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仔說魚
對不起,我是嘩仔!小魚問:媽媽,媽媽,為什麼人類說我們的記憶隻有七秒?
大魚說:我想想~~~嗯~~~你剛剛說什麼?
小魚答:嗯?我什麼也沒問啊!
大魚問:你是誰?
小魚答:我不記得我是誰了,我去找人問問,再見阿姨!
(未完待續)
歡迎大家再一次回到嘩仔寵物魚學院,我是嘩仔院長。
今天是周末,我們聊一個輕松的話題。
就在昨天,女兒突然問我:爸爸,為什麼魚的記憶隻有七秒?
然後,嘩仔懵逼了。
如此低劣的謠言,居然流傳到了我的下一代的耳朵裡。
然後,嘩仔憤怒了。
今天一大早,我就決定寫一篇辟謠的文章,讓大家詳細了解一下,為什麼有人會認為誤認為魚的記憶隻有七秒?
作為一個觀賞魚基礎知識的科普作者,我覺得,這是我的使命。
同學們請坐好,且聽嘩仔說說魚的記憶那些事兒。
本文适合家裡有觀賞魚的朋友,更适合家裡沒有觀賞魚的朋友。預計閱讀218秒。
寵物魚之接吻魚
魚的記憶隻有七秒——對于謠言的出處,你會有點小意外最早的造謠者,居然是徐志摩。
沒錯,就是寫《再别康橋》的那個徐志摩。
下面就是徐志摩的那篇長篇叙事詩《阿詩瑪》的節選。
傳說魚的記憶隻有7秒
七秒後便不記得
過往物事了
所以小小的魚缸裡
它也不覺得無聊
因為7秒後
每一寸遊過的地方
又變成了新天地...
它在這7秒裡
不斷輪回不是為了遺忘
而是為了銘記...
好美的詩啊!
還是徐志摩的那種韻律和意境。還是那種熟悉的味道。
可惜,當他寫下這樣的詩句時,絕沒有想到,幾十年後,他的詩竟成了謠言的發源地。
當然,這隻是一個火種,畢竟,他的這首詩的知名度遠遠不及《再别康橋》。
說實話,要不是為了寫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阿詩瑪》這首長詩。
真正把這個謠言捧上天的,另有其人!
草金魚
魚的記憶隻有七秒——這個謠言的幫兇,是他們!大家想一想:什麼人最常提到這個謠言?
答:釣魚的人。
那些沒日沒夜守在魚塘邊的“釣友”是這種謠言的擁趸。
特别是釣魚的老司機在“教育”小萌新的時候,最常提到的知識點就是:魚的記憶隻有七秒。
因為,這樣就可以解釋——已經咬過魚鈎但是逃跑的魚,為什麼還是會又一次咬鈎?
在所有釣友的眼中,魚,就是個記吃不記打的玩意兒!
别說勾它一次,就是勾它一百次,隻要不死,它終究會咬鈎。
接受洗腦的釣魚小萌新“恍然大悟”,用膜拜的小眼神送走釣魚大神的背影。
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
可是,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金魚
魚的記憶隻有七秒,這樣的謠言,該停止了!其實,美國和以色列的科學家早就做過實驗了,魚的記憶不止七秒。
目前,普遍的說法是,魚的記憶是3~5個月。
這是網上可以查到的資料。
可是,嘩仔覺得,這種時間恐怕還要更長。
根據嘩仔的經驗,魚的記憶至少超過7個月。
嘩仔長期接觸錦鯉養殖場工作,在遙遠的北疆呼和浩特,錦鯉養殖場每年隻喂食5個月,換句話說,每年有7個月是不喂食的。(因為水溫的障礙,每年的十月中旬到次年的5月中旬是無法喂食的)
次年開春,冰封期結束,當水溫達到15度時,上一年留養的錦鯉就會再次開始張大嘴等着喂食。
注意!重點來了!
每一年開春,錦鯉都會聚集在一個固定的地點等待魚塘主人來喂食,這個地點就是魚塘主人上一年所選定的“固定投喂點”。
開辦漁場的人都知道,喂魚講究“三定”——定點,定時,定量。
其中,“定點”指的就是固定地點來喂魚。
對于一些觀賞魚玩家,其實也有類似的經曆。
比如,你每次喂食以前都拍一拍手,堅持一個月。
一個月後,你就發現,隻要你拍手,即使你不喂食,觀賞魚也會狂遊起來。
因為它們記住了這個聲音,它們知道,這個聲音的出現,就意味着——開飯啦!
嘩仔的心裡話:徐志摩說魚的記憶隻有七秒,那是為了抒情;老釣友說魚的記憶隻有七秒,那是為了裝逼。如果連你都認為魚的記憶隻有七秒,那就是犯傻了。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或許隻差一個嘩仔的距離。
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嘩仔說魚專欄,敬請收看西瓜視頻《嘩仔寵物魚開箱》。
,小魚問:媽媽,媽媽,為什麼人類說我們的記憶隻有七秒?
大魚說:孩子,你記住了,人類的記憶啊,隻有一秒!
小魚說:媽媽,記住了,人類好可憐啊!哈哈!
(故事結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