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華梁
8月31日,蒙牛和雅士利發布聯合公告,雅士利國際(01230.HK)終止出售新西蘭乳業股權,即時生效。
2011年,雅士利懷揣着構建國際化海外奶源生産基地的夢想,遠赴新西蘭尋找優質牧場。 到了2013年,蒙牛耗資百億收購雅士利,選擇繼續支持其新西蘭建廠的夢想。 終于在2015年年底,總耗資超11億元的新西蘭奶粉工廠正式投入使用。
雖然,蒙牛不遺餘力地支持雅士利的發展,但雅士利卻沒能用優異的業績回饋蒙牛,甚至還連累蒙牛在2016年出現虧損。 迫于無奈,2018年12月15日,蒙牛和雅士利宣布向達能出售新西蘭乳業的股權。
但是,“官宣”還不到一年時間,蒙牛和雅士利就不打算賣新西蘭乳業了。 這其中,是“言而無信”,還是……
01 、雙“千億”延期
8月28日,雅士利發布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
數據顯示 ,2019年上半年雅士利實現收入約為17.474億元,與去年同期15.041億元相比,增幅在16%以上; 該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約為0.343億元,實現持續盈利。
如果繼續按這個增長勢頭發展,蒙牛全年營收将有望破800億元大關。
2017年,蒙牛曾提出“雙千億目标”,即到2020年公司銷售和市值雙雙突破千億元。 今年5月,蒙牛總市值已突破了千億元人民币,成為繼伊利之後,國内第二家市值千億元的乳業上市公司,比當初設定的時間點提前了一年半。
至此,蒙牛的“雙千億目标”隻剩“千億營收”有待突破。 如果2019年全年,蒙牛營收達到了800億元,那麼,理論上,蒙牛将有很大幾率完成“雙千億”目标。
蒙牛能觸摸到“雙千億目标”的門檻,除了蒙牛自身強大外,君樂寶,是其不可或缺的功臣。
2010年,蒙牛耗資4.692億元收購君樂寶51%的股權。 9年時間過去了,君樂寶竟然成長為一個營收超百億的乳業巨頭。
2018年,君樂寶實現營收130億元,同比增長28%。 而在這130億元中,有66.3億元是君樂寶為蒙牛貢獻的營收。 另外,君樂寶為蒙牛貢獻了3.07億元淨利潤。 這兩項分别占到蒙牛總營收和淨利潤總額的十分之一左右。
據行業專家預計, 2019年君樂寶營收有望達到150億元,2020年将是200億元。 如果君樂寶可以用這份業績爆發力來支援蒙牛,那麼,蒙牛的“雙千億目标”或指日可待。
但是,君樂寶的自立門戶,讓蒙牛的美夢不得不延期。
02 、君樂寶“出走”
7月1日,蒙牛發布公告宣布,出售君樂寶51%的股權,作價40.11億元。 簡單說,蒙牛“丢了”一隻現金奶牛。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考慮到2018年,君樂寶為蒙牛貢獻了60多億元營收,如将其剔除,蒙牛2018年的營收就隻剩600億元左右。 若想繼續完成“雙千億目标”,就必須在兩年内增長400億元,折算下來,年複合增長率将近30%。 而去年,蒙牛14.66%的增速已創近年來新高,這麼看來,蒙牛的“夢想”似乎不能照進現實。
相較于“夢想”,君樂寶的自立門戶對公司奶粉業務的重擊,才是蒙牛的切膚之痛。
2018年,君樂寶奶粉業務銷售收入達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可以說,君樂寶的存在很好地彌補了蒙牛在奶粉業務上的軟肋。
我們知道,作為國内乳業的雙巨頭,蒙牛和伊利在公司業務上高度重合。 基于此,兩家在液态奶、奶粉和冷飲三大業務領域常常短兵相接、貼身肉搏。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伊利的液态奶收入為361.43億元。 而蒙牛液态奶的收入為331.09億元,同比增長14.4%,增幅遠超行業水平。 也就是說,在液态奶業務上,雙方差距有望逐步收窄。
既然在液态奶業務上,蒙牛和伊利的競争呈膠着之勢,那麼奶粉業務就成了兩家誰主沉浮的關鍵。 但一直以來,奶粉業務就是蒙牛的短闆,且與伊利相差甚遠。 為了挽回在奶粉業務上的頹勢,蒙牛将翻身的希望交給了雅士利和君樂寶。
但是從上文可以看出,無論是從營收還是淨利潤來看,雅士利現階段對蒙牛的幫助都微乎其微。 但君樂寶不同,它已連續多年成為蒙牛奶粉業務的頂梁柱。 2018年,在蒙牛奶粉業務48.9%的增速中,君樂寶貢獻了68.2%,而被蒙牛寄予厚望的雅士利才貢獻了三成。
能在奶粉業務上得到君樂寶這樣一個強援,蒙牛也算收獲了意外之喜。
2010年,蒙牛收購君樂寶51%的股權。 彼時,蒙牛看上的是君樂寶在液态奶業務上的潛力。 不曾想,2014年,君樂寶居然逆勢做起了奶粉業務。 在随後的五年時間裡,君樂寶居然進入了中國乳業百億軍團的位置。 蒙牛也“父憑子貴”,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但如今,君樂寶自立門戶了。 沒了君樂寶,蒙牛的奶粉業務必将受到重創。
要想抵消君樂寶出走的負面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收購。 但是,放眼國内乳制品行業,在規模體量、品牌價值、技術水平等方面,能夠與君樂寶相提并論的企業并不多。
毫無疑問,眼下,蒙牛的希望,隻能押在雅士利身上。
于是,有了開篇蒙牛和雅士利終止出售新西蘭乳業這一幕: 蒙牛需要雅士利“站起來”。
03 、雅士利能否?
君樂寶已自立門戶了,曾經的“雙引擎”變成了今天的“單核”。 在這種不太有利的局面裡,蒙牛不會再容忍雅士利繼續“默默無聞”下去了。
但說起雅士利的“默默無聞”,還真不知是它低調,還是真的實力不濟。
2013年6月,蒙牛斥資百億收購了雅士利。 但是,收購雅士利并沒有讓蒙牛在奶粉業務上得以翻身,雅士利的業績反而出現斷崖式下跌,一度成為蒙牛的“拖油瓶”。
曆年财報顯示,雅士利2013–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别為38.90億元、28.16億元、27.61億元、22.03億元、22.55億元。 2013–2015年淨利潤由盈利4.38億逐步滑至2.49億元、1.18億元,而2016年-2017年,雅士利更是分别虧損3.2億元、1.8億元。 直到2018年上半年,雅士利才實現扭虧為盈。
前文提到,雅士利上半年實現營收約為17.474億元,淨利潤為0.343億元。 就這麼一個渺小的體量,還真是給“蒙牛爸爸”丢臉。
但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似乎隻能推雅士利出來“補位”。
事實上,雅士利在奶粉業務上的動作早就開始了。 7月24日,雅士利正式宣布聘請姚晨擔任雅士利全球品牌大使、黃景瑜擔任朵拉小羊的全球品牌代言人。
利用明星效應來升級産品形象是奶粉企業的慣用套路,像雅士利的“同門師兄”君樂寶就擅長與易建聯、田亮等體育明星結合,借此來強調企業對于産品品質的嚴控; 而飛鶴在品牌形象大使章子怡的明星光環加持下,實現了高端奶粉銷量增長200%的奇迹。
雅士利或是想用同樣的方法,來促進奶粉銷量的增長。
不僅如此,8月25日,雅士利推出了蒙牛成人奶粉高端品牌悠瑞系列,還一并推出了四款專為中老年健康設計的新系列産品。
由此,雅士利最終完成了奶粉業務的全方位布局: 嬰幼兒奶粉包含雅士利、瑞哺恩、多美滋、Arla寶貝與我、朵拉小羊等; 成人奶粉品牌包括蒙牛、優怡、悠瑞; 沖調産品包括“正味”麥片和雅士利嬰幼兒營養米粉等。
即便如此,雅士利就一定能夠撐起蒙牛的奶粉業務嗎? 未必! 如今國内奶粉市場上,不僅有雀巢、達能等國外大品牌的“雄踞一方”,還有諸如飛鶴、君樂寶等百億“新秀”。 雅士利這麼小的體量,也就比深陷危機的貝因美強點。
雖說如此,但馬雲不是強調“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于雅士利、蒙牛而言,或許,真的會有奇迹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