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睡覺開空調還會出汗

為什麼睡覺開空調還會出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5:43:49

來源中國軍網

32歲的吳先生在武漢市一家國企從事行政工作,長期在空調房裡寫材料,一坐就是半天,有時候因為趕材料還要通宵加班。長期如此導緻他精神不振,記憶力下降,渾身提不起勁。6月初,朋友和吳先生和聊天時說起,在高溫的環境中運動使自己大汗淋漓可以将身體中的毒素排除,人也會感到很有精神。6月26日,他在室溫30℃的家中跑步機上跑步,想體驗一下那種感覺。大約10分鐘,就感到有些體力不支,但想到開始跑時,身體總會有點小反應,還是要堅持才會有效果,就沒有停下來。但在随後的10分鐘時間裡,吳先生出現了頭昏、大汗、胸悶氣喘、心慌等反應,累倒在地。被家人發現後,立即将他送到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武漢總醫院,醫生診斷為輕度中暑,需要補水和安靜的休息,并吃一點降溫的藥物即可。

炎熱的夏季,隻要稍微一動就會汗流浃背,讓人感覺十分不舒服,而且濃重的汗味也會讓人避而遠之。但是,也有人享受“汗暢淋漓”的感覺,覺得痛快出汗之後渾身輕松通透。武漢總醫院皮膚科主任晏洪波表示,人身體出汗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活動,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出汗與我們的身體健康大有聯系。

為什麼睡覺開空調還會出汗(出汗竟有這麼多好處)1

出汗是一種生理功能

晏洪波表示,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是體溫調節中樞對環境做出的反應,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正常進行。汗液由汗腺分泌,我們全身遍布着大大小小200萬-500萬個汗毛孔,一節手指大小的皮膚就有120個汗腺,氣溫或人體溫度升高時,這些汗腺分泌出來的水分就是汗液。人需要一個恒定的體溫,一年四季,人體的300萬個汗腺都在不停出汗。一般氣溫超過30℃,汗往外冒,這是顯性出汗,體溫随之下降。而在30℃以下,看起來沒有汗珠,但是體表一直在揮發汗液,也就是隐性出汗。一般人每天揮發的汗液達到500-600毫升,有些體力勞動者、室外工作者、野外訓練執勤的軍人以及運動員等排出的汗會多達800毫升以上。因此,排汗這一活動每時每刻都在進行。

夏天,坐着不動都會大汗淋漓,這就是最常見的溫熱性出汗。溫熱性出汗是由外界溫度升高引起的人體中樞溫度自我調節的方式,人體通過出汗而散發熱量、調節體溫。運動性出汗是人體在運動時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在體内消耗能量的同時可産生許多熱量,人體通過排汗來降低體内溫度,屬于正常的生理反應。人在緊張、恐懼、興奮等精神因素影響下,神經沖動從大腦皮質傳遞到小汗腺部位,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升高,導緻小汗腺分泌排洩活動短期内迅速增強,即出現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跖處表現最為明顯,也可見于手背、頭面、頸部、前臂和小腿等處。此外,還有一種味覺性出汗,常常是在食用某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後引起的出汗。其實,無論哪種類型的出汗都是由于人體在一定的刺激下(外界高溫、劇烈運動、精神因素或者刺激性食物等)産生的體内溫度升高。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汗液中水分占99%,其他成分還有電解質、乳酸、尿素等等。有些人喜歡運動後大汗淋漓的感覺,于是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而那些不願運動的人會選擇到汗蒸房蒸一蒸,據說可以排出體内的毒素和濕氣。運動或者汗蒸的确能夠加速血液循環、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在大量排汗的過程中,機體的局部代謝産物,如尿素、乳酸、脂肪酸等随汗液排出體外,但是過度誇大出汗的排毒去濕作用是不科學的,因為人體最重要的排洩解毒器官是腎髒和肝髒,通過出汗獲得排毒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運動和汗蒸都要适量,過量出汗會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對健康有害。晏洪波認為,所謂“出汗排毒”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出汗能散熱和調節體溫

晏洪波說,氣溫高、天氣悶熱時,我們出汗是一種被動流汗,自行做一些跑步、散步、打球等體育運動而流汗屬于主動流汗,無論是主動流汗還是被動流汗,都有利于調節體溫。人需要一個恒定的體溫——36.5℃—37℃,維持這個體溫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出汗。出汗好處多,其最大、最核心的作用是發散體内熱量,使體溫保持正常。

出汗對皮膚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滋潤皮膚,清潔毛孔,汗液中的乳酸能軟化皮膚角質層、抑制細菌生長,防止某些皮膚疾病的發生。但是,如果汗液過多沒有及時清潔,反而會對皮膚滋生細菌創造條件,不利于皮膚健康。另外,能不能出汗常常表明疾病是否好轉。比如,有些人偶感風寒,喝完姜湯或簡單服用感冒藥之後卧床蓋上被子,一旦出汗就說明感冒有了好轉。這是因為着涼感冒的人,汗腺受寒,不能以出汗方式散熱,導緻體溫升高;吃藥蓋上被子後,汗腺因受熱舒張,排出汗液,降低體溫。

為什麼睡覺開空調還會出汗(出汗竟有這麼多好處)2

異常出汗要及時詢醫

人體一般的出汗屬于生理性出汗,是對氣溫或體溫升高的正常反應。但也有一部分出汗屬于病理性出汗,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

自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緻,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症狀。多見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緻,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幹燥等症狀。常見于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戰汗:即全身戰栗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複,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随着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于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絕汗:指病情危重,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将絕之象,多見于心衰、虛脫的病人。

頭汗: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郁蒸所緻,多見于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于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偏汗:俗稱“半身汗”。它見于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滞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緻。多見于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冷汗: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緻,也可因受驚吓引起。而經常性的手心出汗要考慮心髒方面的問題;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于肥胖就是體質過于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出現異常出汗情況要引起重視,及時詢醫進行調理或治療。

流汗過多注意及時補水

晏洪波表示,夏季流汗才健康,但是出汗過多并不是好事。汗液流失較多時,人體中的電解質、氯、鈉等元素也就随之流失,導緻人疲乏無力,水分流失過多導緻脫水、休克。高溫悶熱天氣人容易中暑就是這個原因,流汗過多後體内水分未能得到及時補充,體内汗量減少,導緻堆積在體内的熱量難以散發,會造成新陳代謝失常。流汗過多時,要及時補充體内所需的水分、糖分、鹽分。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作者或者高溫天氣參加戶外活動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防暑,在水中加适量糖、鹽,喝糖鹽水,簡單易操作。

慎用止汗劑

很多女士夏季随身攜帶的物品中會加入新成員——止汗劑,認為用止汗劑既能抑制汗液大量排出,又能擺脫惱人的汗臭,保持芳香,還能使毛孔縮小,讓肌膚顯得平滑、細嫩。出汗屬于正常生理活動,是機體對自然的适應,沒必要使用止汗劑這一物理方法止汗。止汗劑的作用是暫時封閉汗腺導管,減少汗液排出,再通過香料除臭。從醫學角度來看,長期頻繁使用止汗劑,人為幹預身體流汗是有害無利的。如果一味人為抑制出汗,時間一長,會導緻毛孔堵塞,代謝産物不能正常排出。另外,一些人可能對止汗劑中的某些成分過敏,出現皮膚紅、腫、癢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導緻接觸性皮炎。

為什麼睡覺開空調還會出汗(出汗竟有這麼多好處)3

少貪涼多鍛煉

晏洪波表示,要正确認識出汗這一問題,出汗不一定是壞事,不出汗不一定是好事,“适量而不過量”才是硬道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出汗的顔色、部位、時間異常都可能是某種疾病或某些不健康因子的信号,當身體發出某種信号時不要視而不見,比如不活動時也大汗不止、手腳經常汗出淋漓、入睡大汗醒來停止、半身出汗等等,應及時就醫,及時調養、治療。

如今“空調族”越來越多,對空調依賴越來越大。長時間依賴空調,出汗的機會大為減少,不利于體内熱量和毒素的散發,這樣一來汗腺功能萎縮,久而久之對高熱環境的适應能力降低,容易感冒。夏天出汗應順其自然,減少對空調的依賴,也就減少“空調病”的發生。人們或因工作繁忙,或因惰性作怪,很少進行體育鍛煉活動,體内毒素堆積時間長,就會出現頭暈、易疲勞等亞健康狀況。俗話說“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中醫認為運動出汗最可貴,适當做一些散步、慢跑、打球等有氧運動有利于健康。晏洪波提醒,運動出汗沒必要汗如雨下,根據個人的體質适當運動出汗即可。一般而言,微微出汗的程度,适合大多數人。

為什麼睡覺開空調還會出汗(出汗竟有這麼多好處)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