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六大茶業知識

六大茶業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0:21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1

編者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有着全球最多的飲茶人口,全國有19個省份産茶,茶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發展出獨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7月8日,中國首屆鬥茶大賽暨2022中國十大茶王評比活動拉開帷幕,全國各主要茶葉産區積極響應,紛紛拿出看家産品,決戰茶王。現南方農村報推出“中國茶産區巡禮”系列報道,用文字伴你雲遊各大茶葉産區,講述茶故事,傳播茶文化,提振茶産業,共享茶科技。且聽,一片樹葉的故事。

中國是茶樹的發源地,是茶的故鄉。傳統意義上的六大茶類:綠、紅、青(烏龍茶)、黃、白、黑等茶在中國的地理分布十分廣泛。從地理分布上,中國主要有西南、華南、江南、江北四大産茶區,覆蓋了19個省份。這些茶或生長在崇山峻嶺的千米高山上,或分布在連綿起伏低至數米的矮丘上,或紮根在綠野仙蹤的古村寨中,或躲在懸崖峭壁的谷峰間。它們是大自然的饋贈,是人類辛勤的結晶,在千年的傳承發揚裡,萬裡的縱橫交錯中,孕育着多姿多态,聲名海内外的中國茶。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2

今天,不妨讓我們以“茶”為名,沿着祖國的山南海北,領略下中國茶的魅力。

香 | 閩粵桂茶

要說六大茶類中,什麼茶最香,烏龍茶必居榜首。而說到烏龍茶最最出名的,要屬武夷岩茶了。武夷岩茶最出名的就是正岩的三坑兩澗了,有生産舉世聞名素有茶王之稱的大紅袍的大坑口,有生産肉桂,水金龜的牛欄坑,還有慧苑坑,流香澗,悟源澗,岩韻足足。除了岩茶,武夷山還是紅茶的發祥地,正山小種是紅茶的祖茶,金駿眉被譽為紅茶的天花闆。另外還有安溪鐵觀音,還有白茶之王,素有美女之稱的白銀毫針。總之福建的茶大都天生于怪石嶙峋的谷峰間,為茶增添了奇趣雅。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3

而提到香型最多的,非廣東的鳳凰單叢莫屬了。單叢茶是一種特殊的單株采收,單株制作的茶葉,常規就有十大香型,細分下來可有幾百種不同香型。鳳凰單叢茶在全國範圍内的名氣小完全“歸功于”潮汕人的嗜茶,基本上潮汕地區就可消化掉全部的單叢茶,很難有賣到外地,在廣東省以外的地方喝到鳳凰單叢,大約身邊也少不了一位潮汕朋友。而同屬廣東名茶的英德紅茶,同樣以香聞名,被聯合國際茶葉委員會了授予“世界高香紅茶”稱号。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4

轉身看向廣東的好鄰居廣西,梧州的六堡茶是舉世聞名的黑茶。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正統應帶松煙和槟榔味,葉底銅褐色。六堡茶宜久藏,越陳越好,因為久藏的茶葉有“發金花”,即生有金黃黴菌(學名為冠突曲黴菌)。因金黃黴菌能分泌多種酶,促使茶葉内含的各種物質加速轉化,形成特殊風味。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5

将廣西放在“香”這篇,說的确是橫縣茉莉花茶(現改名為橫州茉莉花茶)。橫州市茉莉花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産鮮花8萬噸,茉莉鮮花産量占中國總産量80%以上,占世界總量60%以上。可以說,在中國每10朵茉莉花,就有8朵來自橫州。有趣的是,正宗的茉莉花茶裡是看不見茉莉花的,隻聞其香,不見其花,原因是在制作工藝上,是在茶坯處理後,用茉莉鮮花窨制而成。

雅 | 江浙皖茶

杏花春雨江南,山雀子噪醒的江南一抹雨煙,環境永遠是地域性格最原始的依托,茶的性格也一樣。浙江的雨街,浙江的小巷,浙江的旗袍,都一起融進浙江茶之中,雅得那麼流光溢彩。浙江是中國茶葉出口第一大省,綠茶出口量和出口額更是常年雙第一,占到全國綠茶總量的半壁江山。尤其是,西湖龍井茶自古聞名,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絕天下。2021年茶葉區域品牌價值評估報告,西湖龍井更是以74.03億元獨占鳌頭。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6

至于江蘇,依靠洞庭山也誕生了十大名茶之二的碧螺春和雨花茶。碧螺春已有千年曆史,是古代的貢茶。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相傳康熙年間,此茶已有進貢,因其香味突出,被稱為“吓煞人香”。

安徽橫跨長江南北,淮河南北,為茶的生長創造了兼具南北品味的好茶,安徽的茶溫婉秀氣,鮮靈可人。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曾經或現在被評為十大名茶或者國際金獎,也陸續被選為國家指定用茶。除了這些聞名遐迩的綠茶,安徽的祁門紅茶更是國際知名的三大紅茶之一,聞名海内外。還有霍山黃芽,舒城小蘭花等好茶。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7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許多茶葉老字号都是徽商開創。比如北京吳裕泰茶莊,創辦人吳錫卿,歙縣人。張一元,創辦人張文卿,歙縣人。謝裕大,創辦人謝正安,歙縣人,他也是黃山毛峰的創始人。安徽為中國茶的發展做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古 | 雲貴川茶

中國茶業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最能代表古茶特色的,無外乎茶樹的發源地——雲南。

據統計,目前中國的古茶樹有74株,其中有32株在雲南。而在雲南的數十個縣境之中,都有發現樹齡百年以上,處于野生狀态的喬木型大葉種茶樹。這些古茶樹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和過渡型。它們根深葉茂,領先豐沛的地力,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是普洱茶之珍,也是中國茶葉之根。其中,“錦繡茶祖”是目前公認的,有據可考的,最古老的一株茶樹,樹齡高達3200年以上,正是位于雲南臨滄。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8

除了古樹,雲南茶最出名的要數古六大茶山了,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山頭: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易武。其中最出名最熱鬧的要數易武了,易武有七村八寨之說,這裡手工制茶比比皆是,每年的春采儀式都能吸引衆多茶友跋涉千裡前來觀看。

如果說古六大茶山,代表着雲南茶的古與秘,那麼新的六大茶山則更是古今融合的典範。新六大茶山包括、布朗山、勐宋、南糯、南峤、巴達和景邁。這裡最具代表性的當數布朗山,其不僅有萬畝的古茶園,茶氣十足,更有王者之稱的老班章。是雲南古樹普洱的經典,引領行業方向,甚至是奢侈茶品的象征。

貴州茶或許沒有雲南茶那麼神秘高深,但也足以古老了,這裡有四千多年的古樹,更有,距今100萬年最古老的茶籽化石,也是全球唯一一塊茶化石。不過貴州茶近年來,更多是以古鑒今,他們用“幹淨”闖出貴茶品質的新天地。如今,貴州“四大大名茶”——“三綠一紅”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綠寶石、遵義紅、普安紅,正在逐步占領市場,成為業内人士青睐的優質茶品牌。其實,雖然貴州茶似乎名不見經傳,但從2015到現在,貴州的茶園面積就一直穩居全國第一。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9

而說到四川,不得不說的是四川的茶館了。俗話說:“天下茶館數中國,中國茶館數四川”,尤其四川成都市有“茶館冠天下 ”之稱。四川的蓋碗茶,是四川茶飲的典範。這套由蓋、碗、船組成的三件頭茶具,可算把喝茶的藝術推到了臻于妙境的高度。

茶館,蓋碗茶是四川茶文化的縮影,同樣四川茶一樣聞名于世界,著名的綠茶竹葉青,更是工業工藝化和現代化的典範。蒙頂山的蒙頂山茶,蒙頂甘露曾被列為十大名茶之一和貢茶。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10

值得一提的是雅安的藏茶,自唐朝有記錄以來,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六百萬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飲品,又稱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對于生活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下,以肉食、奶酪、青稞為主食的藏族同胞來說,藏茶具有消食、止渴、去油膩等特殊功效。

特 | 鄂湘贛茶

湖北省是茶聖陸羽的故鄉,最出名的茶品是恩施玉露和宜紅。恩施玉露久負盛名,是我國傳統蒸青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在國外,也有極高的知名度。日本自唐代從中國傳入茶種及制茶方法後,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綠茶,其玉露茶制法與恩施玉露大同小異,品質各有特色。而宜紅茶是紅茶的一種,主要産于湖北宜昌,又稱宜紅、宜昌工夫茶。注意,這裡的工夫茶,不同于潮汕工夫茶,潮汕的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技法,宜昌工夫茶,更是指茶葉,所謂工夫,來之不易。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11

說到湖南省,重點說的是産于安化黑茶和君山銀針了。将此篇命名為“特”,說的是這三省之茶有許多代表性産品。“白沙溪”被稱為中國黑茶标志性品牌,同時也是湖南安化黑茶的代表,嶽陽黃茶“君山”品牌被評為黃茶标志性品牌,同樣也是君山銀針的代表。湖南省以“潇湘茶、湖南紅茶、安化黑茶、嶽陽黃茶、桑植白茶”五大區域公用品牌為統領,形成了“三湘四水五彩茶香”競相發展的格局,并以“五彩湘茶”産業集群品牌為抓手,緻力于将茶葉産業打造為推動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産業。2021年“湖南五彩湘茶優勢産業集群”獲批農業農村部優勢産業集群建設項目,五彩湘茶産業集群建設開始正式實施,全面推進。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12

還有地處浙皖閩三大茶省交界的江西省,其茶也是聲名遠播,如廬山雲霧茶、婺源茗眉、井岡翠綠、甯紅工夫茶、狗牯腦茶……構建了“四綠一紅”區域公用品牌和産品品牌相互融合的産品品牌體系。

說完這些,我國主要産茶大省強省基本領略完了。還有一些産茶的名省,雖規模不大,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比如河南,這裡有十大名茶之稱的信陽毛尖綠茶,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台同獲金質獎,12017年,中國茶葉區域品牌價值評比中,信陽毛尖以59.91億元位居品牌價值排行榜第二名。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13

比如台灣,台灣茶最出名的就是凍頂烏龍,以及當地土著的阿裡山茶,高山茶。台灣茶可以沖七,八泡以上,不論泡的時間長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變色不變味,依然香味純正。

再如西藏,美麗的易貢林芝茶茶園,隐藏于神秘的雪山之間。每一年的五月,是最美的茶季,有日照金山的美景,猶如内地的三月芳菲,花鳥有情。當林芝茶茶芽萌發最綠的芽,翠色無限的易貢,直似人間天堂。

六大茶業知識(一文讀懂大國茶業)14

還有陝西南部的紫陽茶,這種茶外形如梭似毫,湯香茶靓,清香四溢。若泡入杯中,茶的芽頭在徐徐展開時呈現奇迹,葉片齊齊向上,立于杯中,就如同長在枝丫上一般。

這是這些古香雅特的佳茗,繪就了一副中國名茶畫卷。其實,大國好茶何止于此,茶中之美,隻有親臨才能最好地感受。

【策劃】嚴亮 洪繼宇

【統籌】葉思敏 林佳

【記者】張妮靜

【來源】南方農村報 南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