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你一定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你不一定知道,水裡大有乾坤。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開設“水經新注”專欄,在這裡,我們将一起暢遊水世界,探尋水生生物的奧秘,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有人說,海洋是另一個太空。海洋覆蓋着地球70%以上的表面,平均深度約為3800米,而深于200米的深海則占總體積的93%,探索海洋深淵的生态地質等對地球生态、地震預報、生命起源等有重要作用。
在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館有這樣一尾來自馬裡亞納海溝7415米深處的的“明星标本”—斯威瑞拟獅子魚(Pseudoliparis swirei ,又名馬裡亞納獅子魚),由中國科學院深淵科考隊何舜平老師采集,它既是目前發現的下潛深度最深的魚類,同時又因外形優雅,一改人們對于深海魚“反正誰也看不見誰,就随便長長”的印象,吸引了很多參觀者的興趣。
水生生物博物館陳列的斯威瑞拟獅子魚标本
隸屬拟獅子魚屬(Pseudoliparis)
海洋的最深處——神秘的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地處西北太平洋的海床,位于關島和北馬裡亞納群島東部,是地球表面一道狹窄的裂縫,大部分深度超過8000米,最深處更達11,034米,相當于把整個珠穆朗瑪峰填進去還有兩千多米才到達海面,被稱作除南北兩極、珠峰外,地球的“第四極”,是所有深海探索者心中的聖地。
相比于太空探索,深海的探索也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難題,如壓強(深海每下降10米,壓力增加一個大氣壓),信号傳輸和海底供能問題等。
馬裡亞納海溝示意圖(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曾經人們一度以為深海條件不适合生命存在,科考潛艇的開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得以實現,而對馬裡亞納海溝的探索更是到1960年才真正拉開序幕。
在2014年和2017年對馬裡亞納海溝探索過程中,研究人員在八千餘米深處發現并确認了一種新的獅子魚科魚類,也是目前已知下潛深度最深的魚類。為了肯定廣泛的科學合作帶來的成果,科學家們将這種新發現的魚類以首次發現馬裡亞納海溝的探險隊中一名水手的名字赫伯特·斯威瑞(Herbert Swire)來命名,自此斯威瑞拟獅子魚正式進入大衆的視野。
8718米深度拍攝到的獅子魚,鏡頭中魚骨為被深海生物啃食幹淨的誘餌
名副其實的“顔值擔當”
當然“因為看不見就随便長長”隻是如今對深海魚最常見的玩笑話,在高壓、缺氧、不見天日、缺少食物的極端環境,它們特化出了獨特的性狀以适應艱難的生活,如尖牙和大嘴能極大提高捕食效率。
蝰(kui)魚(Chauliodus sloani)垂直分布約500-2500米
身上有連續發光器,其口可張開至120度
外形“科幻”的巨銀斧魚(Argyropelecus gigas)
栖息深度300-1000米,能夠控制自身生物熒光使之匹配海水中的光線實現“隐身”
大洋長鳍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