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關于男女網球運動員是否應該同工同酬的問題引起了巨大的讨論,由于大滿貫男子選手打五盤三勝制,女子是打三盤兩勝,兩者耗時不同,精彩程度也不同,所以自然而然引起了“女子球員是否應該拿到同等男球員報酬”的讨論。
女球員的反擊是:男球員們,你們懂得調整大姨媽周期的痛嗎?你們知道作為女運動員月事來襲是多麼麻煩的一件事嗎?
嗯哼,男球員們不知道。網球比賽周周有,要全世界奔波的女球員們該如何應對自己突如其來的身體狀況呢?
去年澳網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兒:英國網球女選手沃特森因月經到來止步澳網首輪,要知道,當時排名世界第38位的她剛在澳網熱身賽霍巴特公開賽赢得冠軍,狀态可謂火熱。然而僅時隔幾天,就以4:6、0:6的懸殊比分輸給了排名第52位的保加利亞選手皮洛恩科娃。賽後沃特森解釋道:和幾天前好狀态的自己相差這麼多僅因為“女孩的事情”,導緻渾身無力頭重腳輕。
其實,如果在大賽開始之前,運動員又不巧正逢周期,隊醫會給女運動員服用一種名叫“乙炔睾酮”的藥物,它能延緩經期。當然,這個藥物是有副作用的,它還是會使人疼痛,在尴尬和疼痛中就看女運動員怎麼選了;而且,當女運動員停止使用該藥物時,經期就會變得異常混亂,有時幾個月不來,有時一個月來好幾次。
年輕女運動員大多對這事兒還沒有很大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經驗,中國小将鄭賽賽也曾在澳網面臨關鍵比賽,大姨媽來襲的囧境,輸球的她更在微博抱怨:好來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甚是尴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