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陳薪伊對莎翁的評價

陳薪伊對莎翁的評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2 09:41:23

陳薪伊對莎翁的評價?近日,由著名導演陳薪伊執導的全女班話劇《奧賽羅》,正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演,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陳薪伊對莎翁的評價?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陳薪伊對莎翁的評價(在莎翁的戲中看見自己)1

陳薪伊對莎翁的評價

近日,由著名導演陳薪伊執導的全女班話劇《奧賽羅》,正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演。

在《奧賽羅》的排練場上,貼着這樣一句話:“什麼是巨人?巨人即是海洋”。

在陳薪伊看來,莎士比亞的作品是巨人的作品,每個人都能從中看見自己,獲得思考與智慧。

種下一顆戲劇的種子

1954年,由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集》問世。17歲的陳薪伊走進新華書店,花了半個多月的工資,買下了這套書。當她把幾十本書牢牢地捆在自行車後座,騎車回家的時候,心裡突然生出一個念頭:說不定将來我也可以成為戲劇家。盡管此時的陳薪伊離戲劇舞台還很遠,但她在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

她讀的第一本是《奧賽羅》。讀不懂的地方,就查字典。她一直記得父親說過的話:開卷有益,一時讀不懂沒關系,關鍵是要去讀。

19歲時,陳薪伊考上了陝西省話劇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她盼望着有一天能上台扮演《奧賽羅》中純潔美麗的苔絲德蒙娜。

那時候的她常常把莎士比亞想象成一個嚴肅的老頭,因為她最心愛的那套書的封面上就印着那個形象。“我當時還不十分理解這個‘老頭’,不知道他對人性的了解其實是那樣深刻,對愛情的理解是那樣有趣。”

1978年,40歲“高齡”的陳薪伊以第一名的成績被中戲導演系錄取。正式研讀莎士比亞後,她才逐漸理解了莎翁的精神。“可惜呀,那時候我已人到中年,體形也微微發胖,在台上扮演夢想中的苔絲德蒙娜是不可能了。于是我就找機會導演莎翁的戲,把他的理想美展現在舞台上。”陳薪伊說。

兩年後,陳薪伊終于如願以償第一次導演了莎士比亞的作品,那是《麥克白》中的一個片段,她的同學李保田飾演麥克白,另一位女同學演麥克白夫人。

畢業前夕,老師決定《麥克白》為全班的畢業大戲,陳薪伊不僅擔任導演,還是演員之一。“演麥克白夫人的時候,我感到渾身震顫,第一次感受到悲劇的力量,它讓人恐懼,也讓人在恐懼中覺醒。”陳薪伊說,“這次的畢業大戲是讓我終身受益的一次功課,從那一年開始,我就決定把莎士比亞作為我終身的教科書。”

在悲劇中看到人性的幽默

1985年,陳薪伊進入鐵路文工團話劇團工作。第一屆莎士比亞戲劇節将于翌年舉辦的消息傳來,陳薪伊遞交了一份排演《奧賽羅》的計劃。團長看後立即拍闆,給這部戲撥款一萬元。陳薪伊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再一次研讀《奧賽羅》的劇本,她決定回到中戲向孫家琇老師請教。“孫老師跟我講了一個有關莎士比亞的傳說。他曾經愛上過一個女子,但這個女子最後背叛了他。莎士比亞感到非常痛苦,于是把人物倒過來,寫了《奧賽羅》。傳說的真假難以考證,但聽了這個故事再加上對《十四行詩》的閱讀,讓我對《奧賽羅》以及莎士比亞的精神世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古往今來,關于奧賽羅悲劇的原因争論不休。奧賽羅與威尼斯公國元老的女兒苔絲德蒙娜相愛。他們的婚事未被準許,隻得私下成婚。奧賽羅的手下伊阿古挑撥奧賽羅與苔絲德蒙娜,說另一名副将凱西奧與她的關系不同尋常,奧賽羅信以為真,在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得知真相後,他拔劍自刎。

很多人認為這是個嫉妒、輕信釀成的悲劇,但陳薪伊認為,這些都不能概括這部悲劇的崇高價值。她從奧賽羅愛的起點出發,向他的内心深處開掘。“奧賽羅的悲劇就在于對他所追求的美喪失了信念,在伊阿古掀起的風暴中,他像一葉迷舟被大風吞噬,這位追求美的英雄淪為了毀滅美的罪人,悲劇是從這裡開始的。苔絲德蒙娜代表着美的信念,而伊阿古則使奧賽羅動搖了自己的信念。”陳薪伊在二度創作中把焦點對準奧賽羅經曆的心理風暴,展現出他心理空間的三個層次:理想的層次、世俗的層次與黑暗複仇的層次。

1986年,《奧賽羅》在上海上演時,大獲成功,演員們在熱烈的掌聲中連續謝幕六七次。陳薪伊坐在觀衆席中,突然覺得這是一部“喜劇”。她說:“我在這個悲劇中看到了諸多英國式的幽默,人性的幽默,也是無奈的幽默。”

對話

莎士比亞與京劇有相通之處

解放周末:這是您導演的第五版《奧賽羅》,為什麼在疫情期間排這部戲,而且要排全女班?

陳薪伊:莎士比亞的一生中,先後遭遇過多次重大的瘟疫。他出生時就遇上了一場大瘟疫,他被母親帶去附近的村子避難,才活了下來。多年後,莎士比亞所在的環球劇場又因為瘟疫而陷入困境,但他的才華并沒有因為劇場的關閉而埋沒,還寫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任何時代都需要莎士比亞,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當今的世界,也可以從他筆下的角色中看見自己,《奧賽羅》也不例外。

創作全女班的念頭,對我而言也是由來已久的。奧賽羅的悲劇在任何人身上都會發生,不會因為性别的改變而改變。女性中的奧賽羅有很多,女性中的伊阿古就更多了。我在開排這個戲的時候,問過9位女演員,你們身邊有伊阿古這樣的人嗎?她們幾乎異口同聲說“有”,可見這個人物形象是經典的。

解放周末:伊阿古是一個非常出彩的角色,您如何理解這個人物?

陳薪伊:莎士比亞在《奧賽羅》中用了幾乎50%的台詞,塑造了伊阿古這個藝術形象,他是一個豐滿的醜角,在數百年的戲劇史上始終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吸引了各國曆代的諸多男演員。在有些國家的演出中,扮演伊阿古的演員和扮演奧賽羅的演員并列為男主角。也有專家說,他是一個“偉大”的壞蛋。

我希望這個形象給觀衆的不隻是一種恐懼感,而是想引起觀衆的思考。文藝複興時期有兩種思潮,一是人文主義,就是清明的理智和巨大的激情相結合的人性,這種人性是最理想的。那時還有一種馬基雅維利主義,就是欲達目的不擇手段,伊阿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這兩種人性的沖突構成了“真善美”與“假惡醜”的沖突的本質,也就是莎士比亞說的:還原真善美的本來面目。在這場生命之火熄滅的悲劇中,我希望觀衆感受到,雖然生命是渺小的,但理想卻是偉大的,人間雖然有邪惡,但美是永恒的,這就是我們呈現這部戲的目的。

解放周末:您把莎士比亞視作您藝術生涯的教科書。您為什麼說他的作品還有治愈作用?

陳薪伊:莎士比亞的戲可以讓人變得智慧,會讓觀衆獲得一種極大的激情,同時又會讓人冷靜地思考。我一直都在學習莎士比亞,他的作品像一座金礦,取之不盡,随便讀一段台詞,都覺得有所收獲。我認為他有的時候還能治病,就像英國作家約翰遜所說的,誰要是被那些捏造出來的荒唐故事弄得頭昏眼花,就該讀一下莎士比亞。因為他的作品中永遠有對人性的解剖和對美的贊美,而那些不研究人性、不研究人的心路曆程的作者,是沒有辦法寫出好的戲劇的。

解放周末:您是一位京劇愛好者,在此次的《奧賽羅》中您采用了一些京劇的表現形式。京劇和莎士比亞的作品有哪些共通點?

陳薪伊:從主題上來講,京劇和莎士比亞的戲都有高台教化的意義。在故事結構上,兩者也有絕妙的相似之處,它們常常是先把故事講給觀衆聽,唯獨劇中的主角與對手不知道,觀衆在觀演時的焦點就變成了關注人物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而不單單是事件發展本身。

就我個人而言,莎士比亞是一本有關文學和戲劇精神的教科書,而京劇則是一本戲劇表現樣式的教科書。京劇有唱、念、做、打、舞多種表演方式,有許多誇張和變形的藝術手段,比如胡子不叫胡子,而是髯口,除了表明角色的身份、地位和年齡之外,還能表現他内心的感情,是角色内心世界的外化,水袖、高靴、盔頭等都是如此。我認為京劇對人物的刻畫以及對人物的表現力是非常精彩的,莎士比亞的文學是全世界頂尖的,而優秀的交響樂也是藝術的瑰寶,我想把這三種元素在舞台上融合起來,讓這部戲更出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