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消息,11月21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曆一次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攻關聯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自發研究員,對本次重污染成因進行解讀。
總體情況
11月2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逐漸形成,唐山、衡水和安陽最先出現PM2.5小時重度污染,随後發展為區域性重污染,中南部污染程度相對更高。截至11月23日14時,PM2.5小時濃度峰值為256微克/立方米(安陽,11月23日14時),達小時嚴重污染(參考日均評價标準,下同);北京市PM2.5小時濃度峰值為161微克/立方米(11月22日22時、23時),23日下午已降至中度污染水平。
“2 26”城市11月21-23日PM2.5小時濃度分布
氣象條件
11月21日起,氣象條件轉差,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靜穩、高濕、逆溫是這次不利氣象條件的主要特點。從風速看,11月21日起,區域近地面風速下降至2米/秒左右。從相對濕度看,夜間至清晨相對濕度在80%左右,太行山前部分城市在90%以上。中央氣象台于21日晚間發布預報,21–22日京津冀地區普遍出現能見度小于1公裡的大霧,河北中南部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強濃霧。22日适逢小雪節氣,曆年同期空氣中濕度均較高。從逆溫看,區域内在近地面至200米範圍内全天持續逆溫,逆溫層高度很低,大氣污染物聚集在近地面較小空間。這些不利氣象條件,一方面導緻污染物區域性堆積,難以擴散;另一方面促進SO2、NOx等氣态污染物二次轉化生成PM2.5。
11月22日“2 26”城市近地面平均風速和相對濕度
成因分析
從PM2.5組分看,此次污染過程工業、機動車和燃煤貢獻大,具有采暖季重污染典型特征。21日16時至22日2時,北京市PM2.5中硫酸根離子、氯離子、鐵和鋅元素濃度快速上升且一緻性較好,期間弱偏東風特征明顯,表明該段時間内鋼鐵企業(如工業燃煤、工藝過程等)排放的污染物沿偏東通道向北京傳輸,顯著推高了北京市PM2.5濃度。22日,北京市靜穩高濕特征明顯,硝酸根離子占比高達40%,本地機動車排放的NOx向硝酸根離子的二次轉化是PM2.5濃度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PM2.5組分濃度變化
污染較重的安陽市PM2.5組分特征顯示,有機物、硝酸鹽是主要組分,占比分别約為35%和25%;22日淩晨起,硫酸鹽和氯離子、元素碳濃度快速升高,表明重污染由多因素疊加造成,包括燃煤排放的元素碳和有機碳組分,以及工業和機動車排放的NOx、燃煤排放的SO2在高濕條件下的二次轉化。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測結果,受冷空氣影響,23日午後擴散條件自北向南逐步好轉,但區域南部因冷空氣影響稍晚,空氣質量仍以中至重度污染為主。24日,冷空氣持續影響,擴散條件有利,污染過程結束。後續受冷空氣減弱、偏南氣流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還可能出現新一輪污染過程。從近期看,26日可能出現區域性空氣質量轉差;從地域看,區域南部空氣質量較北部偏差。
編輯 倪豔楠
來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