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人類需要深入挖掘地球上的資源。
盡管地球表面擁有源源不斷的陽光和風,但我們必須建造太陽能電池闆和風力渦輪機來利用所有這些能量,還需要生産大量的電池來存儲它。這将需要來自地表以下的大量原材料。更糟糕的是,綠色技術依賴于某些通常稀缺、集中在少數國家且難以開采的關鍵礦物。
這不是堅持使用高污染的化石燃料的理由。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巨大資源需求,意味着從燃料密集型系統向材料密集型系統的轉變,這背後是需要幾十倍甚至上千倍的傳統能源、原材料消耗的代價。
考慮高碳化石燃料的低礦物需求。一座容量為1兆瓦的天然氣發電廠,足以為800多戶家庭供電,需要大約1000公斤的礦物才能建造。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約2500公斤。相比之下,一兆瓦的太陽能需要近7000公斤的礦物,而海上風電則需要15000多公斤。
請記住,陽光和風并不總是可用的,因此您必須建造更多的太陽能電池闆和風力渦輪機,才能産生與化石燃料發電廠相同的年發電量。
交通工具上的的差距是相似的。一輛典型的汽油動力汽車含有大約35公斤的稀有金屬,主要是銅和錳。電動汽車不僅需要這兩種元素的兩倍,還需要大量的锂、鎳、钴和石墨,總計超過 200 公斤。
上述所列舉的數字還不包括最大的投入鋼和鋁,因為它們是常見的材料,盡管它們的生産是碳密集型的。
總而言之,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說法,實現巴黎氣候目标将意味着到2040年礦産供應将翻兩番。有些稀缺原材料将不得不進一步上升,例如世界需要的钴是現在消耗量的21倍,锂的消耗量是現在的42倍。
光是開發出這麼多的傳統資源,本身就不容易。資源分布是挑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大約70%的钴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開采的,這是一個飽受戰争蹂躏的國家,環境保護措施極少,而且有剝削童工的曆史。用于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内部磁鐵的钕等所謂的“稀土”元素中有 60%是在中國提取的。
因此,需要在全球範圍内共同努力,在新的地方開發新的礦山,即使是海底也不能成為禁區。環保主義者肯定要站出來,擔心對生态系統造成傷害,并反對開發。
當然,我們應該盡一切努力負責任地開采。但最終,我們必須認識到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環境問題。而一定程度的局部破壞是拯救地球的可接受代價。
時間就是生命。一旦在某處發現了礦藏,在經過長期的規劃、許可和建設過程之後,一般需要15年以上,這些礦藏才能開始開采。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減輕尋找新供應品的壓力。一是回收。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多達20% 的新電動汽車電池金屬可以從廢舊電池和其他物品(如舊建築材料和廢棄電子産品)中回收利用。
我們還應該投資于研究,以開發更豐富物質的技術。今年早些時候,在制造鐵空氣電池方面取得了明顯的突破,這種電池比流行的锂離子電池更容易生産。這種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确實可以避免礦産危機。
最後,這是一個提醒,所有的消費都是有成本的。
材料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問題,我們需要盡快增加供應。正如芯片短缺阻礙了汽車的生産一樣,礦産短缺将減緩經濟的脫碳進程,我們不能失去時間,因為地球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等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