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1:35:56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2

最美的不是音像店,而是和你一起聽過的唱片。/《不能說的秘密》

光陰似箭,音樂載體的更叠速度快到不可思議,而街角那家承載着青春記憶的音像店,追不上時代的腳步,被遠遠抛在後面。

這個9月,是粉絲集體過年的一個月,周傑倫、林俊傑陸續發新歌,3塊錢一首的歌,銷量輕輕松松破了幾千萬。

有人說數字音樂付費時代終于要來臨了,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粉絲們懷舊打卡引發的個例。

或許就像“欠星爺一張電影票”一樣,很多人買的不是《說好不哭》和《将故事寫成我們》,而是那些年欠偶像的一張CD。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3

音像記憶:流水帶不走的光陰故事

在英國紀錄片《最後的黑膠唱片店》裡,店主Tom對音像店裡的唱片如數家珍:

“每張唱片都刻錄着我們的情感和回憶。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你,我在聽這張唱片時在幹什麼、在哪裡、和誰在一起……這些都是我的獨家記憶。”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4

存活下來的實體音像店,是我們最後的希望。/《最後的黑膠唱片店》

每個人都有一段關于音像店的回憶。

小時候想聽一首歌,可不像現在動動手指、點開音樂APP這麼容易。

如果你是學生黨,那你很可能得攢個三五天的早餐錢,頂着烈日在街邊那家音像店排上半個小時的隊,才能買到一盒磁帶或是一張CD,然後急匆匆趕回家,把它們放進錄音機或是CD機裡,才能聽到期盼已久的歌聲。

當年,即便是在職人士,買張碟也會心疼老半天。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經講述過他的音像店記憶,剛工作那會兒,他的月工資隻有一百多元,可一張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迷牆》CD售價是200元,“想想當時我站在北京外文書店(的音像櫃邊),心疼成什麼樣”。

但價格怎麼能阻擋大家對音樂的熱情呢?

從音像店店員手中接過磁帶和CD後,那份心疼很快就被欣喜取代。出了店門,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回家聽歌,同時,打開厚厚的歌詞本,抄下新的一頁。

光自己聽不夠,還要把好聽的歌分享給朋友。磁帶、CD的借與還,見證了很多友情與愛情,也溫暖了很多人的青春和成長。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5

在音像店買CD,一挑就是一個下午。/unsplash

在音像店盛行的時代,你還可以時不時和音樂來一次“意外邂逅”,買到珍貴的“打口碟”。

什麼是打口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外的唱片公司會将沒賣完的CD打個口銷毀,再以“廢塑料”的名義出口到中國來。

這些打過口的CD其實沒有完全損壞,大部分歌都還能聽,有些甚至完好無損。這些“打口碟”成了音樂發燒友的搶手貨。

說打口碟是一代中國青年的音樂啟蒙老師,一點也不為過。那個年代出來的歌手,誰沒買賣過幾張打口碟?

就像高曉松說的那樣,“我們音樂行業裡有好多位——有的成了藝術家,有的成了歌手,還有的成了唱片公司企劃,他們都是賣打口碟出身的。”

汪峰當年就在北京賣過打口碟。顧客嫌貴,他頭發一甩,傲嬌地回答:“你可以不買!”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6

打口碟,一代人的外國音樂啟蒙。/《北京樂與路》

買和賣,都是小小音像店裡的别樣風景。可别小瞧那個年代的音像店——實在不知道聽什麼歌好時,你甚至可以讓店員幫忙推薦。

那位貌不驚人的音像店店員,說不定哪天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李玉剛在音像店打工時,自學了聲樂;好萊塢“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迪諾拍《落水狗》和《低俗小說》之前,在音像店裡做過好幾年零工;大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大衛·F·桑德伯格年輕時,都有下班後從音像店拿幾張碟回家看的習慣……

對他們來說,小小音像店不僅僅是他們養家糊口的工作場所,更是他們文藝靈魂的栖息地、是他們汲取知識的精神樂園。

所以,别小瞧你在音像店遇到的那些或安靜、或憂傷的年輕人哦。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7

唱片店裡也有很多意外的驚喜。/《愛在黎明破曉前》

就算遇不上大人物,你也可能在那裡遇到生命中的Mr.Right。1998年火遍街頭巷尾的偶像劇集《将愛情進行到底》裡,男主角楊铮在音像店裡和文慧分享自己喜歡的歌。

電影《尋找周傑倫》裡,蒲蒲為了尋找一張唱片,走遍大街小巷,邂逅了二手唱片店店主宇仔。

《歡樂頌》裡,關雎爾和趙醫生在音像店裡同時拿起一張唱片,這樣的默契讓關關怦然心動。

經典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前》裡,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在音像店裡眉目傳情,這場戲讓無數影迷懷念至今……

2002年的《無間道》裡,劉建明和陳永仁在音像店第一次相遇,兩個人坐在一起,靜聽店裡回蕩的那首《被遺忘的時光》。

如果換成現在,他們是不是要改在喜茶店相遇:“來杯28塊的多肉葡萄,少冰、少糖。”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8

《無間道》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9

輝煌時期:遲遲年月,難耐這一生的變幻

時代變遷,音像店一個接一個地消失,音像店的那些故事,也在離我們而去。

1917年,中國第一家唱片工廠在上海建立;1998年,國内最後一條黑膠生産線關閉,幾十年過去,小小音像店見證了一個變化的時代。

在磁帶和CD面世之前,中國樂迷隻能通過留聲機欣賞音樂。

1877年,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機器在10年後傳入中國。

當時,上海的《格緻彙編》雜志這樣描述留聲機記錄音樂的功能:“先對其管言英語敷句置其機器内,則回發其言聲氣毫無差誤。複請人對操琴調與琵琶聲吹笛聲,則各音俱為此器收而記之,回發無差。”

一部留聲機動辄售價300元,聽留聲機堪稱奢侈的享受,隻有富裕的家庭、戲曲愛好者才能消費得起。

家有留聲機的主人,邀上三兩好友,聚在寬大的客廳裡,共同品味留聲機裡傳來的悠揚旋律,成了品質生活的象征,“晚間的功課,朋友們品着甜酒,陶醉在彌漫着梅花清香的空氣中,聽着留聲機裡傳統音樂的段落”。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0

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留聲機。/pixabay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磁帶和CD相繼問世,音樂從此有了全新的載體。

這種全新的聽歌方式很快就在人群中普及開來,由此催生了音像店産業的火爆。

截至2000年,中國已經擁有超過10萬家音像制品銷售商,小小音像店遍地開花。

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正是通過街頭巷尾的音像店,唱得人盡皆知:陳慧琳的《記事本》、劉若英的《後來》、F4的《流星雨》、李聖傑的《癡心絕對》,而《2002年的第一場雪》,足足在音像店下了一整年。

幾乎家家都有一台CD機、有不少熱門歌曲CD,鄧麗君、四大天王、Beyond,都是那個年代響當當的名字。

2005年,音像店迎來了巅峰時期。據中唱音像有限公司統計,這一年,音像制品(磁帶、CD等)的發行品種多達34961種,國内發行數量為4.89億盤,銷售額高達36.15億元。

算算自己當年給音像店掏過的錢,你就知道那時音像店的生意有多火爆了。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1

以前的磁帶,能放歌也能錄音。/《我的少女時代》

盛極必衰。1991年,音樂壓縮技術MP3開發成功,一個新時代猝不及防地開始了。

1998年,韓國三星子公司推出全球第一台MP3播放器;2000年,西門子公司推出第一部能播放MP3的手機;2001年,蘋果公司推出iPod,引起轟動。

從此,聽歌的方式發生了質變,流媒體音樂席卷全球,陪伴無數人度過青春的音像店,漸漸開始走下坡路。

2007年,中國唱片、上海美亞等十多家全國音像連鎖品牌公司相繼關閉了旗下幾千家連鎖店,市面上的音像店屈指可數。

2014年,在北京經營了整整21年的西單音像大世界貼出停業公告。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2

與其買CD,不如聽現場。/unsplash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3

黑膠複興:任時光匆匆流去,我隻在乎你

就在歌迷們以為音像店就此“玩完”時,它以一種新的方式,獲得生機。

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黑膠唱片在美國的銷量達到860萬張,并由此斷言:“2019年黑膠唱片的收入,将是自1986年來首次超過CD”。

這股黑膠複興熱也蔓延到了中國。2015年,永通音像投産了黑膠生産線;兩年後,摩登天空開啟“百張黑膠唱片發行計劃”;2018年,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開啟“黑膠複興計劃”, 位于上海的黑膠工坊投入運作。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4

近年來,黑膠銷量不降反升。/IFPI

為什麼這麼多人忽然愛上了黑膠唱片?

對音樂發燒友來說,黑膠唱片獨有的“雜音”,象征着溫暖與質感,“有些東西還是老的好”。

更何況,拿在手裡的實體唱片,有一種“真正屬于自己的感覺”,妥帖、踏實、安心,讓人想起當年在音像店買CD的那些日子——誰知道網上的音樂什麼時候突然漲價?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購買黑膠唱片。Statista公布了一份針對3萬人的調查,結果讓人吃驚,購買黑膠唱片的主力軍竟然是90後和00後。

年輕人購買黑膠唱片,有的是出于對複古黑膠的好奇,有的是為了買齊偶像的所有周邊,還有的理由讓人忍俊不禁:我們錯過了音像店的年代,但不想錯過擁有實體唱片的機會。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5

豆瓣上關于黑膠唱片的話題,浏覽量高達百萬。

甚至還有人說,自己買黑膠唱片,不是用來聽的。

BBC公布的ICM民意調查顯示,近一半的黑膠唱片購買者,其實都在YouTube、SoundCloud等網站上免費聽過要買的歌。

他們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購買黑膠唱片,純粹隻是為了收藏或是裝飾——看,黑膠唱片,成了小資生活的那顆“糖果”。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6

音像殘影:但求你未淡忘往日舊情

黑膠唱片複興,是不是意味着音像店枯木逢春?答案是否定的。音像店消亡的趨勢,不可逆。

一方面,曾經盛行的盜版CD讓音像業損失慘重;另一方面,流媒體給音像店帶來的沖擊力度愈加明顯。

購買黑膠唱片的畢竟是小衆群體——買了黑膠唱片,還得配置播放器,還有各種堪稱嚴苛的保養規則,要投入的時間和成本實在太多,在一切講求效率的當代,有多少人能堅持下去?

即便是勉強維持營業的音像店,如今也都舉步維艱,有的轉型開起了網店;有的做起了獨立唱片;還有的安上了吧台和書架,從小小音像店,變成了街角的小小咖啡館。

磁帶碟片裡放的老歌(可我還在聽那些老歌)17

和書店一樣,不少音像店開始轉型開網店。

這是一個屬于音樂的時代,但不是一個屬于音像店的時代。

從以唱片、CD主導的傳統音樂時代到數字音樂時代,街頭音像店的故事,正在集體落幕。它們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暗淡。

即便是數字音樂時代,大家對音樂的熱情,也絲毫沒有消退。

2003年7月16日,周傑倫的《以父之名》在全亞洲超過50家電台首播,覆蓋量高達8億人;2019年9月16日,《說好不哭》在三家音樂平台同時上線,不到2小時銷量破千萬。

16年過去,音樂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可音像店的存在感越來越弱。

樂迷們熱情依舊,隻是,他們早已忘了當年的夥伴——音像店。

《2019年中國數字音樂産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高達近80億元,預計到2023年将達到400億元,數字音樂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音樂載體不斷變換,周傑倫歌中的“小黃花”從磁帶A面飄到了APP界面。

音像店?Byebye。

記憶中的音像店,就這樣落寞而傷感地謝幕,留下無數磁帶和CD,留下回不去的淘碟記憶——多年以後,你還能記得起落日餘晖中,那家盛滿你青春的音像小店嗎?

參考資料

[1]《在娛樂與革命之間》 Andreas Steen

[2]《黑膠聖經》 郭思蔚

[3]2019年中國數字音樂産業研究報告.艾瑞咨詢

[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音像産業的興衰.杜開林

✎作者 | 恺哥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