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生存着許多奇特危險的動物,可謂是自然殺手集中營。其中一種生物被稱為亞馬遜河最“霸道”的頂級殺手,鳄魚見了它都得繞着走,它就是電鳗。
電鳗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圭亞那地區,體型粗圓而長,最大可長達250厘米左右。它們晝伏夜出,以捕食小魚、蝦蟹為主。電鳗雖名為鳗,但此鳗非彼鳗,在生物分類上它與鲶魚更為接近。但因為“電鲶”已經被非洲的一種魚類搶先注冊,所以它們隻能退而求其次,擁有了電鳗這個名字。
電鳗背鳍和腹鳍退化,隻有一對很小的胸鳍,和跨越了整個下身,一直連接到尾鳍的超長臀鳍。電鳗的臀鳍完全張開時,看上去像是飄動的海帶,收起時則像蛇一樣。它們的生存環境并不優越,大多為渾濁、緩流的水域。這使得它們産生了相應的變化:
電鳗是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它的進化曆史就連達爾文本人都十分感興趣。經過一代代生物學家的研究,基本可以确定,電鳗從小萌新進化成“人間皮卡丘”,共經曆了6次進化。而這6次進化,花了2億年時間。漫長的歲月中,電鳗潛伏在不見天日的水底,不停地調整自身的發電系統,一次次地練習發電,最終憑借着兩億年的努力,成為了亞馬遜河流域的頂級殺手。在食人魚、鳄魚橫行霸道的水域裡,電鳗仍能占據一席之地。
電鳗能熟練地掌握放電的時間和強度,這是它們捕食和打擊敵害的重要手段,彌補了行動速度緩慢的缺陷。根據電鳗的種類不同,它們的發電能力也不盡相同。
像較小的南美電鳗一次隻能發出37伏電壓,中等大小的電鳗一次發電的電壓在70~80伏,非洲電鳗一次發電的電壓在200伏左右,更有甚者能達到800伏的電壓,隻要0.2秒就足以使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斃命。但它們的“能源儲備”也是有限的,并不能一直放電。電鳗每秒鐘大約能放電50次,連續放電會使電流減弱,10—15秒後完全消失,休息後才能重新恢複放電能力。
電鳗有兩對發電器,呈長梭形,位于尾部脊髓兩側。發電時身體的尾端為正極,頭部為負極,電流從尾部流向頭部。電鳗全身4/5的組織都是由肌肉組成的“發電器”,由規則排列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組成。其中儲備着電能,薄片之間有結締組織相隔,并有許多連向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每枚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隻能産生150毫伏的電壓,但近萬個“小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産生幾百伏的電壓。
電鳗體内的細胞也一樣經過了特化:當它們被神經信号所刺激時,能陡然使離子流通過它的細胞膜。電鳗體内從頭到尾都有這樣的細胞,也就形成了全身導電的基礎。
電鳗有如此高強度的電力,難道不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嗎?
當電鳗處于主場地位,也就是在水裡的時候,當然不會被電到。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殺手,隻要是在主場作戰,那基本是所向披靡。那如果遇上另一位王者——鳄魚,情況又會怎麼樣呢?
鳄魚擁有極強的咬合力,全身披覆“铠甲”,在水中基本上也是戰無不勝,一般的動物對鳄魚根本造成不了傷害。因此它在水域和近岸地帶從來都是大搖大擺,毫無顧忌。
曾經就有視頻記錄過電鳗與鳄魚的強強對決
視頻裡這條鳄魚顯然對進入自己領地的電鳗老弟産生了不滿,在二者深情對望了幾秒之後,鳄魚一個出其不意成功咬住了電鳗的半個身子。目前的戰局看上去顯然是鳄魚更勝一籌。但又幾秒之後,鳄魚突然開始渾身抽搐。不用說,肯定是電鳗動用了看家本事。不得不說,這鳄魚也是個真漢子,這樣也不松口。最後,這對好兄弟就以這種奇特的方式做了一對“亡命鴛鴦”。
雖然有搏一搏的能力,但電鳗有限的發電能力并不一定能讓鳄魚喪命。多數中小型鳄魚被獵物猛地一電,都會瞬間失去胃口,興緻缺缺地離開。但要是碰上體型巨大或是饑腸辘辘的家夥,電鳗就無可奈何了。
大自然孕育出的生物各不相同,它們都在時間的長河裡修煉自己的生存之道。優勝劣汰,适者生存。就像人類之所以能從成千上萬的物種中脫穎而出,并不是天道如此,而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具有無可比拟的優勢。而這種優勢在複雜的社會形态中反複鞏固,并成就了人類在這顆星球上毋庸置疑的地位。電鳗在自然界中能擁有如今的地位,也都是它們在億萬年間努力生存的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