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手機廠商為了更明确地區分産品定位和運營渠道,都會将母品牌拆分成兩個子品牌。
像魅族和魅藍,小米和紅米。那麼問題來了,明面上的差距都懂,但是你真正了解小米和紅米之間的區别嗎?
前期市場定位不同,紅米主打中低端(紅米起步晚,獨立之後并不比小米差)
小米與紅米的關系相當于此前的華為與榮耀。在小米公司創立初期,小米旗下的手機大部分主打中端市場,配置基本以高通骁龍系列為主,例如小米6、小米MIX等。當然,還有少部分機型是主打中低端市場的,比如Max系列、Play系列以及CC系列。
紅米最開始作為小米手機的分支,所用的芯片種類較雜,以聯發科和天玑的中端産品居多。
就市場定位而言,早期的紅米不及小米,畢竟小米高端機的配置十分全面,相比之下紅米遜色很多。
早期産品用料不同(當年不是我看不上紅米,隻不過塑料機身真的不受待見)
前幾年,小米高端機經常采用陶瓷與玻璃材質的外殼,而紅米系列大部分采用塑料與金屬外殼。相比起小米那種“高大上”的風格,紅米手機在剛推出時便飽受争議。
而在紅米剛出道的幾年,其主要承擔的是品牌售價在千元以下的産品線,例如紅米數字系列、紅米Note系列等。
但随着小米一系列戰略的調整,2019年盧偉冰接手小米後,紅米便“獨立成軍”,而小米則實現了向更高維度的轉變。
所以各位機友可以看到,自從紅米獨立後,小米數字系列的售價幾乎能與華為高端系列看齊。而紅米則繼承了小米的衣缽,從去年發布K30 Pro後,逐漸完善自己的産品線。
核心賣點不同(紅米不是獲得不了資源,隻不過小米是那個“先吃螃蟹”的廠商)
雖然紅米已經與小米“分家”,但二者旗下的産品還是存在着相似性。作為小米家族中最早邁進高端陣營的一份子,企業内的核心資源基本都會往小米的産品線上靠,而紅米則不得不做相當大的取舍。
就拿去年推出的小米10和紅米K30 Pro來說,雖然二者配置組合相近,但K30 Pro還是沒能用上高刷新率屏幕。這并不是因為紅米缺乏研發成本,而是根據市場反饋以及内部政策調整,最具優勢的配置肯定會先(隻)在小米的産品線中出現。
總的來說:
雙品牌戰略一直是手機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例如上文中講到的魅族和魅藍,vivo和iQOO,OPPO以及realme等,皆使用了這一運營模式。其本質是為了進一步規劃渠道容量,并做到品牌形象的差異化。
紅米前期主打的是中低端産品,在産品用料以及市場定位方面肯定與小米不同。而自從紅米獨立之後,其與小米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于核心賣點。因為在小米前期的市場牽引下,紅米唯有繼續完善産品線,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地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