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追憶峥嵘歲月聆聽老兵故事

追憶峥嵘歲月聆聽老兵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0 07:17:27

追憶峥嵘歲月聆聽老兵故事?老兵張鴻仁終究還是要和部隊做最後的道别,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追憶峥嵘歲月聆聽老兵故事?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追憶峥嵘歲月聆聽老兵故事(千裡追蹤老兵返鄉路老兵回家)1

追憶峥嵘歲月聆聽老兵故事

老兵張鴻仁終究還是要和部隊做最後的道别。

“送走了你們,我才算真正退伍了。”在古浪縣長途汽車站,張鴻仁說完這句話,就催着身穿軍裝的筆者登車。

車站大廳裡擠滿了趕路和避雪的人,聲音嘈雜。他們沒人注意到張鴻仁表情中的落寞。他們更不會知道,這個人3天前還是一個兵,一個在軍隊服役了16年的老兵,一個為保家衛國而時刻備戰的戰士。

張鴻仁即将加入眼前這熙熙攘攘的人群,成為他們中普普通通的一員。

車站大廳之外,因為連着下了3天大雪,甘肅北部的這個縣城早已銀裝素裹。沿街錯落的房屋,跟張鴻仁過去16年記憶中整齊劃一的部隊營院相比,風格迥異。這個縣城本該是他最熟悉的老家,這種差異感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陌生。

在大江南北,今冬還有萬千退伍老兵脫去征衣。這些離開軍營的老兵,大多在部隊服役了8年、12年、16年,甚至更久。他們懷着怎樣的心情與熟悉的部隊告别,又以怎樣的心态去擁抱新生活?

今年冬季士兵退役工作全面展開後,筆者跟随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原四級軍士長張鴻仁的腳步,全程跟蹤采訪。讓我們一起跨越這1300餘公裡的行程,見證一名老兵的退伍返鄉之路。

老 兵 回 家

■雷兆強 聞蘇轶

老兵張鴻仁在視頻中看到老連隊榮譽室時,忍不住熱淚盈眶。

出了營門,大家從此天各一方

将近淩晨3點,排房裡的呼噜聲此起彼伏。退伍老兵張鴻仁怎麼也睡不着。他索性坐了起來,發了一會兒呆。

當兵16年,再過幾個小時,他就将離開部隊。

“軍營最後一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有沒有同感的兄弟起來聊會兒天?”他在微信朋友圈更新了這樣一條狀态,卻遲遲沒有回應。過了很久,他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那一天,四川盆地大霧彌漫,南方的冬季濕冷異常。

起床号聲依舊按時響起,官兵們又一次在号聲中迎來新的一天。

張鴻仁迅速穿好衣服,跑到門口,準備參加早操。可就在踏出房門時,他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軍裝上的軍銜和胸标已經沒了。前一天,他剛接到正式退伍的命令。

在營房門口,張鴻仁愣了足足有半分鐘時間。他猛然想起,自己當年來到部隊的第一個早晨,也是被起床号“吓”醒的。他沒想到,當兵的最後一天竟然也是如此。

大巴車駛出營區,張鴻仁等一行老兵在車上與送行官兵敬禮告别。

早飯過後,張鴻仁開始收拾行李。看着印有“光榮退伍”字樣的绶帶和大紅花,有那麼一瞬間,他感覺“自己就像剛入伍的新兵”。當初,他戴着大紅花來,如今又要戴着大紅花離開。

老連隊的戰友向張鴻仁發起了視頻聊天邀請。去年該旅調整組建,張鴻仁從指揮保障連來到了信息保障隊。

在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他與為之奮鬥了14年的老連隊分開了。

“老張,你走了……”視頻畫面中,最前面的戰士是他老連隊的戰友付江鵬,旁邊是他曾經帶過的兵——李甯波和戚亮亮。他們遠在其他營區,不能來送行,隻能通過手機視頻,再看一眼老班長。

看着手機屏幕裡的3個老戰友,張鴻仁滿臉洋溢着笑容。而當戰友們轉動手機鏡頭,他看到老連隊的榮譽室,淚腺瞬間就繃不住了。

淚水模糊了張鴻仁的眼睛。雖然看不太清,但老連隊榮譽室牆上的連歌、連旗、連魂和連訓,早已清晰地刻在他的心底。在那面寫滿榮譽的牆上,還寫有他的名字。

“三十幾歲的人了,怎麼還哭上了?”張鴻仁抹着眼淚,試圖排遣自己突然生出的不舍之情。

出發時間快到了,張鴻仁結束視頻通話,與信息保障隊裡的戰友告别。

去年來到隊裡後,張鴻仁保持了在老連隊的那種踏實作風。作為四級軍士長,他依然像新兵一樣要求自己,搶着打掃衛生、幹雜活,絲毫沒有老兵的架子。

第一次五公裡武裝越野考核,張鴻仁跑出全旅數一數二的成績。全隊官兵打心眼兒裡佩服這個老兵,分别的時候也分外動情,很多人都哭了。

張鴻仁朝着營區大門口的集合地點走去。他不停地回頭,不停地揮手。

“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營區響起了歌曲《駝鈴》,悲傷的曲調像潮水浸泡着戰士們的離别情。

該旅舉行向軍旗告别儀式。

指揮通信連上士劉鑫緊跟着張鴻仁的腳步,也來到集合地點。

一名炊事員一路小跑,端着一盆熱氣騰騰的餃子追了上來:“老夥計,部隊最後一頓餃子,快趁熱吃。”

這位幹了12年炊事員的上士不知道該怎麼送自己的戰友。聽大家說,老兵退伍都要吃餃子,他就悶頭做了一鍋又一鍋。所有的退伍老兵都吃上了他煮的餃子。

12年前,這名炊事員和劉鑫搭乘同一趟火車,來到部隊服役。他紅着眼睛,給劉鑫盛了滿滿一碗。

原本一滴眼淚沒流的劉鑫,接過碗的時候還是哭了。他端起碗,一口氣吃下這碗餃子。

這些餃子,成為所有退伍老兵對軍營最後的味覺記憶。

在這群退伍兵中,上士王剛心裡多少有些傷感。因為他所在連隊的戰友都還在靶場進行實彈射擊訓練。此刻,他孤零零地等待着離開,心裡想着應該不會有人來送他了。

“王班長,王班長!”聽到喊聲,王剛一轉頭,發現全連數十名官兵已經出現在他身後。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裝、背着槍從靶場趕回來的。

班裡的上等兵撲上來,給了他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王班長,你走了,誰給我講笑話啊?”

王剛受不住小戰士那一聲聲抽泣,與年輕的戰友抱頭痛哭。

前來送别的人,比要走的人哭得更傷心。看着那一個個以淚洗面的戰友,即便是鐵打的漢子也不能不動容。

當最後一個老兵走上大巴車,營區大道上的鞭炮噼裡啪啦響起,大門口的兩排戰士也應聲敲響了鑼鼓。

老兵,真的要走了。

告别時刻,從旅領導到門口哨兵,都以一個标準的軍禮作為結束。

車上的老兵們同樣回以軍禮。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後一個軍禮。

出了營門,大家從此天各一方。

早在10多年前,老兵張鴻仁就帶領全班,從比武場上赢得了第一個“集體三等功”。

“看來這軍裝,是真‘長’在身上了”

最後登車的老兵是陳大鵬。他和其他3位來自某合成營的老兵遲到了10分鐘。

大巴車啟動的時候,已經比原計劃的發車時間推遲了。大巴車穿過村中小道,上了縣道。

說起遲到的原因時,陳大鵬還沒有從剛才的告别氣氛中緩過來。

“繃不住,實在繃不住……”陳大鵬告訴筆者,剛才全營官兵排成兩列為他們送行,“每一步都無比艱難”。他們4個“淚人”差點從隊伍裡走不出來。

特别是看到自己的新兵班長和老營長,陳大鵬難受得不敢與他們對視,就好像自己“背叛”了兄弟、當了“逃兵”。

陳大鵬是個特别念舊情的人。

今年高原駐訓期間,作為連裡車隊頭車的駕駛員,他在機動途中看到了自己之前的老單位營區。

“握緊方向盤一個左打,就能回老營區,看看老戰友。”陳大鵬說,他當時确實有那麼一種沖動。自從旅隊調整改革後,他奔赴新組建的合成營繼續服役,就再也沒回過老部隊。

這位來自邱少雲生前所在部隊的上士,當然還是恪守了“紀律重于生命”的信條,繼續專心完成後續駐訓任務。

如今,又一次從部隊營區離開,陳大鵬百感交集。當大巴車經過營區大門的那一刻,他想到自己以後不再是一個兵,不再受部隊的紀律約束,“再經過老部隊的大門,一定毫不猶豫地申請進去看看”。

念舊的人往往更加敏感。

老兵複退儀式時,連長和指導員為馬小龍卸下肩章。

“哪怕給一天時間也好,讓我們能好好告别。”陳大鵬總覺得,剛剛的退伍過程缺少點“氛圍”。畢竟軍營裡有自己的青春,有自己的另一個家,他想有更多的時間來告别。

老兵确實太忙了。他們退伍的前一天,才剛剛随部隊從外訓地回來。炊事老兵王靜安回到營區後,就和炊事班的戰友一起,立即着手準備退伍會餐,忙得都沒時間跟戰友告别。

離别之時,指導員滿心歉意,握着王靜安的手說:“連隊是你永遠的家,随時歡迎回來,讓我們也為你做頓飯。”

退伍老兵的“忙”,折射的是部隊練兵備戰的“加速度”。匆匆忙忙的退伍程序背後,是部隊戰鬥力建設的時不我待。就在老兵們即将啟程的時候,全旅官兵正在抓緊強化訓練,準備迎接當天下午集團軍機關組織的軍事考核。

想到這裡,老兵們也都釋然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簡單的告别是為了給留下的人更多時間練兵備戰。

汽車已上高速,營區已經完全在老兵們的眼裡消失了。

老兵們的軍旅生涯一去不複返了。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啊,昨天在記憶裡生根發芽……”行程過半,張鴻仁聽起了音樂《懷念青春》。

前一天晚上,信息保障隊組織的茶話會上,戰友們為老兵制作的視頻短片就用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他第一次聽,就被深深吸引。

他覺得,那“紮心”的歌詞道出了每一個退伍老兵的心聲。

到達成都站後,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售票廳門口,張鴻仁掏出一包煙,給筆者遞了一支。

張鴻仁在火車站和以前戰友互留聯系方式。

信息保障隊隊長文偉曾對筆者說,張鴻仁這個老兵不簡單,他拿過原軍區比武第一名,“拿三等功拿到手軟”。僅張鴻仁帶出來的班長,都快編成一個班了。但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對于這些殊榮,張鴻仁對筆者隻字未提。

對于接受采訪,他笑着說自己“還不夠格,有更優秀的”。

筆者忽然想到,眼前這個平淡如水的老兵,像極了詩仙李白筆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俠客。

登車前,所有老兵聚在火車站附近的川菜館吃午飯。張鴻仁當年帶過的一名叫向揚威的90後“老兵”也趕來相送。

向揚威今年9月份剛退伍。雖然年齡相差了10多歲,但他跟老班長一樣,都算老兵了。他家住在百公裡外的邛崃市,這次專程趕來為老班長送行。

飯後,向揚威一直把老兵們送進候車廳,又送到月台。

火車開動前,在車廂門口,張鴻仁把車票交給了檢票的乘務員。他還沒來得及把車票拿回來,向揚威就将他緊緊抱住。

“班長,下次到成都一定記得告訴我!”向揚威說話聲音很大,絲毫不顧及旁邊的乘務員還在等待張鴻仁拿票登車。

張鴻仁踏上車廂台階,向揚威向他敬了一個軍禮。早已不是軍人的他,依然用軍人的方式送自己的班長離去。

“看來這軍裝,是真‘長’在身上了。”看着向揚威标準的軍禮,張鴻仁滿眼噙淚,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巴即将駛離營區時,張鴻仁和其他老兵一起起立,站在車廂裡向車窗外的戰友敬禮。

家庭,是每一個軍人的“軟肋”

回家的列車終于開動,張鴻仁的心情平靜了許多。

“想想再也不用做父母電話裡的兒子了,再也不用做妻子的遠程丈夫了,再也不用做兒女手機裡的爸爸了,終于能和家人團聚了。”張鴻仁把這條删改了多次的微信發在了朋友圈,配上一組家人的“九宮格”照片。

坐在硬卧下鋪的張鴻仁,擡頭看着車窗外的夜色。此時的他,眼睛倒映出點點燈光。

夜幕降臨,列車開始加速前進。廣播裡響起《我和我的祖國》那悠揚的旋律。車窗外,成都市繁華的夜景正在加速閃過。與萬家燈火一同閃過的,還有張鴻仁16載的軍旅人生。

張鴻仁等人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的場景。

“其實我原本還想繼續服役的。”雖然想家,張鴻仁還是對筆者說出了内心的糾結。他原本是一名優秀的炮兵。改革調整後,他進入信息保障隊,成為一名測繪導航專業戰士。

轉崗之後,張鴻仁像新兵一樣從頭開始學。但轉崗時間太短,他沒來得及考取這個專業的技師證。最終,選晉三級軍士長的申請沒有被上級批準,他不得不離開部隊。

“叮咚……”張鴻仁的手機響了,家人、戰友,還有很多朋友都發微信問候,剛剛發出的那條朋友圈信息已經被20多人點贊留言。

窗外已經是漆黑一片,音樂不知什麼時候也停止了,隻有車廂連接處傳來“轟隆隆”的響聲。張鴻仁低下頭,逐一回複微信中的消息。

老兵陳大鵬與李宗賢聚在車廂過道的吸煙區。看到筆者走來,他們也遞過一支煙。

他倆一個是裝甲車駕駛員,一個是坦克炮長。

“當兵這麼多年,印象最深的還是吃過的苦,那些舒服的日子反而沒什麼印象。”李宗賢回憶起16年的軍旅生涯。

那年演習,李宗賢作為班長,在晚上帶領全班戰士就地搭帳篷就寝。白天的演習任務實在太重,全班戰士都累得精疲力竭,剛躺下就鼾聲四起。

睡到後半夜,李宗賢感到越來越冷。睜眼一看,他發現自己整個人都躺在水裡。他趕緊叫醒其他人,“一群人坐在水裡凍得發抖”。當時,李宗賢心裡也快到了崩潰的極點。

“我當時就想啊,我為啥要留在部隊吃這份苦呢?”陳大鵬也記得那場夜雨。

在最艱難的日子裡,每名戰士都被逼入絕境,每個人都在心裡默默期盼時間快點過去。誰又能想到,這些當時讓自己痛苦不堪的經曆,成為老兵軍旅生涯中永不磨滅的記憶。

李宗賢和陳大鵬都沒有後退。他們就像裝甲車上的螺絲釘一樣,牢牢釘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一直操縱裝甲車,直到不得不離開部隊的那一天。

士兵都有自己的堅守和驕傲。那是一種不管不顧、隻知拼搏的青春,再苦再累也覺得值。

坐在過道座位上的劉鑫也滿懷着對部隊的不舍。作為旅裡的高素質技師,他完全符合留隊條件,從旅領導到連長都勸他留下。

“沒辦法,家裡實在太困難了,老婆孩子都盼着我回去。”最終,劉鑫選擇滿足家人的意願。

家庭,是每一個軍人的“軟肋”。

車廂裡的老兵周興敏自稱“老頑童”:“我雖然是個16年的老兵,但我一直還是18歲的心态,隻是長得着急了些。”他說的話總能引得周圍的人大笑。

就是這樣一位看似沒有煩惱的老班長,卻由于長期分居,與妻子關系緊張。那次休假,他無意中得知,妻子竟然患上了輕度抑郁症。

今年,老班長沒有猶豫,選擇了轉業回家。

零點時分,列車到達廣元站。車廂裡,包括張鴻仁在内的所有老兵都已入睡,他們确實太累了。

車廂過道處,列車夜裡值班的乘務員正坐在小凳子上閉目養神。這個中年男人入職7年來,已經遇見過很多次的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見過很多稚嫩懵懂的年輕臉龐和曆經滄桑的老兵面孔,和他們那身同樣沒有軍銜的軍裝。

寒來暑往,百萬大軍中的每一名普通戰士,都搭乘火車來到軍營,又乘火車離去…….

那些暖暖的目光,投在老兵的身上

■雷兆強 聞蘇轶

老兵們走進成都火車站對面的川菜館,服務員笑着迎上來:“臨走前,再嘗嘗我們成都招牌菜吧!”

這名服務員熱情地向老兵們介紹川菜的口味,在滿滿一桌子飯菜面前與老兵們聊天,就像認識了很久的老朋友。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見穿軍裝的就覺得親。”說這話的時候,餐館服務員眼睛裡滿含笑意。她那暖暖的目光,讓老兵們覺得欣慰。

在這趟回家路上,這種暖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這群老兵。

隆隆開進的火車上,老兵們聊起曾經的軍旅歲月。那些飽含着青春熱血的軍營故事,很快吸引了鄰座的乘客。他們一起加入聊天,還不時提問。老兵們講到軍營趣事,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

夜深了,忙完工作的列車乘務員也和老兵們聊起來。這個中年人見過了很多次的新兵入伍和老兵回家,也見過整車廂奔赴演習地的部隊官兵。相比周圍的乘客,他對部隊的了解更多,但依然對老兵的故事滿懷興趣。

有句話這樣說道,老兵永遠不死,隻會慢慢凋零。對于老兵來說,最難接受的是被人遺忘。沒有什麼比人們記住他們的故事,更讓老兵感到欣慰了。

“退役軍人事務部不是成立了嗎?我覺得将來不管怎麼走,都不賴。”聊起未來,老兵們也覺得充滿希望。因為這一路,他們不僅享受到優先登車等方面的便利,還感受到不同的人對他們滿滿的善意。

就在張鴻仁他們返鄉的同時,湖南常德市市委市政府和軍分區聯合舉辦了首屆“歡迎老兵回家”活動。軍地領導、今年返鄉的退役軍人、家屬代表等300多人參加了歡迎儀式,讓老兵們充分感受到了社會的尊崇和軍人的榮光。

“常德市副市長竟然都帶隊來接老兵回家了!”這條消息在朋友圈傳開,老兵們都很受鼓舞。他們意識到,那暖暖的目光不僅來自一路上遇見的人,也來自社會各界,甚至來自國家和各級政府,以及遍布全國的戰友。

下車前,乘務員對老兵們說:“現在國家有這麼多好政策,社會上也有很多優待退伍軍人的法子,相信你們往後的路會越走越寬。”

走了很遠,老兵們回頭,還看到乘務員在沖他們揮手。同車廂的乘客也投來贊許的目光。這讓老兵們面對即将到來的新生活,有了更多底氣。

抵達蘭州後,老兵們聚在一家牛肉面館吃面條。一位中年婦女抱着孩子走進來。她告訴大家,自己錢包丢了,身無分文,希望能得到好心人幾塊錢的接濟。其他食客都不搭理,唯有老兵們掏出了錢包。

周圍的人都勸:“老兵,這可能是個騙子啊,可别上當。”

“雖然沒有軍銜了,但這身軍裝我還穿着呢!我們還是軍人,不能不管老百姓。”說完,老兵們都拿出自己的零錢遞給那位婦女懷中的小孩,還問他們“餓不餓,要不要吃點東西”。

老兵們目送他們拿着一把零錢走出面館。“萬一不是騙子呢?”一名老兵小聲嘀咕了一句。

他們沒意識到,在别人的眼裡,他們的目光也是暖暖的。

張鴻仁回家後,與女兒在家門口的合影。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