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家庭條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小結

家庭條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小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04:14:20

家庭條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小結? 自然課的實驗大緻分為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學生課外科技實驗三種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内容、教學目的以及儀器設備條件、學生知識水平來确定采用哪一種實驗這三種實險有時可以結合起來,互相配合,互相補充,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家庭條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小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家庭條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小結(小學生家庭自然實驗第二章實驗的類型和方法)1

家庭條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小結

自然課的實驗大緻分為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學生課外科技實驗三種。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内容、教學目的以及儀器設備條件、學生知識水平來确定采用哪一種實驗。這三種實險有時可以結合起來,互相配合,互相補充。

1.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是在課堂上由教師操作、全班學生觀察的實驗。學生在實驗中有時也做教師的助手,但不起主要作用。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實驗的過程、現象和結果。

(1)演示實驗的确定

演示實驗的内容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來确定的。除此以外,在确定演示實驗時還要考慮到下列情況:①有些自然規律要做一個或一組實驗才能講解清楚。這類實驗應列為演示實驗,以便學生集中注意力,觀察實驗現象,積闆思考,歸納出科學的結論,進而認識事物的規律。②有些實驗比較複雜、難度大,學生操作有困難,應列為演示實驗,例如氧氣的性質等。有些應該讓學生做的實驗,如果儀器缺乏,也可以列為演示實驗。④有的實驗由小學生自己來做有危險,例如使用腐蝕性較強的藥品或使用較高電壓的實驗,最好由教師演示。④有些簡單的,但不是什麼典型的和有代表性的實驗,讓學生做意義不大,由教師演示一下也就可以了。

(2)演示實驗的準備

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大緻分為兩個階段。

第-階段:在每學期開始以前,教師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内容确定要做多少個演示實驗,并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校的設備條件,決定演示實驗的方法和所用儀器。要選擇操作簡便和教學效果好的最佳方案。方案确定後,着手準備所用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輔助器材。儀器有損壞或失靈的要進行維修。難度較大的演示實驗要先做一遍,以便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充分時間認真總結經驗。

第二階段:課前的準備工作,這是做好演示實驗的關鍵。教師要認真做到:

①仔細檢查要使用的儀器和設備,保證實驗時效果良好。

②将實驗時需要的-些備件、常用工具以及其他細小的用品準備齊全,免得上課時臨時尋找。

在課前先做- 遍要演示的實驗,估計需要的時間,妥善安排教學,防止因儀器失靈或其他原因使實驗出現意外情況。如果實驗經常失敗,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關植物的實驗,如種子的發芽、葉的光合作用等,整個實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不是一堂演示實驗課所能解決的,必須在課前準備好。

④研究演示實驗和講授内容的配合。諸如通過實驗應該使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實驗所說明的道理在工農業生産中有什麼用途等,課前都要有周密的計劃和安排。

(3)演示實驗的進行

①演示實驗的教學法

實驗進行前,教師應該向學生講明這次實驗的目的、内容以及儀器的名稱。有些實驗比較複雜,事先要在小黑闆上畫出演變過程和主要裝置略圖,結合講解。

實驗時,教師的一切操作都應該符合實驗規則,要運用熟練的技巧進行演示。絕對防止發生手抓藥品、手取砝碼、用手或手帕擦拭光學鏡頭等違反操作規則的現象,否則會給學生帶來很壞的影響。

教師對整個實驗應做到心中有數,包括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哪些地方學生可能産生疑問等,如果考慮不周到,在實驗時就會被動。

實驗如果失敗,應該重做,并找出原因及時告訴學生,千萬不可草率了事。否則就會失去實驗的意義,還容易使學生養成對科學不嚴肅的态度。

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學生感覺器官的作用,引導他們認真地觀察各種現象,要尊重事實,排除先入之見。另外,小學生年齡較小觀察實驗時容易被新奇的東西所吸引,忽視主要的内容。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的主要部分及現象。比如在做“避雷針的作用”實驗時,感應起電機又大又複雜,容易引起學生注意,但它不是主要觀察對象。教師應該提應學生注意觀察在什麼條件下能産生電火花什麼條件下不能産生電火花,然後講明避雷針的構造和作用。

教師可以在實驗的整個過程中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加以引導和作必要的講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比如在做“動滑輪”實驗時,教師先提出問題,如動滑輪能不能省力。這時,學生會根據已學過的杠杆知識和自己的經驗,得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認為不能省力,有的認為能省力,還有的認為因動滑輪有重量,又有摩擦,反而費力,等等。通過實驗, 學生從測力計的讀數上知道,如果不計算動滑輪的滑輪和繩子的重量(嚴格講,還包括摩擦力),使用動滑輪能省- 半力。實驗結論得出後,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杠杆原理來分析動滑輪省力的原因,找出動滑輪的支點、重點、力點、阻力臂、動力臂。從而得出:動力臂(動滑輪直徑長)是阻力臂(動滑輪半徑長)的兩倍時,能省一半力。這樣,學生會較透徹地理解動滑輪的省力問題。實驗中還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概念,如在做水蒸氣實驗時,很多學生會錯誤地認為“自氣”就是水蒸氣,這就要教師及時糾正和解釋。

教師也可以用對比的方法做實驗。比如,在做“通電導體發熱”實驗時,可以用同長度,同粗細,不同金屬材料的兩導線:同長度,同金屬材料,不同粗細的兩導線,同租細。間金屬材料,不同長度的兩導線等,做幾組對比實驗,說明導體發熱情況與某些因素的關系。

另外,還可以用多種實驗的結果來驗證同一科學道現,如“大氣壓力的實驗”可以用倒立蓋紙片的盛水杯子,将兩挂衣鈎扣壓在一起,将小試管插入盛水的大試管等多種方法來驗證大氣壓力的存在。這樣會使學生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徹。②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直觀性 課堂 上做演示實驗,最基本的要求是直觀性,就是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要保證全班學生都能看清實驗時發生的現象。

實驗時用的儀器要大一些, 太小了後排的學生看不清楚。演示桌的高度要适當,過高了,學生觀察費力;過低了,前排坐的學生會擋住後排學生的視線。教師在做實驗時身體不要遮住儀器,或擋住一部分人的視線,儀器之間也不要互相遮擋。演示桌上的儀器布置要合理。主要的儀器或發生主要觀察現象的儀器要放在突出的位置,輔助儀器放在次要位置,一時不用的儀器不要放在桌上,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有些實驗,如果儀器太小,學生看不清實驗現象,可以用投影方法把實驗情況放大映在銀幕上,以便學生觀察。

實驗時,要處理好對象和背景的關系,使對象盡量突出,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實驗中的主要現象上。下面, 列舉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A.在儀器的關鍵部位塗上鮮明的顔色,使學生容易觀察。例如,用兩隻粗細不同的試管做大氣壓力實驗時,由于試管是無色透明的,體積又小,學生很難看清細試管的上升現象。如果在細試管的内壁貼上一張色紙或塗一層色漆,實驗現象就非常顯明。

B.在自然常識的實驗中經常用到水和其他無色透明的液體,可以在水中加入适當的染料來提高可見度。

C.有關光學的一些實驗,例如光的直線傳播、透鏡成象等,采用煙霧箱來演示,光路會清晰地顯現出來。

D.在實驗裝置後面配上适當顔色的襯闆,可以把被觀察的實驗現象村托出來 例如在風的形成實驗中用黑色襯闆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煙的流動路線。

簡明性 演示實驗的裝置要簡單, 操作要簡便。有人認為儀器越多,實驗越複雜,說明的問題越深刻。其實,複雜的實驗不一定演示效果好,譬如,用馬德堡半球做大氣壓力實驗,抽氣比較費時間。如果取兩個塑料挂衣鈎,将兩個衣鈎的“吸盤”對在一起用手擠壓排出中間空氣,兩個衣鈎便緊緊地貼在一起,要拉開很費力。用這種簡易實驗也能說明大氣是有壓力的。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保證科學性的情況下,實驗用的儀器要力求簡單,演示操作要力求簡便。

安全性 實驗能不能确保安全, 決定于教師的實驗技能和是否嚴格按實驗操作程序進行實驗。例如,一些儀 器中帶較高電壓的接頭處是否牢固,儀器絕緣部分是否有損壞而帶電,腐蝕性強的藥品放置的地點是否妥當等。切不可因粗枝大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發生事故。另外,對于要發生較大聲音或強光的實驗,教師事先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以免學生受驚,增加他們不必要的恐懼心理。

準确性 實驗的設計 和操作都要注意準确性,盡量防止出現一些假象或科學性錯誤。例如,用塑料球(袋)做"空氣有重量”的實驗時,效果不明顯。這是由于球(袋)内空氣的壓力不大,密度也不大,空氣對球的浮力和球内空氣的重量相差很小,因此球内充滿空氣和排掉空氣時顯示的重量相差很小。又如在做一些對比實驗時,除所要調查的條件外,其他條件一定要相同。在做“導體通電發熱"實驗時,要調查不同長度導體發熱情況,就要使兩導體的粗細,金屬材料,導體兩端電壓等條件相同,才能保證實驗成功,不至于出現假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