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2:41:25

01

【台 谏】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

台谏:台官與谏官之合稱。

唐宋時以專司糾彈的禦史為台官,以職掌建言的給事中、谏議大夫等為谏官。兩者雖各有所司,而職責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稱之。

明初廢谏院,以給事中兼領監察與規谏,兩者開始合流。至清雍正元年,又使之同隸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為一。

02

熙 春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

熙春:明媚的春天。

晉·潘嶽《閑居賦》:“凜秋暑退,熙春寒往。”

03

榷 場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3

榷場:是宋遼金元時期位于民族政權交界地區所設的互市市場。場内貿易由官吏主持,除官營貿易外,商人須納稅、交牙錢、領得證明文件(關子、标子、關引等) 方能交易。

04

捐 官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4

捐官:又稱捐納,是封建社會時期為彌補财政困難,允許士民向國家捐納錢物以取得爵位官職的一種方式。

捐納泛濫的結果,是官員腐敗,賄賂公行,貪污成風。

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買一個知縣要4600兩銀子,但其薪俸隻有60兩銀子,而且候補官期間是沒有俸祿的,為盡快拿回“捐官”錢,當事官員多會選擇收受賄賂,剝削民脂民膏,隻管撈回本錢,卻無心做事。吏治一壞,盜賊四起,嚴重的政治社會問題随之出現。

05

待字閨中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5

待字閨中:字,許配;閨,女子卧室。留在閨房之中,等待許嫁。舊指女子成年待聘。

06

珠聯璧合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6

珠聯璧合:珍珠聯串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塊,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樣子。出自《漢書·律曆志上》。

07

告 期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7

告期:又稱請期,俗稱選日子。

中國古代婚姻制度六禮中第五禮。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親迎娶的日期。

請期儀式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進去女家請期,送禮,然後緻辭,說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後使者返回複命。

【補充】舊時漢族傳統婚禮儀式“六禮”, 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蔔。

納征,亦稱納币,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親迎,婚前一兩天女方送嫁妝,鋪床,隔日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通常與“三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親書)合稱“三書六禮”。

這一娶親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見于《禮記·昏義》。以後各代大多沿襲周禮,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動。

08

饕餮紋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8

饕餮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最早見于長江中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紋圖案莊嚴、凝重而神秘的藝術特色。

饕餮紋一般以動物的面目形象出現,具有蟲、魚、鳥、獸等動物的特征,由目紋、鼻紋、眉紋、耳紋、口紋、角紋幾個部分組成。

面目結構較鮮明,也正是利用這些特征,将人們引到了一個神秘的藝術世界。

2022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琮琮”頭頂就有這種花紋,是為了紀念在杭州出土的世界遺産良渚古城遺址代表性文物玉琮。

09

不學爾曹向隅泣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9

不學爾曹向隅泣:出自範仲淹的《和葛闳寺丞接花歌》,這首詩和《琵琶行》有某些相似之處,都通過某人的身世自悲,引出詩人自己的感歎。

這兩首詩的不同之處在于,白居易聽完琵琶女的自述,引發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歎,而範仲淹雖然“我聞此語聊悒悒”,但卻“不學爾曹向隅泣”,他并不以被貶為可悲可歎。

通過範仲淹的《潇灑桐廬郡》“蕭灑桐廬郡,公餘午睡濃。人生安樂處,誰複問千鐘。”我們也能看到,他确實做到了一種“寵辱偕忘”,或許這也正是他“憂樂天下”而不是“憂樂以己”的一種很好體現。也可以說,裡面滲透的這種思想,和他的《嶽陽樓記》是相通的。

10

蒸 民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0

蒸民:衆民、百姓。

【補充】古代表示普通百姓的詞還有:黔首、黎民、黎氓、黎元、黎庶、黎蒸、黎苗、布衣、白丁、庶民、庶人、生民、生靈、烝民、蒼生、氓。

11

拙 荊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1

拙荊:舊時對自己妻子的謙稱,又作山荊、荊室或簡稱為荊。

荊為一種灌木,在古代還用來制作婦女的發钗,稱為荊钗。荊钗布裙,指以荊枝為钗,粗布為裙,形容婦女簡陋寒素的服飾。後來還演變成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另說,東漢梁鴻妻孟光生活簡樸,以荊枝為钗,因以拙荊謙稱妻子。

12

缙 紳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2

缙紳:原意是插笏(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的手闆,有事就寫在上面,以備遺忘)于帶,舊時官宦的裝束,轉用為官宦的代稱。缙,也寫作“搢”,插。紳,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

13

君 贶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3

君贶kuàng:君王的賜予。

14

權 知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4

權知:即暫代之意。

宋初官員,以朝廷臨時差派某地的名義治事,在官銜前常帶“知”字。

“知”為主持之意。其暫時代者稱權知,以後遂被沿用,如“權知樞密院事”、“權知貢舉”、“權知某州事”等。又資曆淺者出任品級高的職務時也加“權”字。

【補充】表示暫代含義的詞還有:

① 假:臨時的、代理的。如《史記·項羽本紀》: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将軍。

② 攝:暫代官職。如《新唐書·杜如晦傳》:俄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

③ 署:暫任、代理官職。如《三國志·諸葛亮傳》:以亮為軍師将軍,署左将軍府事。

④ 守:代理官職。如《三國志·王修傳》: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為主簿,守高密令。

⑤ 行:代理官職。如《泷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

15

善 旌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5

善旌:是指古代人主為求善言所立之旗。

16

谏 鼓

谏鼓:指我國古代供民衆直言進谏之鼓。

相傳堯帝在庭外設置一鼓,供民衆擊鼓進谏。此後古代統治者為聽取臣民的谏議之言或冤抑之情,特地在朝堂外懸鼓,讓臣民擊鼓上聞,稱為“登聞鼓”。

宋代有登聞鼓院,簡稱鼓院。是統治者了解民情、體察民隐的一種方式,也是民衆向統治者表達心意或申訴冤屈的一種渠道。

【補充】谏鼓謗木:谏鼓,相傳堯曾在家門口設鼓,讓百姓擊鼓進谏;謗木,相傳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讓百姓在上面寫谏言。指廣開言路,聽取各方意見。

17

刍 荛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6

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後來引申為謙辭,在向别人提供意見時把自己比作草野鄙陋的人,如刍荛之言(淺陋的話)。

18

轉 對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7

轉對:是朝臣定期輪流向皇帝陳獻個人對國事的意見,并回答皇帝的問題。通常每五天一對,因此又叫五日轉對。

這一制度從唐和五代時就有了。宋代轉對之制,始于太祖建隆三年,參加轉對的人多,見聞自然比台谏要廣,對國事衆臣都有發言的機會,正如司馬光所說:“不惟考時政之得失,亦以觀群臣之能否也。”

轉對作為一種輿論制度,是為了容納多數人的意見,以免皇帝陷于專斷。

宋沿其制,京師職事官自待從以下,五日輪一員上殿,指陳時政得失,稱為轉對,又稱“次對”。

19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8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選自《周易·系辭下》“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

意思是做好事沒有成名,那是因為做得還不夠多;做壞事沒有毀滅自身,是因為還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小人會因為小的善事沒有什麼好處而不去做,也會因為小的惡事做了也沒有什麼傷害而不離棄壞的習慣。

劉備臨終前告誡兒子劉禅所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是一個道理。

20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19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選自《論語 衛靈公篇》,君子擔心死後自己的名字不被人稱道。

21

女 誡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0

女誡: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女曆史學家東漢時的班昭撰寫的一篇教導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書,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由于班昭行止莊正,文采飛揚。此文後來被争相傳抄而風行當時。

22

飛白書

飛白書:亦稱“草篆”。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字體。

這種書法出自漢朝大書法家蔡邕,因筆畫中有的似鳥頭燕尾,又似鳥頭鳳尾,橫豎筆畫絲絲露白,飛筆斷白,燥潤相宜,似枯筆做成,故稱飛白書。

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筆寫成的模樣,别有一番風韻。

23

孟 春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1

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農曆一年分十二個月,依次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每三個月為一季,即孟、仲、季。

24

訾 毀

訾毀:亦作“毀疵”。亦作“毀訿”。亦作“毀呰”。非議诋毀。

25

墨 敕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2

墨敕:指由皇帝親筆書寫,不經外廷蓋印而直接下達的命令,出自于《宋書·王昙首傳》。

26

魚 符

魚符:隋唐時朝廷頒發的符信,雕木或鑄銅為魚形,刻書其上,剖而分執之,以備符合為憑信,謂之“魚符”,亦名魚契。

宋 司馬光 《論夜開宮門狀》:“若以式律言之,夜開宮殿門及城門者,皆須有墨勑魚符。”

27

甯鳴而死,不默而生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3

甯鳴而死,不默而生:甯可大聲告訴世人并因此被誤解而死,也不能沉默偷生,語出範仲淹《靈烏賦》。

範仲淹生性耿直,不僅不會阿谀奉承,看到朝政上的過失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職責範圍之内,他都要理直氣壯的提出批評。

好友梅堯臣,寫了一首《啄木》詩和一首《靈烏賦》給他。梅堯臣在《啄木》詩中勸他不要象啄木鳥一樣,啄了林中蟲,卻招來殺身之禍,面對貪官污吏不要過于耿直。

《靈烏賦》中也是說他在朝中屢次直言,都被當作烏鴉不祥的叫聲,勸範仲淹應學報喜之鳥,而不要像烏鴉那樣報兇訊而“招唾罵于裡闾”,希望他從此拴緊舌頭,鎖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外,不要多事。

範仲淹立即也回寫了一首同樣題目的《靈烏賦》給梅堯臣,他在賦中斬釘截鐵的寫道,無論如何他都要堅持正義,堅持真理,不管人們怎樣厭惡烏鴉的啞啞之聲,他始終都是“甯鳴而死,不默而生”。

28

持 節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4

持節: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

29

都 知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5

都知:宋代宦官官名。宋内侍省以左班都知、右班都知為最高官職,入内内侍省則更有都都知在其上。都知以下,則兩省均同。

30

入内内侍省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6

入内内侍省:宋宦官官署名。宋初,有内中高品班院,淳化五年(994)改入内内班院,又改入内黃門班院,又改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

景德三年(1006),立為入内内侍省。掌宮廷内部侍奉事務,與内侍省号稱前後省,而更接近皇帝。

31

小黃門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7

小黃門:漢代低于黃門侍郎一級的宦官。後泛指宦官。

例如,範晔《後漢書·酷吏傳》:帝令小黃門持之。

32

包 子

清平樂的四大特點(清平樂中的32個文化常識)28

包子:皇帝賞賜給臣下的銀錢封包。

《鐵圍山叢談》卷四:“祖宗故事,誕育皇子、公主,每侈其慶,則有浴兒包子,并賫巨臣戚裡。包子者,皆金銀大小錢,金粟、塗金果、犀玉錢、犀玉方勝之屬。”

【版權聲明】本文由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第三高級中學杜會娟老師及高二年級(10)班學生李依桃、肖鳳凰,及(11)班學生李佳晗、孫将朝、趙啟涵、李甜甜、馬琳瓊、牛潤青共同完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