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鼓勵創新的時代,也是必須創新的時代。對于企業來說,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創新既然這麼重要,又這麼迫切,很多人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這本書,卻讓我們看到:創新并不難,而且還非常有趣。
有些人認為,創意思維是天生的,不能通過學習獲得:如果你不具備創意思維,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到你。作者蒂娜·齊莉格教授并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她認為,通過一套合理的訓練方法,再配合一定的環境因素,人的想象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的确有這樣的訓練方法,隻要合理利用一些條件,創新能力必然能得到提升。
那是什麼訓練方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下。
1、聯想思維法
聯想思維法就是把兩種完全不相幹的東西聯系在一起。比如,把台燈和食物聯系起來,你想到了什麼?台燈形狀的食物,台燈主題餐廳,台燈創意大賽赢美食的促銷活動,等位的時候可以看台燈博覽等等。看到了嗎?這裡面有很多想法是可以創造價值的。
所以,我們可以和孩子,朋友,或同事經常玩個這遊戲:你說一樣東西,他說一樣東西,看看你們能組合出什麼新想法,來操練創新能力。
2、頭腦風暴法(你真的會嗎?)
有一個老師跟他的學生做了一個遊戲:老師要求學生,不許說話,在規定的時間内按生日大小排成一排。一開始大家都覺得很難,但是幾秒後,就看到有人開始打手勢,最後完成了這個任務。這時候老師說:“還有其他方法嗎?”然後有人想到可以寫在紙上,或者拿出駕駛證,或者在地上劃時間線(跟生日對應的人站過去),甚至可以把生日唱出來,因為沒有規定不許唱嘛。
這個遊戲讓我們看到什麼呢?人都是有惰性的,常常隻想到一個辦法就停止思考了。頭腦風暴就是為了解決人的惰性問題。它讓一群人聚在一起,圍繞一個特定話題,自由地思考,大膽地提出各種想法,然後在這些想法的基礎上建立新的觀點。
經常聽人說:“我們要用頭腦風暴法。”但真的會用嗎?頭腦風暴有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規則:不批評,不評判,把所有想法記下來,不要輕易喊停。為什麼呢?給大家舉個例子。
有一家銀行總行,要針對“如何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做一場頭腦風暴。會議一開始,就有一個人說“讓不滿意的用戶少來”。這個想法乍一聽太離譜了,“怎麼可以讓用戶少來呢?”總行行長就想要發怒,這個時候主持人即時制止了,讓把這個點子記下來,說“嗯,這個想法很好,其他人請繼續”。後來所有的人都暢所欲言,收集到很多好點子。想想看,如果總行行長前面批評了那個員工,後面的人可能就會不敢輕易發言,也不會是這樣的效果了。
最後,大家問那個員工“為什麼讓不滿意的用戶少來”呢。她說:“因為現在來我們銀行的很多客戶都是交水電費的老爺爺、老太太,而我們的目的是要提升客戶質量。所以,如果多開幾個VIP櫃台,那麼普通櫃台就會減少,就需要排隊。這樣交水電費之類的大爺大媽就不會來了。”行長說“這個建議很好啊”,然後就在行裡進行實踐。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銀行的VIP櫃台都比以前多了一些。
在頭腦風暴中,會有幾個常見的錯誤,需要留意下。
1)遇到一個看似愚蠢的想法,有人會忍不住評論、甚至打擊,其實這樣會扼殺更多的想法;
2)想到一個好主意,就停留在這個主意上,開始讨論怎麼實施。頭腦風暴的目的其實是收集好點子,不是讨論是否可行。這個我們需要分清楚。
3)參與人數過多。Facebook有個雙披薩原則,隻要超過兩個披薩能吃飽的人數就算多了,一般6-8人比較好。
4)問題提得不好。太空泛的問題,沒法頭腦風暴,比如“這次618咱們怎麼搞”;太限制的問題也不好,比如“送什麼禮物給崔崔”,就不如“怎樣才能讓崔崔覺得這次生日最難忘呢?”
3、細緻觀察,尋找機會
創新,有時來自我們對生活和客戶的細緻觀察。
舉個例子。有一家公司要改善嬰兒車的設計,就讓工程師們都像嬰兒一樣,坐在嬰兒車裡一個星期,被推到大街上去體驗。回來之後,大家都非常生氣,說:“如果自己是嬰兒,也不願意去坐這嬰兒車。為什麼呢?因為太低了,看到的都是人的腿和腳,而且還看不到媽媽的臉,一直被推着往前開,也不知道要被推向哪裡,感到非常恐懼。”所以,改善方案就出來了:把嬰兒的座椅提高,轉向媽媽,這樣可以邊走邊和媽媽互動。結果,這個設計就很受市場的歡迎。
這讓我們看到,如果沒有細緻的觀察,這個創新就不可能發生。那麼,如何提高觀察能力呢?作者告訴了我們4個訓練方法。
1)保持對環境的高度敏感。可以跟孩子或朋友玩個遊戲,比賽誰能記住更多的東西:剛才走過的商店有幾個櫃台,裡面都擺了什麼等等。
2)把生活中觀察到的細節放大。經過這種訓練,你将來可能會成為一名小品演員或作家,因為他們有個本領就是,“放大觀察的細節”。
3)實地考察。詳細描述你所考察的對象,越細緻越好,你會發現很多被自己忽略的東西。
4)及時記錄閃過頭腦的靈感。有些好的想法如果不及時記下來,嗖的一下就消失了。
4、營造有創意的環境
很多公司的辦公室,布置得都差不多,但好的環境會有助于提升創意。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隔闆撤掉,創意就會提升。一個人在辦公室悶着頭,不如跟大家坐在一起會有更多的創意。在開放的環境中,和他人在一起時會更有創造力。
另外,獨特的辦公室設計,也可以激發創意。比如,公司裡放大塊岩石、樂器、玩具,或者精緻的工藝品,這些一般不出現在辦公室中的東西,都會激發團隊的想象力。還有,不同的音樂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營造創意環境,有七個很重要的因素。
1)私人空間:要留有相對安靜的私人空間,讓人可以在裡面獨立思考。
2)集體空間:一個能把大家聚到一起、适合群體讨論的空間,大家圍着聊天。
3)自我表達空間:每個員工的桌子旁邊放一塊闆兒,可以貼照片、寫格言、挂油畫或獎章等等。
4)才藝展示空間:一個可以挪動的會議室或者教室,每個人可以上台演講,或者一對多地溝通等。
5)參與空間:大家可以共同建設的一個空間,可以是個小院子,一片共同培育的小樹林,甚至一間庫房。
6)資料空間:放着各種資料的空間,書、雜志、行業刊物等等,大家可以進去獲取有用信息。
7)旁觀者空間:隻做被動的觀察者和傾聽者的空間。比如有種單向玻璃,一邊在開讨論會,另一邊在觀察,也會有新的啟發。
5、用約束催生創意
喬布斯搞出來iphone用的就是這個方法。他要求蘋果手機隻能有一個鍵,設計人員做到四個鍵時問“行嗎”,被“罵”了回去;做到兩個鍵時已經快崩潰了,但喬布斯堅持,“必須一個鍵。”
另外一個例子是,索尼當時要求把收音機做到一個鋸好的小木塊大小,必須能放在這個小木塊裡,不可以比這個大,否則就不合格。後來他們真的做出來了,這就是統治電子産品20年左右的随身聽(Walkman)。
壓縮時間也可以讓創意反彈。比如,創意期間不能上洗手間,憋得快不行了,這種緊急情況下創意會更快地湧現。
還有就是,資源越少,創意越多。比如,把成本限制在某一範圍,不能超過這個錢。在這個約束下也會做出不一樣的産品和方案。
當然,有時創新需要打破約束。其實打破約束與進行約束是一回事。比如,快遞一定不能免費嗎?殺毒軟件一定要收費嗎?孩子一定要上補習班嗎?
6、激發團隊創意
平時開會讨論事情,經常會有人反對,争執不休。這個事情到底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對公司來說,覺得可以做和覺得不可以做的人,都有存在的價值和貢獻,但兩人到一起後就變成口水仗。
團隊每個成員都有極大的潛力。平行思維法(也就是“六頂思考帽”法),就是讓每個人都參與讨論,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争吵和抵觸。我們具體來看下。
藍色帽子代表指揮。戴藍色帽的人負責決定和指揮大家帶什麼帽子。
白色帽子代表數據和事實。大家戴白帽的時候,每個人都隻說有關的數據和事實。這樣不會吵架,因為都在說數據和事實。
紅色帽子代表情感。大家戴紅帽的時候,每個人都表達對這件事的直覺判斷。我覺得靠譜或不靠譜。這樣也不會吵架,因為都說的是直覺。
黃色帽子代表積極、樂觀。大家戴黃帽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分享這件事的好處,尤其是那個反對的人,一定要發言。哪怕他隻說出一條,最後達成一緻時他就更容易接受。
黑色帽子代表謹慎。大家戴黃帽的時候,每個人都隻說這件事為什麼不行,風險有多高,有多困難,做不到等等。尤其是那個支持的人,一定要發言。
綠色帽子(國人可能不太喜歡)代表創新。人們可以說這件事怎麼改,有什麼改進空間,該怎麼辦。
這六頂帽子戴完以後,團隊就更容易達成一緻,因為每個人都站在同樣的角度看過一遍。
海爾曾說,“六頂帽子”的方法幫助他們減少了2/3的會議時間。團隊開會的時候,這個方法的确可以減少很多吵架的機會。有人說,這是個終身受益的思考方法。
7、大膽嘗試
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前嘗試過6000多種纖維材料,他有句名言:我從未失敗過,每次失敗都隻是排除了一種不适合的材料。
馬雲在特拉維夫大學演講時說:“19年來,我們犯了無數錯誤,有過無數失敗和挫折,我們唯一做對的,就是永不放棄。”成功的路上,難免會遇到失敗,但這不能成為不去嘗試的理由。要勇于嘗試,才有可能帶來創新的結果。
最後,鼓勵大家有個陽光心态。
斯坦福大學教授做了一個實驗:把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分成兩組,明确地告訴實驗組“智力好比肌肉”,隻要多練習,就一定可以得到提高。對對照組什麼也沒說。兩組學習條件一樣。經過大量實驗發現,凡是被提醒的一組學習效果明顯更好一些。這說明,我們的心态對創新影響很大。
有沒發現,書中的這些方法都是我們平時可以做可以經常練習的,沒有那麼難。如果你相信創新是可以學會的,相信創新的機制可以提高創新能力,經常使用這七個方法,你的生活将會樂趣無窮,你的團隊也會變得與衆不同。隻要你願意,一定可以。
來源:公衆号“唯真書友會”
申明: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小編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