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中,我接觸過不少存在關節積液問題的患者朋友。
多數人一看到核磁共振的檢查報告顯示自己存在"關節積液"(關節積水),就立刻要求把自己膝蓋裡的"積水"全部抽出來,不然不安心;有的人則是等到關節積液讓膝關節都腫脹起來了,才來求助醫生。
實際上,關節積液作為一種常見的關節問題,它并非像許多朋友想的那樣"嚴重",但也絕不是能被輕視的。
(見紅圈位置,一例典型的關節積液)
關節積液是怎麼産生的
前些天,我寫過一篇有關滑膜炎的文章,裡面說過"滑膜"對關節的重要作用——關節滑膜細胞能分泌液體,潤滑滋養關節,讓關節活動更順暢。
而關節積液的産生,就和關節滑膜分泌液體功能的失調有關。滑膜炎也正是引發關節積液的重要原因。
(關節周圍存在一層薄薄的滑膜,見下圖)
關節積液,說簡單點就是"關節裡的水太多了",當關節滑膜受到刺激時(比如感染、活動損傷、外傷等等),它就會"發炎"(滑膜炎),影響正常的液體分泌功能——滑膜産生大量的被稀釋的液體,并異常滲出,就會在關節處形成"積液"。
這些積液已經不是原來正常的滑液了,由于被稀釋,已經失去了潤滑關節的作用,當它在關節中大量積聚時,就會影響關節的正常活動,引發各種不适症狀。
以膝關節為例,當出現關節積液時,往往會有以下表現:
膝關節疼痛;(膝蓋痛)
膝關節活動受限;
出現關節伸不直的情況;
把腿伸直放在床上,用手指稍用力按壓膝蓋的"蓋子"(髌骨),會有一種漂浮的感覺(壓着會下沉,松開則彈起);
部分患者會出現明顯的關節腫脹。(膝蓋上方腫脹,見下圖)
膝關節有"積液",要不要抽出來?
首先大家要有這樣一個概念:一個健康的成年人關節腔裡通常會有2-3ml的「關節液」,保證關節的正常活動,但當關節液超過這個範圍時,才屬于"關節積液"。
因此,并不是關節裡有液體就要立即抽掉的。膝關節有"積液",要不要抽出來,還是要分情況來讨論:
1. "關節少量積液",尤其是沒有症狀時,不需要進行抽液。比如可能就是偶爾勞累導緻的關節液分泌多了一點點,就算不管它,身體也會自己慢慢把它處理掉。各位患者朋友真的沒必要盯着體檢報告中的"少量積液"不放,更沒必要想着打封閉針。
2. 關節積液特别多,出現了關節腫脹疼痛時,就應該聽骨科醫生的話,乖乖做關節穿刺抽液,并按照要求做好康複工作,避免關節再出現積液。
3. 當檢查發現關節内可能存在化膿性感染時,也可考慮抽液。
4. 對于需要進行關節内注射藥物來治療疾病時,也可能需要先把積液抽出來,再注射藥物。
查出關節積液的4個治療要點,以及關節積液能否根治
實際上,關節積液是可以"根治"的,但這個需要大家聽醫生的話進行治療,并且養成良好的習慣,否則關節積液非常容易反反複複。
在這裡,我談談關鍵的幾個要點:
第一點,就是要限制活動。大家要記住,當關節出現損傷時,千萬不要有"多動動,才能讓關節活起來"的想法。
滑膜炎是引起關節積液的重要原因,讓關節休息好了,才有助于滑膜的炎症的緩解,以及改善關節積液問題。因此康複期間,患者可多卧床休息,應避免爬山、遠足、暴走、跳舞等活動。
第二點,針對病因正确治療,别亂用各種偏方。世界上不存在能吃了/敷了就根治關節積液的"神藥",尤其是一些評論中出現的神奇藥物,各位患者朋友千萬不要上當。
想治好關節積液,關鍵還是在于找出它的病因來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比如滑膜炎可以考慮微創手術;有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可口服軟骨保護劑,避免關節軟骨的進一步損傷。有風濕的,就積極抗風濕治療。
如果膝蓋疼痛難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小的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選擇性非甾體抗炎藥。
第三點,換季時注意别受涼。不注意保暖工作,讓膝關節受涼是導緻關節積液複發的重要風險因素。特别現在處于冬春交際,氣溫高高低低,各位朋友尤其要做好防護。
第四點,把煙酒戒掉,少吃油脂多的食物。做好這些事,能降低關節問題的風險。比如肥肉,豬肉,燒烤等食物要少吃。
按照已有的臨床數據顯示,隻要各位患者朋友能按要求積極治療,關節積液通常能在1~3個月内治愈,但如果大家亂用各種保健品、偏方神藥,而抗拒正規的醫學治療,隻會讓關節積液長期不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最後,按照慣例,如果各位患者朋友對于關節積液的治療有什麼疑惑,也可以留言,有空我會抽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來回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