鐘出現在铙之後,也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之一。它們的形狀及造型很相近,不同之處在于鐘需要懸挂在鐘架上進行敲擊。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被稱為編鐘。為什麼先有铙後有鐘呢?原因就在于,商周兩朝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商朝人經常遷徙,铙在遷徙時便于搬運;而周朝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農耕文明,鐘磬樂器可以屹立于廟堂宮室,莊嚴肅穆、氣勢磅礴,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國寶編鐘舞曲(編鐘改寫世界音樂史的國家寶藏)4

石編磬 戰國時期魏國 1957 年河南省陝縣後川出土

單個出現的大磬稱為“特磬”。而這件由幾枚音高不同的磬編成一組而形成的樂器叫“編磬”。這組編磬共10件,大小相次。周朝是依靠禮制來維護統治秩序的,編磬這種禮樂用器的數量和種類的多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從這組編磬可以推見該墓主人的地位之高。

編磬和我們前面講到的特磬有什麼區别呢?首先,特磬是單個的大磬,而編磬是由若幹個石磬編成組。其次,它們的使用場所和演奏方式不同。特磬是古人祭祀天地和祖先時使用的,而編磬主要用于演奏宮廷雅樂。

國寶編鐘舞曲(編鐘改寫世界音樂史的國家寶藏)5

青銅編鐘 戰國時期楚國 1957 年河南省信陽市長台關出土

編鐘在中國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樂器。這套編鐘共13枚,最大一枚聲音最大,音調最低;最小一枚聲音最小,音調最高。經試音發現這組編鐘音階準确,音質優美,每枚鐘都能發兩個樂音,兩音之間為三度關系,符合現代聲學原理,稱為“一鐘雙音”。其中一個音在鼓部的中心位置發聲,另一個音在側鼓部發聲。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遨遊太空攜帶的樂曲《東方紅》就是用這組編鐘演奏的。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目前我國發現最多一套編鐘叫作曾侯乙編鐘,共有65件。曾侯乙編鐘上還标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兩千八百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

看過這些是不是對這些古老的樂器更加了解了呢?記得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藝術内容哦~

内容選自《中國中小學美術》2018年第4期

巴娜娜《“藝術同構”的博物館課程——以中國國家博物館“擊打清脆”課程為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