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良辰美景奈何天白鹭成雙

良辰美景奈何天白鹭成雙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19:21:26

良辰美景奈何天白鹭成雙?文|周冉文藝作品中對花園場景的描寫通常毫不吝啬筆力,或許是為鋪墊寓意,或許隻是在炫耀文采《金瓶梅》作為明代一部白話世情小說,雖重在交代劇情走向和人物交際,其對花園景緻描述也絲毫沒有含糊:“千樹濃蔭,一灣流水粉牆藏不謝之花,華屋有藏春之景武陵桃放,漁人何處識迷津;庚嶺梅開,詞客良辰聯好句端的是天上蓬萊,人間阆苑”西門慶遊賞的這所私家花園,有回廊、有朱欄、有楊林和荼蘼架,讀者随作者筆觸穿過太湖石、松風亭、奇字亭,見到繞屋梅花三千樹,牡丹數十種,至于竹園、金魚池,池畔的聽月樓,都是大型私家園林标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良辰美景奈何天白鹭成雙?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良辰美景奈何天白鹭成雙(良辰美景奈何天)1

良辰美景奈何天白鹭成雙

文|周冉

文藝作品中對花園場景的描寫通常毫不吝啬筆力,或許是為鋪墊寓意,或許隻是在炫耀文采。《金瓶梅》作為明代一部白話世情小說,雖重在交代劇情走向和人物交際,其對花園景緻描述也絲毫沒有含糊:“千樹濃蔭,一灣流水。粉牆藏不謝之花,華屋有藏春之景。武陵桃放,漁人何處識迷津;庚嶺梅開,詞客良辰聯好句。端的是天上蓬萊,人間阆苑。”西門慶遊賞的這所私家花園,有回廊、有朱欄、有楊林和荼蘼架,讀者随作者筆觸穿過太湖石、松風亭、奇字亭,見到繞屋梅花三千樹,牡丹數十種,至于竹園、金魚池,池畔的聽月樓,都是大型私家園林标配。

視線縮小至一生一旦的文藝劇作,對花園景緻的描寫則有固定程式:花園中多是牡丹、芍藥等雍容華貴的品種,以顯示主人家的社會地位和财力,主人公在後花園的活動有時在三春時分,有時遇上巳、清明、中秋。自然界群芳吐蕊,萬木複蘇,象征主人公内心對愛情的覺醒和期盼,而佳節的特殊性則迎合了傳統文學中傷春、悲秋,顧影自憐的情感狀态。如《牆頭馬上》,女主角李千金見園中春色盎然心情大好,她的唱詞是:“柳暗青煙密,花殘紅雨飛。……花心吹得人心醉,柳眉不轉娥眉系。”

《牡丹亭》中的小丫鬟春香活潑爽朗,她眼中的後花園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兩架,繞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名花異草,委實華麗。”而富家小姐杜麗娘感懷春景,句句都帶着哀傷:“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同樣的景緻在年僅16歲的杜麗娘看來就分外傷感。

《牡丹亭還魂記》

作為官家小姐,杜麗娘的日常言行坐卧都有嚴格的規矩,家中有年逾六旬的老學究陳最良教授詩書禮儀,閑時學女工刺繡,偶爾白日打盹被父親南安太守杜寶發現,會遭到嚴厲斥責,在衣裙上繡些鮮豔的花鳥,母親也會大加幹涉。居住在這座府邸三年,她幾乎沒機會踏出閨房,對近在咫尺的府中花園竟一無所知。《詩經》中古人的愛情觸動了杜麗娘内心情感,她對《關雎》的闡釋格外不同:“關了的睢鸠,尚然有洲渚之興,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在丫鬟春香的引誘下,杜麗娘第一次遊覽自己家花園,看到滿園春色她不禁感歎青春虛度,韶華将負。回到房中,杜麗娘夢見在後花園相遇書生,兩人互傳情意并私自結合,夢醒後到花園尋找不遇,于中秋夜抑郁而亡。故事并沒有就此打住,杜麗娘死後魂魄在梅花庵遇見夢中情人柳夢梅,又在花園重生。她與柳夢梅結為夫婦時遭到父親阻攔,最終皇帝下旨,一家榮升,喜慶終場。

杜麗娘因夢而不得郁郁哀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帶有明顯的理想主義和荒誕色彩,卻讓當時無數的“劇粉”“書粉”,産生共鳴,哭斷衷腸,甚至效仿女主角郁結而終。

明清時期士人喜好戲曲,征歌度曲,聽曲觀劇已成為重要文藝活動。《牡丹亭》最初在湯顯祖的玉茗堂演出,後來也在王錫爵、帥從升、鄒迪光和吳昌時等人的私家園林裡上演。這部劇中,杜府花園是貫穿全劇的主要空間場所,也是杜麗娘尋找真愛、尋找自我的關鍵。以花園隐喻,傳達情感寄托的《牡丹亭》在私家園林遍地的江南地區流傳甚廣,成為常演劇目。

明代中後期戲曲的文人參與度加強,以演出昆劇為主。昆曲以悠揚纖細的曲調取勝,“啟口輕圓,收音純細”,“一字之長,延至數息”。《牡丹亭》的天籁之音加上詩情畫意的語言,讓風雅文人如癡如醉。

在财力和社會地位上占據優勢的園林主人,通常豢養家班,有自己的創作團隊和演出陣容。太倉人王錫爵系萬曆朝首輔,辭官卸任後歸隐園林以享天年。其家樂班子經“昆曲之祖”魏良輔的嫡傳弟子趙瞻雲和女婿張野塘教習,頗有聲名。《牡丹亭》問世後,第一個以昆曲水磨調付諸園林演出的便是王錫爵家樂。

京劇演出帶有極度的舞台化特征,上天入地的群魔大戲有三層幾十米的大舞台,情節簡單的折子戲也有配合文武場的室内小戲台。昆劇的最佳演出場所卻是在園林。這裡山林掩映,不能很清晰地傳聲,卻增添了曲調的宛轉曼妙之感。一生一旦,精緻的服化配合手眼身法,不需虛拟化的道具協助,回廊、樓閣、帶着微波的池水和花窗樹影,構成最自然真實的實景效果。似乎這不是一出經過排列演繹的戲劇,而是一對妙齡璧人正在談情說愛,被觀衆撞見也渾然不知。《牡丹亭》的花園意趣曾令王錫爵不由感慨:“吾老年人,近頗為此曲惆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