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今天,靈遙将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叫做《好讀書而求甚解:葉聖陶談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便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語言文學大師、教育家葉聖陶先生。
在這本書裡,葉老将分别從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難點、讀書的方法,以及讀物的選擇這4個方面,來與你分享他對于讀書這件事情的想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01.為什麼要讀書?關于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一百個讀書人,一百個哈姆雷特。
比方說,有的人會認為,讀書是為了從書中獲取知識,有的人則認為,讀書是為了打發時間。
正是有了不同的态度,也讓不同人的在選書和讀書時,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
比如,那些用書來打發時間的人,多半會把大量的閱讀時間,都用在那些不用好腦子的漫畫、網絡小說上。結果,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書讀了,個人的成長卻不大。
在葉老看來,書是人類經驗的倉庫,是人類經驗的集合,也正是因為有了書,我們才得以從古人身上吸取到為人處世和生活瑣事的經驗,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把問題想得更清楚,更透徹。
所以,那些讀書多,且把書讀進去了的人,往往能夠在遇到一個問題後,看到其他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提出其他人都提不出來的解決方案。
不過,想要做到這點,也并不容易。
首先,你得挑選到一本夠專業的書,給你提供夠專業的經驗。
其次,你得在讀完這本書後,把書裡的知識用在生活中 。比如,你讀了一本與睡眠有關的書,那麼,就得照着書裡說法,去調整你的睡眠,才能真正地實現開卷有益。
最後,讀書時,要多動腦子,而不是死記硬背,作者說什麼就是什麼。
因為,書歸根結底,講的也是作者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你得結合你的實際情況,積極變通,才能用書裡的妙招,豐富你的生活。
02.讀書的難點:認真、體察
在葉老看來,讀書有兩個難點,一個是認真,一個是體察。
「認真」,說的是,在讀書時,不得采取走馬觀花的态度,重「量」不重「質」。
比如,你在讀林·拉德納的小說《理發》的時候,你便要一邊讀去一邊思考,作者在塑造吉姆這個人物的時候,都用了哪些情節來讓他的形象鮮活了起來,而在講整個故事時,又是如何巧妙地安排情節發展,才讓我們讀到了文字以外的東西。
想要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你必須得帶着問題,反反複複地深入閱讀,而不是,僅僅隻是看一個把戲,圖一個感動。
「體察」,說的是,在讀書時 ,要放下你自己,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因為,你在一本書,特别是文學書上讀到了任何一句話、一個詞語,都是經由作者精心選擇的。他會這樣子去寫,一定是有它的目的。
所以,作為一個讀者,你在閱讀時,最好既不要站在上帝的視角,去評價這個作者到底寫得好不好,也不要隻是讓你文字,從你的眼前流過,而是要以這些文字為媒介,去與作者展開一場心靈上的對話。
比如,在高爾基的《海燕》裡,有這樣的一段文字:
隻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着白沫的海面上飛掠着。……—— 暴風雨!暴風雨快要爆發了!勇猛的海燕,在閃電中間,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洋洋地飛掠着,這勝利的預言者叫了:—— 讓暴風雨來得更厲害些吧!《海燕》高爾基你看,這段文字,雖然表面上是在寫暴風雨來臨時,海燕都是如何面對的。
但是,如果你能夠在閱讀時在想象中生出一對翅膀來,跟着海燕在閃電中間,在怒吼的海面上,得意洋洋地飛掠着。
那麼,你也将能夠體會到,一場暴風雨過後,天地将會被洗涮得格外地清明,而在這樣的一個天地裡飛翔着,又有多麼的舒适愉快。
這種「享受與生活戰鬥」的快樂之情,自然也就能夠感受到了。
所以,對文字, 你不妨多給自己寫時間,多讓自己來些想象,去體會其中的意境。
03.讀書的方法:求甚解在葉老看來,語文課,是教會我們正确閱讀習慣的關鍵。
若是想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我們首先要對一篇入選的教材,反複精讀。
具體來說,需要查閱字典的,我們要自己去查閱字典;需要參考其它文獻的,我們要去主動查閱其它文獻;需要逐字逐句分析的,我們要逐字逐句分析;需要縱觀全局的,我們要縱觀全局;有言外之意的,我們要讀出它的言外之意;文章本身有疏漏的,我們要能夠指出它的疏漏之處。
隻有養成了這樣的閱讀習慣,我們才能夠在自己閱讀時,領悟到一本書、一篇文章的精髓,從中獲益。
這個過程,便是「預習」。
有了預習以後,我們便可以帶着自己的思考和問題,來聽課。
在課上,老師并不需要逐字逐句講解,隻用引導學生讨論,幫助學生解答疑問。當然,如果學生預習有錯誤,老師得補充,學生預習有沒有注意到的地方,老師得指出來。
在幫助學生透徹地了解了一篇文章後,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寫作時的深意了。
要做到這一點,「内省」很重要,即根據自己的經驗,推及作品,再用分析的方法,解剖作品逐字逐句,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當你吃透了一篇文章後,寫作便不再是一件難事,你可以用你閱讀一篇文章時的挑剔和斟酌,來辨别哪些内容值得寫,哪些内容不值得寫,而那些值得寫的内容,又該用什麼形式來表達。
等到布局、造句、遣詞都結局了,寫作也就是一個呈現的過程了。
由此可見,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唯有對一篇佳作反複琢磨,才能夠讀懂它背後的深意,把它用在你自己的寫作中,寫出一篇好文章。
04.書的選擇:主動學習
最後,我們來一起看一下葉老對選書的态度。
在葉老看來,讀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裡的問題,因此,每一個人從中學開始,便必須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和随時閱讀的習慣。
因為,教學的目的,隻是為「舉一」,用教材裡的例子,教會你如何去做一件事情,以後的「反三」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做的。
也就是說,被動式學習,即便能夠讓你把老師課本裡講的東西,吃得個滾瓜爛熟,到了生活中,依然是不夠的,你還得在實際生活中去曆練,去觀察不同的人和事,直到把書裡的内容,熟練得用到生活中去。
以上,便是全書的内容。
在讀完這本書後,靈遙有一個感覺,那便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失去了閱讀這個寶貴的能力。
比如,越來越多的人,會在讀書時,忙着去從書裡尋找問題的答案。結果,他們真正讀到的,隻不過是一串一串的、碎片化的文字信息。
隻有那些稍微走點心的,才能夠把這些讀過的文字,用到生活中,做到「學以緻用」,而,那些沒有這麼做的人,讀1本書,和讀100本書,其實并沒有本質性的區别。
所以,閱讀這件事情上,關鍵是要有耐心。
祝好!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着「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于個人公衆号:書語人間(syrjj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