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極具代表性的哈爾濱著名人物有哪些?

極具代表性的哈爾濱著名人物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15:54:48

  萊蒙托夫曾說過:“意志是每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創造或是破壞某種東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從無中創造奇迹的創造力”。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堅強的意志,也可以成為着名人物,那麼,你知道的着名人物有哪些呢?如果不知就請跟着小編我一起來看看哈爾濱文化的着名人物吧。

  鄧潔民

  鄧潔民(1890—1926),原名鄧居民,生于黑龍江省賓縣。幼年就讀于私塾,1912—1914年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1915年去日本留學,在早稻田大學政治系學習。

  1917年,鄧潔民從日本回國後,抱着教育救國的思想倡興教育。他在一段自述中寫到:“民國六年秋,餘歸自東瀛。目擊吾國學術之不振,人才之萎弱。怒然憂之……先拟創中學。以為之倡……”。他與趙禅堂、周義亭、吳于青諸先生開始籌辦濱江東華學校(今哈爾濱第二中學前身)。以南開學校為楷模,規劃建校方案。建校宗旨為“培養社會中堅人才,兼重德智體三育,以養成愛國主義精神,陶冶濟世能力”。經過半年多的緊張籌備,曆經艱難挫折,濱江東華學校終于在1918年4月1日哈爾濱市道外19道街正式成立。濱江東華學校從關内聘請的教員多半是南開畢業的同學,如趙松年、張滌非等。學校在教學要求、課程設置、課餘活動、生活管理等各方面,大都取法于南開學校。東華學校辦得生氣勃勃,學生學習成績優異,譽滿哈爾濱。

  鄧潔民在天津南開求學時,和周**是志趣相投的學友,經常促膝談心,辯難析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周**曾兩次跋涉幾千裡到哈爾濱看望鄧潔民。第一次是1917年去日本留學之前,周**到哈爾濱來幫助鄧潔民規劃籌建濱江東華學校;第二次是在1920年去法國勤工儉學之前來哈爾濱向老朋友辭行,同時讨論怎樣辦好濱江東華學校。

  鄧潔民思想比較進步,贊成列甯主張,向往走俄國人的道路。他精通俄文,可以直接閱讀俄文書刊。每當報上刊登列甯的講演,他總要向别人宣講。他認為舊的不破壞,新的就不能建立起來。主張婦女解放,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和舊習俗。他還與孫中山有過往來。

  在哈爾濱辦學期間,在軍閥統治的險惡環境裡,鄧潔民曾掩護許多革命志士。如早期在哈爾濱活動的黨員馬駿,1920年從天津出獄後,就躲在他家裡避難。去蘇聯學習的張太雷,路過哈爾濱時,就宿于濱江東華學校,并由東華學校代辦出國護照,為其掩護。其他許多去蘇聯的黨人都曾在東華學校落腳,由東華學校協助前往蘇聯。

  1922年春,鄧潔民作為哈爾濱市代表,去北平交涉中東路和地畝問題,同時,為東華學校募集經費。在北平滞留期間,曾在中央公園發表演說,抨擊東北時政,反對張作霖軍閥統治。事後,聞東北政府下令通輯他,未返回東北。經友人相助,他在北平聯系軍政各界,求援商團資助,創辦了私立北京國際大學,深受馮玉祥賞識和支持。但由于政局變化,國際大學和他本人都遭到無情打擊。段祺瑞手下有個信佛教的秘書想侵占國際大學校址,便尋找借口栽髒陷害,在社會上揚言,國際大學的“國際”兩個字就有宣傳赤化的嫌疑,國際大學侵占廟産,毀壞神像,破壞廟宇,就是黨的前奏,還放風說:執政府要下拘票(即逮捕法辦)。鄧潔民接受《京報》社長邵飄萍的建議,在《京報》上刊登一則有關憂國投河自殺新聞。并在1925年5月的一個夜裡,繞道潛赴天津,化名馬天民隐居在法租界長興樓。他蒙受冤屈,遭受陷害,憂憤不已,于1923年4月16日含恨病逝于天津,年僅36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