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過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曆史故事。可能還聽過很多不同的版本,這也說明這個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熟讀曆史的人很容易就能在裡面找到答案。
網圖,鵝毛
咱們今天講的這個故事,發生在唐太宗貞觀時期。當時地處雲南的大理國派使者緬高伯向大唐進貢,貢品裡有一隻珍品白天鵝,極為稀有。緬高伯水陸兼程翻山越嶺,到了一個叫沔陽的地方。這裡山清水秀、物華芳美,有個沔陽湖景色更是人間罕見。
緬高伯感慨風景這裡獨好,在這裡沐浴梳妝了一番。這般美景配上這天鵝,想到這裡他就把天鵝放了出來。也許是天鵝也貪戀這裡的美景,天鵝扇了扇翅膀飛走了。還好緬高伯眼疾手快,去抓天鵝結果隻留下了一根鵝毛。這可如何是好,緬高伯頓覺大禍臨頭,隻因為自己一時的疏忽弄丢了貢品。這在大理國可是真真的死罪,在大唐皇帝那裡也不好交代。
不知道過了多久,緬高伯急中生智,他買了一塊上好的絹,在上邊寫了一首詩。用金絲和鵝毛綁到一起裝在了上好的匣子裡。帶着這個匣子緬高伯直奔長安,面見唐太宗。
唐太宗聽說有大理國使臣前來進貢高興萬分,連忙安排觐見。當他見到貢品的時候先是一愣,打開匣子一根鵝毛、金絲和絹書。隻見絹書上寫着一首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遙遙。沔陽失珍寶,痛哭嚎啕啕。上奏唐天子,可饒緬高伯?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看到這裡唐太宗是全明白了,這小子是把貢品給搞丢了呀!在看殿下的緬高伯,跪在那裡身體還在忍不住地顫抖。看得出來他思想壓力很重,唐太宗問道:丢了貢品還敢來朝貢,不怕掉腦袋嗎?緬高伯說,怕!但是如果臣下因為怕死就不來進貢,一來有負我大理國君主的重托彰顯我大理國對大唐陛下的恭敬;二來臣下素問我大唐國主一向寬宏雅量、仁政愛民或許能饒臣不死;三者,如果臣下畏罪潛逃萬一引發兩國戰争,臣就是死一萬次也擔不起這個罪過。
唐太宗一看,緬高伯有膽有識确實難能可貴,決心饒恕他!太宗說,我大唐地大物博要什麼有什麼,一隻天鵝不算什麼!大理國遣史千裡迢迢來我大唐朝貢,其誠意昭昭如同日月,豈是什麼奇珍異獸能相比的。鵝毛雖輕,這情誼重若千鈞!這同時也鑄就了一個神話,流傳了千百年!
這也算是古代危機公關的典範!如今社會禮尚往來非常常見,錯誤誰都會犯,關鍵是如何解決才是正題。在這個故事裡,緬高伯首先直言不諱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其次表明自己的立場“我是受大理國國君所托,代表大理國來朝貢的”正所謂擡手不打笑臉人;第三,擡高他人素問陛下“寬宏雅量、仁政愛民”誇的人家不好意思對他動手。正所謂,有理有利有節!其實送禮這件事,你覺得再貴重的禮物,在人家看來或許啥都不是,關鍵是怎麼說,既要讓人家看到你的用意也要讓别人看到你的決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