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各種民俗活動也是各種各樣,譬如已經臨近的春節,與其相關的活動還有貼春聯、吃年夜飯、熬年、拜年等,但是作為文化底蘊豐厚的中華民族,這些民俗活動隻是一部分而已,除去民間傳統的習俗之外,還有一種特殊而低調的文化傳承,那就是民間的俗語。
其雖然看似簡單粗俗,但是卻内涵乾坤,其中包括天文地理、民族風情、修身齊家、為人處世、獵漁稼穑、生活經驗等,至今依然指導人們向善,可謂是我們民族文化精髓之一。而在衆多的民間風俗當中,其中不乏一些禁忌和講究,就比如這句民間俗話“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那麼這句俗話這樣說的依據在哪裡呢?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不知道大家生活當中,有沒有經常預感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有些時候會心神不甯、噩夢頻發、莫名的流淚。這些現象的發生,自古至今,好像都預示有事情發生,亦好也亦壞,而且有些時候準到可怕。這些征兆預示着“好事”也就算了,怕就怕預示的是“災”,怕身邊的親人有什麼“三長兩短”,所以人們對于這些未知的預感,總是忌諱如斯。
那麼人為什麼會忌諱“三長兩短”?三長兩短真的是指不吉利的事情嗎?其實三長兩短是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也是對人的死亡的一種婉轉說法。而“三長兩短”追其根源,與喪葬習俗大有關聯。有喪葬之事,那麼必然少不了“棺材”,而棺材是由六塊闆料組成的,這六塊闆也被賦予了一定的含義。
棺蓋與棺底分别代表天與地,左右兩片分别代表日與月,這是四塊長木材。頭頂與腳底分别代表彩頭與彩尾,這兩塊相對其它四塊來說,就短很多了,所以棺材共由四長兩段的木材組成。
再者就是,自古以來人們都講究“落葉歸根”,對于客死異鄉的人而言,其屍首在沒有運回到家鄉之前,家中準備棺蓋是不能閉合的,隻有接回家鄉,放置于棺材之内,在下葬之前供親朋再次“瞻仰”一番後,才會蓋上棺蓋下葬。所以在下葬之前,這裝斂屍體的棺材,就變成了三塊長闆與兩塊短闆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三長兩短”的說法了。
本來,家中老人能夠壽終正寝,也就變成了所謂的“喜喪”。但是怕就怕親人在外橫死或遭受其他災禍而亡,特别是古代,一家之中,男人作用之大,是為家中頂梁柱,如果突遭受意外而亡,對于家中婦女而言是重大的打擊,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打擊,更加是經濟上的打擊。因此,人們非常忌諱自己的親人有“三長兩短”,畢竟寓意不吉利。
香忌兩短一長香,大家都見過,每逢佳節習俗,各地也都有焚香祈福的習俗,其寓意不言而喻,大多都祈求家人福壽安康、多子多孫、事業順利。
其實焚香的習俗,與道家文化息息相關,《道德經》中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萬法又歸于自然。所以最早之時,這上三炷香,即是敬“道”,也是敬天、敬地、敬神靈、敬世間萬物。道教認為上香可通九天之處,曰:“九天之上,唯道獨尊,萬法之中,焚香為先”,所以很多民間祭祀文化中,除去祭品外,還需要焚香祭拜,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天上的神靈聽到“祈禱”,以此來得到神靈的庇佑。
而《易經》中也曾提及過一句話,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意思是說如果有上天保佑的話,那麼吉祥自會旁身,而災禍遠離,所以焚香是溝通上蒼的途徑。
那麼為何上香出現兩短一長的現象是不吉利呢?一般民間上香,大多祈求家人平安健康,而古人在上香敬神禮佛之時,卻根據上香所燒出的形态,來總結出了判斷吉兇福禍的香譜。而如果上香出現兩短一長,那麼也就意味着所求之事并不能稱心應驗。
以上就是本人對于這句俗語的一點見解,大家對于這句俗語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論!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分享!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