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探索“大學 ”校地融合發展新路徑,6月2日上午,槐蔭區與山東師範大學舉行共建“中國3H校園欺淩防治示範區”“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基礎教育國際化建設合作區”簽約儀式。
活動現場,山東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主任張文新與槐蔭區政府副區長逯明現場簽署“中國3H校園欺淩防治示範區”“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基礎教育國際化建設合作區”合作協議。省政協副主席、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唐洲雁,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馮繼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戴龍成,槐蔭區委書記孫常建,山東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主任張文新,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纮共同上台,啟動“中國3H校園欺淩防治示範區”“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基礎教育國際化建設合作區”。
共建“三區”項目是槐蔭區與山東師範大學攜手打造的重點合作項目。項目依托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山東省學生發展與心理健康研究院)科研團隊,聯合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提升工程”,把全國首個“中國3H校園欺淩預防幹預方案”引入槐蔭,共建全國首個“3H校園欺淩科學防治示範區”。與山東師範大學教務處攜手,在教育實習、人才培養、師資培訓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協同育人平台,共建“山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創新槐蔭實驗區”。與山東師範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攜手,推進基礎教育國際化與本土文化融合創新發展,提高槐蔭區教育國際化發展水平,共建“山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國際化建設合作區”。
戴龍成在講話時表示,高校因城市而興,城市因高校而盛。城市與高校之間的融合發展,是相互支撐更是相互成就,是雙向服務更是雙向賦能。濟南有52所高校,在校生70萬人,每年畢業生 18 萬人,這是強省會建設的寶貴财富,也是發展壯大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支撐。去年以來,濟南簽署校地合作協議26個,舉辦校企合作專業87個,建設産業學院38個,建設創新共同體30個,市級立項支持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工程項目95個,校地融合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水平,邁上了新台階,實現了新跨越。
唐洲雁在講話時表示,自去年3月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山師與槐蔭區在人才交流、合作辦學、“三類學校”創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課程申報、教學科研成果申報、基礎教育國際化建設學校申報、青年友好型城區建設、就業創業實習、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健康維護等諸多方面,開展了大量實質性合作。雙方啟動合作“三區”,既是雙方高标準、高定位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标志性、創新性舉措,也是槐蔭區委、區政府聚力提升科技創新效能,打造文化“兩創”新标杆,實施教育提質行動,率先響應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走在前、開新局”号召的生動實踐。
馮繼康表示,去年,省教育廳指導山東師範大學成立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以全省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為定位,積極服務我省學生發展與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在校園欺淩問題的發生特征、機制及其預防和幹預,中小學生關鍵心理行為的發展特征和規律等方向,均産出了高水平科研成果。這次雙方共建“中國3H校園欺淩防治示範區”“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基礎教育國際化建設合作區”,對于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教育對外開放等方面的優勢,有力支持槐蔭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現代化教育強區建設步伐必将産生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本次簽約啟動活動,标志着槐蔭區與山東師範大學的合作日益加強、持續深化。相信在省、市領導和省、市教育部門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槐蔭區與山東師範大學的合作一定會結出更多碩果,槐蔭區以“教育興”促“西興”的目标一定能夠實現。
來源:愛濟南客戶端
記者:孫墨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