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鎖亦稱魯班鎖、别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煩人鎖、七号鎖等,它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折一下就能夠立得起來,展現了一種看似簡單,卻凝結着不平凡的智慧。
孔明鎖相傳由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魯班發明。傳說是:傳說春秋時代魯國工匠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用6根木條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兒子拆開。兒子忙碌了一夜,終于拆開了。這種玩具後人就稱作魯班鎖.其實這隻是一種傳說.它起源于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榫卯結構。魯班鎖,起源于古代中國建築的榫卯結構。這種三維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結構)齧合,十分巧妙。原創為木質結構,外觀看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魯班鎖的種類各式各樣,千奇百怪。其中以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類,B類)最常見。
按圖方位擺好,安裝時無需轉動方向。仔細觀察,有兩根是一模一樣的,5和6。最特殊的是2,一眼就能認出,把2橫挂到1的上面,把3橫挂到1的下面,如圖
把4再挂上,如圖。5和6轉動一下方向,一邊一個。
最後,稍微轉動一下2,大功告成,相當牢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