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gucci的logo會掉的嗎

gucci的logo會掉的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16:46:41

gucci的logo會掉的嗎?【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綜合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商業媒體“Fast Company”報道,近日,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古馳)對日本商标“CUGGL” (讀作“kyuguru”)發起的商标異議請求被日本特許廳駁回一事在社交媒體引發關注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gucci的logo會掉的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gucci的logo會掉的嗎(GUCCI對日本商标CUGGL提出異議)1

gucci的logo會掉的嗎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綜合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商業媒體“Fast Company”報道,近日,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古馳)對日本商标“CUGGL” (讀作“kyuguru”)發起的商标異議請求被日本特許廳駁回一事在社交媒體引發關注。

由于注冊“CUGGL”的日本商人Nobuaki Kurokawa是出了名的“山寨藝術家”,他的品牌還推出過近似法國鳄魚、彪馬、巴黎世家等品牌的商标,因此,這回GUCCI“敗訴”讓《金融時報》感歎:對大品牌的“惡搞”來說,這是一個重大轉變。

“CUGGL”商标由Nobuaki Kurokawa于2020年10月向日本特許廳申請,申請的商标使用範圍為衣服、鞋子、帽子等産品。2021年5月,日本專利廳批準了這一商标。而該商标推出的T恤設計卻将商标的下半部分用圖案遮擋住了。同年7月,GUCCI開始申訴。

根據日本特許廳今年7月12日公開的裁定文件,GUCCI去年發起了對日本商标“CUGGL”的商标異議請求,理由是“CUGGL”T恤在商标底部塗上粉紅色油漆的設計會使消費者無法識别文字的整體形狀。

GUCCI認為,字母“C”和“G”在視覺上是近似的形狀,‘L’由于被遮住底部看起來像“I”,因此這種配置和“GUCCI”非常相似,會産生混淆。

不過,日本特許廳今年7月駁回了GUCCI提出的異議,裁定理由簡單概括為:兩個商标在拼寫、圖形、發音和概念上有明顯不同。“GUCCI”作為世界著名商标被廣泛認識,“CUGGL”則明顯由“C,U,G,G,L”構成,該圖形在日本會被視為“特定的事物和意義”,這兩個商标“相似度較低”,不會讓消費者混淆。

據“Fast Company”8月24日報道,這樣一來,“CUGGL”商标持有人被允許繼續銷售這些印有該商标的衣服。這起訴訟顯示了商标持有人對知識産權法律的掌握,“至少在日本是如此”。

美國東北大學法學院教授亞曆山德拉·羅伯茨( Alexandra J. Roberts)稱日本商人的做法“非常聰明”,但類似的法律策略在美國“不太可能奏效”。

“有研究表明,當人們看到單詞的上半部分時他們就能讀懂單詞,”羅伯茨稱,“我們的大腦根據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進行推斷并填充其餘的部分。當‘CUGGL’的下半部分被隐藏起來時,許多消費者有可能會将其誤認為是知名度更高的品牌‘GUCCI’,而這種誤解可能會導緻不同的購買決定。這足以構成商标侵權。”

英國《金融時報》8月21日報道此事時稱,蓋住“CUGGL” 的下半部分,“你可能就會明白為什麼貪婪的全球訴訟發起人GUCCI抓狂了”。

報道還稱,日本政府可能将“CUGGL”商标的成功注冊視為一項“政策上的成功”。這場糾紛,以及圍繞“惡搞”和“剽竊”的更廣泛的讨論讓人們注意到了争議商标背後的申請人Nobuaki Kurokawa。

Nobuaki Kurokawa是一家總部位于大阪的公司的老闆,該公司銷售印有類似于知名品牌商标圖案的衣服。

目前,該公司官網上“CUGGL”T恤已顯示售完,但還能看到其他眼熟的設計,售價在1650-2999日元不等(約合83元-150元人民币)。

比如,和“VANS”傻傻分不清的“NANS”:

近似“PUMA”的“POME”:

一衆“PUMA”變形款中,甚至還有“PANDA”:

“The North Face”近親:

“New Balance”和“Nike”遠親:

各種品牌的“影子”應有盡有:

對于這種“低仿”,外國網民表現出了喜聞樂見的态度,一條8月22日發布的推特帖子引發了熱議。

許多人問起了“CUGGL”T恤的鍊接,理由是“它背後的争論的意義讓它很有價值”。

“聰明人又赢了。”

還有人覺得,GUCCI也不虧,CUGGL仿佛在給GUCCI“打廣告”。

《金融時報》稱,GUCCI的律師表示,他們申訴的目的是阻止對方惡意利用GUCCI的商譽和聲譽。此次申訴被駁回可能會打擊GUCCI的法務部門。畢竟,就在今年2月,日本特許廳支持了法國休閑品牌Lacoste的申訴,取消了Nobuaki Kurokawa申請注冊的“翻轉”鳄魚商标。

法國鳄魚(左)和Nobuaki Kurokawa注冊的商标(右)

《金融時報》分析稱,對大品牌的“惡搞”來說,這是一個重大轉變。日本特許廳這回的裁定是對消費者産生困惑的可能性采取了比同行(其他國家專利部門)更堅定的立場,他們傾向于認為,“消費者比那些對惡搞過敏的大品牌想得更聰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