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是植物的幹燥全草,中藥的一種。雞骨草既可入藥,也可以入菜。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雞骨草的功效以及它的6種做法。
雞骨草的介紹
性甘,微苦,涼,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疬,跌打傷瘀血疼痛。
雞骨草的營養價值
主要含相思堿、膽堿等有效化學成分
禁忌:凡虛寒體弱者慎用
雞骨草的作用
1、對腸平滑肌的影響
對于正常離體家兔回腸,雞骨草根煎劑可顯著增強其收縮幅度,麻醉兔灌胃或肌注煎劑也能使在位腸管張力提高,蠕動略增強。在離體豚鼠回腸試驗中高濃度煎劑對乙酰膽堿所緻的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但對組胺所緻僅有輕度抑制,對氯化鋇所緻者無影響。
2、增強小鼠遊泳耐力
雞骨草根煎劑5g/kg灌服可顯著增強小鼠遊泳耐力。
3、其他作用
雞骨草粗皂甙對四氯化碳(CCl4)所緻肝損傷有顯著保護效果。
雞骨草煲湯的做法
一、雞骨草煲豬橫利
原料:雞骨草30~60克,黃豆50克,豬橫利2條,豬睜肉300克,生姜2一3片。
做法
1、雞骨草、黃豆洗淨,浸泡;豬橫利洗淨,用刀尖挑去白脂。
2、然後與豬睜肉、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5小時,調入适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
3、此量可供3~4人食用。豬橫利、豬争肉、黃豆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特點:清熱,利濕,舒肝,鍵脾。
二、雞骨草煲豬橫俐
主料:雞骨草、豬橫俐、瘦肉
配料:姜
調料:鹽
做法:
1、雞骨草用清水泡洗,豬橫俐及瘦肉焯掉血水。
2、然後把所有食材放入湯煲裡。
3、大火煲開後改小火煲2小時。
三、雞骨草瘦肉湯
材料:雞骨草30克、紅棗30克、豬瘦肉100克、生姜适量。
雞骨草洗淨後切斷備用,紅棗去核,豬瘦肉切塊;先往瓦煲内加清水适量,再把上述材料全放進瓦煲内,武火煲滾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雞骨草出自《嶺南采藥錄》,是廣東常見的的中草藥,又稱紅母雞草、黃食草、大黃草等,其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止痛的功效,可在春夏潮濕季節用來煲湯起食療作用。它主要含相思堿、膽堿等有效化學成分,目前較普遍地應用于治療乙型肝炎及降酶,甚至還被制成多種中成藥用于黃疸型肝炎、小便刺痛、胃脘痛、風濕骨節疼痛、跌打瘀血腫痛、乳癰等。
四、雞骨草煲豬橫脷湯
材料:雞骨草50克,豬展肉250克,豬橫脷1-2條,蜜棗2粒 姜3片
1、雞骨草先用水浸泡一會再洗,這樣容易洗去草根上的泥。
2、雞骨草,豬橫脷,豬輾,姜片,蜜棗洗淨。
3、湯鍋裡加适量清水 大約12碗水(2500毫升左右)。
4、全部食材放鍋裡放進湯鍋裡。
5、大火煲湯改小火煲2個小時。
6、煲好去掉雞骨草,放鹽調味喝湯、豬肉和豬橫脷也都可以吃的。
五、雞骨草煲豬骨
材料:豬骨頭1斤,雞骨草1大紮,蜜棗2顆,姜片2片
1、豬骨頭砍開,洗淨,用開水淖一下血水。
2、把所有材料倒入煲裡,加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煮一個小時即可。
該湯是廣東一道非常有名的經常靓湯,在廣東用雞骨草來治療黃疸病的曆史由來已久,雞骨草甘、微苦,涼。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的作用。用于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豬橫脷性平味澀,入脾、胃經,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亦是廣東民間常為煲湯的材料之一。
六、雞骨草茯苓湯
原料:雞骨草、綠豆、薏米、白茯苓、蜜棗、豬橫利、瘦肉、鹽。
1、雞骨草剪成小段,清水洗去泥沙備用;
2、綠豆雲苓和薏米蜜棗清水洗淨和雞骨草一起放入湯煲;
3、豬橫利和瘦肉切片飛水去血沫(放入滾水中焯一下),放入湯煲,加入2L清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煲2個小時;
4、豬橫利和瘦肉切片飛水去血沫(放入滾水中焯一下),放入湯煲,加入2L清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煲2個小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