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平與師父馬虹
1958年,那個時代略顯灰暗,盡管周遭一篇火紅,卻處處凄寒。出生在這時候的梁翠平經曆了困苦,熬過了饑寒,鑄就了堅韌。也正是基于此,她和太極拳的緣分從一開始便矢志不渝,太極拳對她來說,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态度,是一種堅持,更是一個夢想。
梁翠平
從小經曆着略顯苦澀的童年,梁翠平心中一直留存着一個看似平凡卻十分偉大的夢想,她想有一天自己能夠幫助身邊的人擁有健康的體魄,讓大家都能展露發自内心幸福的笑容。帶着這個夢想的她一路成長,1985年梁翠平開始從事全民健身活動,1986年3月跟楊式太極拳傳人李天骥的優秀弟子,西城區體育局武協主席徐紅明老師習練,《24式簡化太極拳》、《32式太極劍》;1987年--1989年跟楊式太極拳傳人李天骥的優秀弟子,名師名家國際裁判長李德印老師在北京崇文體育館舉辦的太極拳培訓班,習練競賽套路《42式太極拳》、《48式太極拳》、《32式綜合太極拳》、《楊氏40式太極拳》;及競賽套路《42式太極劍》、《楊氏56式太極劍》、《楊氏36式太極刀》、《56式太極刀》;《太極功夫扇2套》,《太極雙扇》等等。1990年6月跟名人名家李光耀老師習練南拳。
在不斷提升自身太極拳造詣的同時,梁翠平時刻不忘心中那個夢想,于是在1990年9月她向西城區體育局武協申請,成立了"奇石館太極拳活動站”。在西城區體協的領導下,奇石館太極拳站發展很快,前來學太極拳的人連綿不段,健身的人越來越多,前後十幾年免費教學,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太極刀等有658人,其中:有來自外省市串親的親寂朋友、如:山東、河南、新疆、内蒙,河北、四川等。還有中央企業、事業單位、部隊幹部、西城區直屬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學校、也包括她上班的單位---西城區财政局的幹部等等。
梁翠平教授太極劍
在追求太極拳更高境界的路上,梁翠平從未停下腳步。2000年5月跟随陳式太極拳傳人馮志強大師的弟子,黃菊芬老師學習了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以及陳式太極劍57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梁翠平仿佛打開了一扇太極拳的全新的大門,陳式太極拳深深的吸引了她。時至今日,梁翠平一直都記得,是黃菊芬老師把她引入入陳式太極拳之門。
梁翠平
為了進一步提升陳式太極拳技藝,梁翠平于2004年--2006年期間利用業餘時間跟随國際大師、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馬虹恩師系統學習班。一邊上課,一邊自學看恩師的教學光盤,習練了《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83式》、《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71式》、《陳式太極劍劍63式》、《陳氏太極刀24式》、《陳氏太極雙刀36式》、10種推手等等。系統的學習,讓梁翠平對陳式太極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她認為陳式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國粹,應該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梁翠平
梁翠平的努力和認真和她對太極拳發自内心的喜愛,深得馬虹大師認可,最終在2006年5月她叩拜在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馬虹恩師門下,從此更加勤奮努力,十幾年的假期、周末六日大部分時間到石家莊敬請師父改拳;多次參加恩師舉辦的《傳統陳式太極拳拆拳講勁培訓班》傳人學習班,跟随師父習練十多年如一日,反複學習研究探讨;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對陳式太極拳技法運用有深刻體悟。
通過近30年的努力及苦練,梁翠平心中始終牢記馬虹恩師對她的希望和寄托,将恩師承傳的《傳統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83式》及《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炮錘)》,《陳氏太極劍63式》原原本本的承傳下去,并受到了廣大了拳友喜歡。同時,她遵照照恩師的遺言和要求,對待收徒十分嚴格,目前梁翠平共收納了25個弟子,他們個個都是優秀的太極拳傳承人,都用極其出色為太極拳的傳播和推廣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他們每年都參加北京市武協組織的太極拳武術及器械比賽,獲一等獎、二等獎的數不勝數。
梁翠平對記者說,她一直牢記恩師的教誨,一如既往的秉持着馬虹恩師要求,嚴格要求弟子、學生打好拳、練好拳、承傳好傳統文化的精髓,要求他們從嚴從細去研究、去琢磨、去體會、去悟出屬于自己的新的内在東西,要求他們繼承捍衛馬虹精神,用馬虹精神激勵他們把傳統文化陳式太極拳世世代代承傳下去,造福社會,造福人類。
太極檔案:
梁翠平女,1958年1月17日出生。中國武術六段,國際武術八段;國家二級裁判,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陳式太極拳中級評審師。是陳式太極拳國際大師第十一代傳人馬虹親傳弟子,得意門生,是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優秀傳人,是中國溫縣太極拳傳承人聯合會第一屆董事會副秘書長,中國武術百傑太極拳名家,高級武術教練。
榮譽經曆:
2002年5月北京市第七屆民族運動會項目比賽,榮獲二等獎。
2005年1月全國民間武術邀請賽太陳式太極拳榮獲銀牌,楊氏太極劍40劍榮獲銀牌;
2006年1月3日在河南省溫縣舉辦的全國武術比賽,陳式太極拳、太極劍榮獲二等獎。
2006年1月1日利用放假參加了《東亞地區太極拳武術比賽》陳式太極拳、太極劍榮獲第一名,一等獎。
2006年1月北京市體育局頒發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獎牌
2006年至今多次被評為北京市社會體育優秀指導員,優秀活動站。
2006年4月北京市第九屆民族運動會“建農杯”大衆運動項目比賽,榮獲一等獎。
2007年11月參加了北京市對外辦組織的太極拳友好交流訪日活動,在“中日文化節“上得到了日本人民的熱烈歡迎。
2008年3月參加了北京市組織的國際友好交流聯誼會;
2008年8月6日我光榮的參加北京市奧委會迎奧運火炬活動;
2008年8月8日并在奧運會和殘奧會上進行了太極拳、太極扇表演活動,為我國的奧運會奉獻一份力量。
2009年3月在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比賽中太極拳、太極劍榮獲2枚銀牌,陳氏太極刀第4名。
2013年10月在石家莊“馬虹杯”陳氏太極拳邀請賽中被榮獲優秀教練員。
2014年9月西城區“敬老月”老年健身氣功八段錦比賽中我參賽隊榮獲一等獎。
2014年3月有幸聘任為中國溫縣太極拳傳承人聯合會第一屆董事會副秘書長。
2015年3月被中華太極拳傳承人聯合會技術評審委員會評定為“太極拳名家"稱
2015年6月北京市西城區健身氣功(大舞)比賽中我參賽隊榮獲一等獎。
2015年10月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首次出版發行;本書共193頁,3萬多字,共282張圖片;從153頁起後附《傳統陳式太極刀38刀圖譜》,一個動作一張圖片,簡單明撩,便于初學者掌握;在編排《傳統陳式太極刀38式》時作者結合太極十三刀、陳式太極刀24式基礎上,以巧妙的手法延續、編排、發展起來的,作者結合傳統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二路的式子内容含義,用優美的刀法表現出來,具有藝術性、觀賞性、實戰性。它吸取了中國古代短刀的劈、剁、砍、截、挑、撩、推、紮、托、斬、帶、攔、掃、點、挂、抽等21種刀法。《傳統 陳式太極刀38式》是傳統陳式太極拳武術中的重要器械部分之一,它的編排内涵深厚,動作簡練,技擊含義明确,便于初學者掌握;它的理論基礎、技擊手法是完全遵循陳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在身法,步法、眼法、手法、虛實、勁道具有它自己的獨特風格及特點。
2015年11月8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展示陳式太極刀38式榮獲二等獎;
2016年1月3日在中國武術百傑活動中,被中國武術世界運動協會及中國武術百傑工程活動組委會評選為“太極拳名家”
2017年10月3日在石家莊第二屆馬虹杯上我的弟子在太極拳、太極劍、太極刀、比賽中榮獲金牌、銀牌、銅牌共29塊,凱旋而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