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博物館 杜甫草堂博物館 2022-07-13 15:49 發表于四川
碧水悠悠,紅蕖冉冉
盛夏,正值研學之好時
草堂,恰是研學之佳處
品曆史遺韻,習傳統文化
“悅讀草堂”即将開啟
第二段旅程
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青羊區圖書館共同推出“悅讀草堂”研學課程,帶孩子們走進文學聖地,悅讀草堂的詩情畫意。
在感受到草堂園林之美後,這一次,将帶孩子們去感受草堂的文化底蘊。7月15日,第二次課程來襲,你準備好報上名來了嗎?
草堂的建築·下
杜甫草堂博物館中的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有獨屬于自己的故事,随着時間的流逝,建築中的文化底蘊也越發厚重。
草堂的花徑、柴門、梅苑、浣花祠,坐落幽靜的草堂寺與少陵碑亭,環繞草堂的千詩碑,這些建築不僅僅隻是木石磚瓦,更是流傳千載的的曆史文化。
楹聯
出現在園林中的對聯大多以楹聯相稱,副副對聯暗寓詩情畫意,令人心曠神怡,被譽為“古建築的靈魂”,廳堂亭榭處都要配上扁額和楹聯,象征建築的完成。
杜甫草堂作為一片園林,自然也少不了園林中随處可見的楹聯,譬如“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等等镌刻在草堂的建築之上,這些楹聯被後人反複吟詠,生生不息,在吟詠中了解楹聯的創作規則,感受平仄押韻的魅力。
杜甫千詩碑
詩歌單獨成列,成百上千的石碑組成了千詩碑,順着杜詩書法石刻《堂成》開始,千詩碑上看到的是曆代詩家、書家、文人對杜詩的一次次書寫、創作,用不同的書法形式表現杜詩的内涵,通過對千詩碑書法形式的解讀,了解不同藝術家眼中的杜甫。
少陵碑亭
在工部祠東側,伫立着一座茅草覆頂的碑亭,内樹一通石碑,上镌刻“少陵草堂”四字,其筆姿渾厚,蒼勁有力,為清雍正帝之弟果親王愛新覺羅·允禮所題。
少陵碑亭以石基為底座,六柱支撐,圓攢尖頂,木架構與草堂中其他的木建築同樣采用穿鬥式木架構,穿鬥式構架用料較少,建造時先在地面上拼裝成整個屋架,然後豎立起來,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較經濟的優點。
悅讀草堂
-- 研學課程 --
第二期
課程時間
2022年7月15日 9:00
課程地點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課程内容
1.參觀講解花徑、柴門、梅苑、浣花祠等草堂建築;
2.了解草堂各處的楹聯;
3.講解杜甫草堂内的千詩碑,了解千詩碑上不同的書法特點;
4.制作少陵碑亭:自己動手用牙簽、木棍、黏土、茅草等複原一個微縮少陵碑亭,通過實踐從構造上了解古建築。
課程流程
09:00-09:30 集合入館,(地點:草堂正門,草堂路28号)
09:30-10:30 參觀講解草堂各處的古建築,參觀千詩碑、少陵碑亭
10:30-11:30 完成少陵碑亭的制作
招募信息
招募對象:9-12歲青少年
招募人數:10人
活動費用:免費
掃碼報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