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學參加的社會實踐都有哪些

大學參加的社會實踐都有哪些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02 21:19:47

大學參加的社會實踐都有哪些?作者 | 劉豔蓉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對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拓展就業空間、提供就業服務,全力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大學參加的社會實踐都有哪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學參加的社會實踐都有哪些(就業指導大學生豐富社會實踐的路徑有哪些)1

大學參加的社會實踐都有哪些

作者 | 劉豔蓉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對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拓展就業空間、提供就業服務,全力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對高校大學生來說,若想在激烈的就業競争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紮實的專業知識,也需要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那麼,大學生在校期間如何獲取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呢?

1

通過志願者工作邁出與社會聯結的關鍵一步

在校大學生可以通過志願者項目在貢獻社會、幫助他人的同時,實現專業知識與業務實操的轉化與聯結,提升自己專業水平與問題解決能力,為畢業後邁入社會做好準備。

首先,志願者項目平台廣、可信度高,有助于培養正确的工作價值觀。志願者的培訓與管理一般由實施公益項目單位的全職人員統一運營,對志願者進行專業、正規、系統地招募與培訓,并在志願者正式上崗前進行嚴格的考核與選拔,其嚴謹專業程度并不亞于就業招聘。志願者服務包括但不限于賽會服務、應急救援、城市運行、文化教育等;參與團體以非盈利機構為主,包括但不限于黨政機關、教育、衛生、科技、文化以及社會福利等事業單位。對于社會閱曆與工作經驗較少的在校大學生來說,志願項目涉及專業範圍廣、平台起點高、可信度強、培訓專業、運作規範,可以幫助我們在與社會聯結的初期建立正确的工作價值觀,培養嚴謹規範的工作流程意識。

其次,不同志願項目的服務時長可累加,通過技能轉換積累工作經驗。志願服務通常以小時為單位,由項目運營機構統一上傳錄入到志願服務網站,不同項目的志願時長可累加。個人可以通過登錄賬戶後查詢服務時長與項目,作為就業求職的工作經驗證明。同時,很多志願項目的組織單位不但可以為志願者出具證明信,還可以推薦優秀志願者參與市區級年度評獎或争優活動,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畢業求職簡曆的競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志願服務為公益性,部分項目對志願者專業水平與直接經驗不作嚴格要求,申請審核通過後,項目組織單位會通過統一培訓,幫助志願者達到上崗要求。同時,随着志願者工作能力的增強,還可以選擇在同一機構不同項目間輪崗,或在不同機構間參與類似的項目,積累特定的工作經驗。比如,性格内向的小夥伴希望培養自己公開演講的能力,可以優先選擇各大博物館、展館的服務引導工作,随後參加場館的科普講解等服務項目。在服務參觀者、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與演講水平;醫學院在校生,可以通過參加不同機構的應急救援志願項目将自己的專業與實操相結合,提前培養自己的應變能力與面對患者時的同理心。

對于暫時無法獲得的行業經驗,也可以通過技能轉換豐富自己的求職軟實力。比如,通過賽會展館引導工作,轉化為具有客戶服務意識、關注客戶需求,解決投訴、化解沖突的能力;通過科普演講,轉化為工作彙報、培訓等能力;以及通過參與志願項目的管理規劃,轉化為組織溝通、團隊協作、項目管理等能力。

最後,通過志願服務奉獻社會,拓寬人際交往範圍。有調查顯示,60%的職位空缺通過内部推薦完成,這是因為用人單位為了避免招聘失敗而更願意錄取熟人推薦的候選人;而65%的内推則來自于“弱關系”,即推薦人與被推薦人不處于相同的“信息圈”,且不具備直接的競争關系。

我們常說的“人脈廣”其實就是來自不同圈子的信息交換,而這種信息差就是啟發與機會。因公益項目聚集在一起的志願者來自不同年齡段與各行各業,也會帶來不同的信息與觀點。同時,由于參與公益項目的志願者更多是以回報社會、幫助他人、結交朋友為目的,且不涉及金錢回報,因此,相互之間不存在職場中的直接競争關系。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安全感更高,也更願意分享信息、互相幫助。

2

尋找校外兼職機會,豐富社會實踐路徑

近年來,由于經營環境受新冠疫情影響波動性增大,企業面臨着高度不确定的市場變化。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增加兼職工作崗位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同時,随着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組織彈性和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改變了企業生産對特定工作地點的依賴,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線上兼職的發展。

目前大學生從事的兼職崗位已由家教、服務員、促銷員等易替代的基礎性崗位逐步向專業技術崗位轉變,體現了現代服務業(IT、研發、金融、培訓等)崗位專業化程度高、受項目或工作任務周期影響大,對工作場所的依賴性相對較低等特點。因此,作為大學生,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嘗試與專業相關的兼職崗位,演練專業知識在職場中的應用。

當然,作為兼職或實習的工作方式存在勞動權益保護不充分的情況,大學生社會經驗少,因此在選擇校外兼職時,應将工作安全作為考慮的首要因素,而不應将收入高低作為選擇判斷兼職工作的主要依據。

3

利用互聯網傳播,塑造個人品牌形象

随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平台分享自己的專業領域特長,進行商業傳播和個人品牌塑造。而求職就業,也可以視為一場全方位的個人營銷。尤其是針對準備跨專業求職的大學生,可以通過自媒體賬戶展現自己對第二專業的學習理解、社會實踐和感興趣的領域。

如果說簡曆可以臨時潤色,面試可以提前包裝,那麼持之以恒地學習記錄與内容輸出則很難在短時間内完成複制。在目前的招聘中,部分企業會詢問候選人是否有自媒體賬号,通過訪問社交自媒體賬号,判斷候選人與企業團隊文化的契合度。同時,在人力資源研讨中,“員工自媒體發布内容是否代表所服務單位觀點”等問題也是時下讨論的重點和熱點。所以求職目标定位在運營或中後台的求職者,影響力和自帶流量都會成為就業求職的加分項。比如,B站的何同學,從大學伊始持續輸出與未來求職目标相關内容的視頻,畢業時B站粉絲已經超過900萬人。通過自帶流量為自己争取到更多職業發展機會。

當前,人力資本市場結構模型不再是單一的雇傭,而是雇傭、合作與自由型相結合的混合模式。大學生們要順勢而為,在校期間通過多渠道積累工作經驗,盡早儲備職場信息與技能,為畢業求職做好準備。

編輯丨賽賢毅(東北大學)

校對丨宋曉菁(東北大學)

審核丨王雨辰

終審 | 羌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