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南甯市民李女士因為口腔問題,不僅備受病症困擾多年,還要做手術、植骨,甚至和醫療機構産生了糾紛。
患者自述:
做牙冠導緻慢性炎症
2016年9月,李女士在南甯天使口腔醫院(下稱天使口腔)做牙冠,之後長期疼痛。其間,她多次詢問醫生都被告知沒事,但疼痛情況不減。“每次我反映牙疼,天使口腔都不聽我的反饋。”
拍片顯示的牙冠(白色)。
今年4月初,她又到天使口腔拍牙片,醫生說隻是表面炎症。
但4月20日,李女士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檢查,得到的診斷為:
“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周炎”,治療計劃為方案一:根尖手術;方案二:拆除冠部修複後行根管再治療。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給出的診斷。
李女士說,這顆牙骨因慢性炎症造成骨壞死。“後續治療非常麻煩,不但要手術,還要植骨,費用也很高。”
涉事醫院:
責任認定需醫療鑒定
李女士曾咨詢過其他牙醫,得到一個說法:這顆牙的牙冠做高了,導緻上下牙長期頂在一起,慢慢的牙根發炎直到骨頭壞死。
對此,天使口腔行政副院長李祖芬表示:“炎症,有可能是多方原因造成的。”
據天使口腔的病曆顯示:
2016年9月6日,李女士訴曾在别處進行嵌體修複,反複脫落。X片顯示根充完善,診斷為殘冠。當年9月21日,在局麻下,醫生為李女士切龈,牙冠延長,備牙取模,拟國産氧化锆冠。
2016年9月29日,檢查“近中牙龈未愈合,觸痛,壓時痛等”,處理方式為“冠邊緣修改後,不适,重做,10天後複診等”。
2016年10月14日,檢查發現愈合良好,按壓時有不适。
2020年4月8日,李女士再次去天使口腔診治,醫生診斷為“17冠周炎?”。
李女士在天使口腔的病曆。
“李女士3年多前在天使口腔看牙,現在認為是做牙冠引發炎症。是誰認定的牙冠做得高導緻的問題?别的醫生結論依據是什麼?”
李祖芬表示,應讓權威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以便進行責任認定。“如果是天使口腔該承擔的責任,絕不推诿。”
律師說法:
解決問題有兩種方式
5月5日,廣西一區級醫療機構一位牙科醫生表示,如果牙冠做得高,有可能導緻咬颌創傷,産生相應的問題。但牙冠是一開始就高,還是牙齒出現根尖周炎後才出現浮動感,這不好說。
目前檢查結論為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周炎,隻能說明是現在的症狀,而這種症狀的原因也不好認定。
南國法援公益律師劉凱中認為:
當事雙方可以協商,确定一家鑒定機構進行鑒定,鑒定“做牙冠”和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周炎等問題是否有因果關系;如果雙方協商不了,就打官司處理,由法院來确定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以便确定責任。
就醫後如有不适
建議大家及早處理
李女士拖了挺長時間
很多問題就不好說了
來源:南國早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