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披露《2021年8月9日-8月15日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列表》顯示,上汽集團收購南京依維柯汽車股權案已獲無條件批準。與此同時,“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的企業名稱已經正式變更為“上汽紅岩汽車有限公司”。 同時,上汽紅岩汽車有限公司成為上柴股份100%持股的子公司。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網絡)
MiVo車庫快評:
①:上汽或将正式收購南京依維柯成為其控股股東,上汽商用車部分重組步伐加速:盡管早在2006年上汽“吞并”南汽的時候,依維柯就已經成為了上汽的旗下品牌。但是,我們如今依舊看到的是“南京依維柯”,或者幹脆就叫南維柯。而如今反壟斷局一紙文件,或将為上汽成為南京依維柯的控股股東鋪平所有道路。屆時依維柯的意大利方的角色則轉為戰略投資人,“南京依維柯”或将正式成為“上汽依維柯”,而且依維柯在國内可以甩開意大利人的掣肘,正式成為“更國産化”的品牌。
但在我們看到,與此同時上汽也立刻将原來的“上汽依維柯紅岩”公司更改為“上汽紅岩”,由上柴百分百持股。這意味着從2016年開始執行的上汽和依維柯重組,再到2018年開始的上汽股權增資動作,都看得出上汽現在徹底要在商用車領域進行一般大作為。此番操作之後,依維柯成為了脫離紅岩、與上汽大通更緊密站在一起的商用車品牌。而這,也符合像是上汽榮威 MG名爵的操作模式。
②:商用車部分上汽大通已經超過依維柯市場地位,年初依維柯曾傳出與一汽暧昧:盡管依維柯在市場上有着無與倫比的口碑效應和品牌存在感,可市場反饋放在如今卻非常真實——依維柯已經不如上汽大通更好賣了。數據顯示,南京依維柯6月的銷量為2011輛,占輕客市場份額為7.26%,而上汽大通的市占率則高達18.97%。将近三倍的差距,上汽着重發展哪個品牌一目了然。現在,即便依維柯正式“融合”,那也隻是一副寄人籬下的感覺。
不過,依維柯無與倫比的品牌效應,在國際市場上的聲量依然不小。早在今年1月就有傳出中國一汽集團關于收購意大利商用車品牌依維柯與其母公司凱斯紐荷蘭進行談判的消息。不過對于一汽而言,當初拿出的30億歐元的報價沒有打動對方着實可惜,也因此這個消息就石沉大海了。這樣來看,一汽想用依維柯和解放兩個品牌一起打海外市場,确實算是高瞻遠矚。當然了,這一步直接跨過國内市場上汽對于依維柯的“保護”,也不失為精明的操作。
③:上汽汽車體系将會全力加速自動駕駛步伐,上汽集團出洋硬實力再添砝碼:當然了,上汽更加看重依維柯的部分,還在于上汽在商用領域全力鋪墊的自動駕駛。去年上汽利用紅岩展示的洋山港部分無人駕駛已經小夥成功。而依維柯在國内也已經與重卡自動駕駛公司智加科技聯手進行研發自動駕駛。再加上上汽自己追投MOMENTA進行自動駕駛的研發,上汽整個汽車體系都已經全力加速自動駕駛的步伐了。
另外,實際上上汽作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其實現在出洋的實力也是越來越重了。上汽集團8月産銷快報顯示,上汽大衆、上汽通用比重大幅下降,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比重顯著增加。而這隻是國内市場,在國際市場上,上汽名頭也越來越響。以大通和MG名爵為“羊頭”的上汽車輛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市場上亮相和熱銷。當然了,現在依維柯“融合”到自己名下,那麼挂着依維柯這個“羊頭”在出海,想必也能收獲新的聲量。上汽出洋,算是硬實力再添砝碼。
MiVo車庫總結:
從2006年并入上汽到現在算是可以進一步“邁進”上汽家門,依維柯也算是等了15年。依維柯,可能就此讓“洋血”消亡,正式成為僅有一個“意大利名頭”的國産好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