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原标題:“高薪”金融圈: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薪三千“貸款上班”,限薪令如何破局?
“一線員工最辛苦,工資傾斜一直在說,隻是多不了多少錢”,一華中地區國有行網點負責人對搜狐财經表示。
近日,一則金融業“限薪令”引發輿論熱議。
8月2日,财政部金融司發布《财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财務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金融企業财務管理工作做出明确指引,包括合理控制崗位分配級差,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制度和追責追薪機制;建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等。
《通知》内容中,最受外界關注的莫過于縮小内部差距相關内容。
即“金融企業總部職工平均工資增幅原則上應低于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幅,中高級管理崗位人員平均工資增幅原則上不高于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幅”;“對于總部職工平均工資明顯高于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其年度工資總額要進一步加大向一線員工、基層員工傾斜力度”。
對于這一“限令”,有基層金融人表示期待但又不敢有過高期待、“政策到實際總會有一些差距”;也有被“限薪”的總部人表示不滿。
而差異觀點背後折射的正是割裂的、兩極分化的“金融叢林”。
那麼,“金融限薪令”下,金融圈的高薪神話是否會破滅?一線金融人又有何心聲與期待?
高薪神話——“月薪八萬還沒到一般水平”
将“金融業出台限薪令”這一話題送上熱搜的并非《通知》本身,而是7月底一位小紅書博主的博文。
博文内容顯示,該博主的伴侶為1993年生中金公司交易員,月均收入達82500元。
在許多人眼中,“金融”這個天生與金錢挂鈎的行業似乎也天然就應滿足着人們對于“高薪”、“精英”、“體面”的幻想,但月薪八萬仍超出衆人預期。
據最新統計數據,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北京居民以39391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第一。
而在該事件的評論中,不少投行人現身表示“月薪八萬還沒到一般水平”。
那麼,金融業薪酬的“一般水平”是多少?
2021年北京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達19.47萬元,暫居全國第一。按行業門類劃分,北京金融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最高,為39.54萬元。
據Wind統計的上市公司有關數據,2021年度,非銀金融(包括證券、保險、多元金融)以40.91萬元人均薪酬位居各行業榜首;銀行、房地産業緊随其後,人均年薪分别為37.12萬元、23.31萬元。
處在事件中心的中金公司,Choice數據顯示,其員工2021年度人均年薪116.42萬元,折合月薪9.7萬。
其餘券商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國金證券的2021年度員工人均薪酬均在80萬元以上;上市券商中,員工人均薪酬位列最低的也有32.62萬元,為總部位于安徽合肥的華安證券。
另一金融人才聚集地——銀行業,整體薪酬雖不及券商,但仍十分可觀。
據Choice數據,2021年度,六大國有行與九家上市股份行的平均員工年薪達45萬元。
其中股份行整體員工薪酬更高,招商銀行達到60萬,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的員工平均薪酬也均在55萬元以上。國有行中,僅交通銀行員工人均年薪超過了40萬元,其餘5家銀行均在30萬-34萬區間内。
同時,統計的15家上市銀行中,2021年,有12家銀行人均薪酬增長,且有10家漲幅在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薪酬”不僅包含稅前工資、獎金、補貼等可見現金收入,還囊括了社保、公積金、教育培訓經費等福利。
兩極分化——“被平均”的高壓基層人
“一線員工收入與這平均數相差也太離譜了”、“我有這麼高的收入,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幾乎每一個涉及金融業薪酬帖文的評論區都有許多金融機構基層員工這樣表态。
的确,現實中,平均工資往往呈現正偏态分布,即平均工資受高收入群體影響更大、大多數個體數據低于平均值。
據華中地區一國有行網點負責人徐文(化名,下同)透露,他所在的銀行,上級行領導與基層一線員工相比,年終薪酬差距在3倍以上。
“我們一線員工大部分是被平均的”,一國内頭部券商華東地區某營業部客戶經理林培對搜狐财經表示,“我們遠沒有達到報出來的平均标準,高管的工資又遠高于這個水平。”
營業部内“貧富差距”懸殊,在“底薪 提成”的薪酬模式下,少數客戶資源多的員工能拿到更高的提成。
據林培了解,有的營業部有員工能月入10萬,也有人一個月兩三千。剛入行的員工薪酬和領導差距更大,“估計連領導的零頭都不到”。
不僅是不及平均的薪水,基層員工往往還飽受“高壓”和“内耗”之苦。
林培向搜狐财經直言,“貸款上班是真實存在的”。
據林培介紹,在代銷基金産品時,資金任務會由總部、分公司、營業部、營業部經理一層層分派到基層員工。能否完成資金任務,直接關系到一線員工的業績提成。
曾有一次,林培所在營業部銷售任務沒完成,“最後幾個同事一人出幾十萬,集資買了”。林培透露,這種情況在業内很普遍,“如果沒錢就貸款買”。
除了有業績考核、賣基金産品以外,林培所在營業部還參與了互聯網開戶資格試點,員工需要為在互聯網開戶的長尾用戶提供服務。林培透露,每人服務的客戶數量至少2000名,參與試點的營業部都苦不堪言。
最近兩年,林培覺得自己的收入和付出已經不太匹配。談及薪酬改革,林培表示,普通人當然希望(薪酬改革)能夠推行下去,但目前自己并無“實感”。
限薪“一紙具文”?——多家券商高管薪酬先行大降
近年來,金融業主要面向高管薪酬的“限薪令”從未間斷過。
早在2010年,銀監會即發布《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2014年,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出台;今年5月、6月,中證協、中基協相繼發布薪酬指引。
5月13日,中證協正式發布《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明确要求證券公司應當将薪酬管理與風險管理緊密結合;确保薪酬約束機制與合規管理有效銜接,避免過度激勵、短期激勵引發合規風險。
事實上,在協會發布薪酬指引之前,多家證券公司已先行“限薪”。
去年中金公司高管降薪最為明顯,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中金高管年薪總額9441.6萬元,2020年為16825萬元,同比減少了約7383萬元,降薪金額排名行業第一。
2020年,中金公司有6位高管薪酬超過千萬,一度引起熱議。2021年,上述高管年薪均降至800萬左右,其他高管薪酬也未達到千萬。如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晖的薪酬從上年的1598萬元下滑至795萬元
此外,招商證券2021年高管年薪3009.10萬元,相比2020年的4774.12萬元減少約1765萬元,降幅37%。第一創業高管年薪總額則大降六成以上,由2020年的5781萬元降至2176萬元,降幅62%。
銀行業中,股份行高層“限薪”力度較大。
浙商銀行、平安銀行2021年高管年薪總額均較2020年減少2500萬元以上,降薪比例分别高達53.72%和43.2%;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的總降薪額也超過了1500萬元。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限薪的意義在于打破金融業收入不平衡,也就是基層員工和高層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有較大的積極意義。
國内頭部金融機構大多是國有企業或有國資背景,因而江瀚認為,“限薪令對于國有企業的要求和約束作用還是比較強的。”
來源:搜狐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