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的logo變化?關于企業為什麼需要logo這件事,說起來理所應當,但聽起來又有不少難以理解的地方勞斯萊斯的一個小金人就值24萬,相當于一款中檔代步車;“中國李甯”為什麼把四個大字用五色線紋在衣服上;蘋果把所有産品都印上了咬掉一口的蘋果,而寶潔卻把自己的logo從所有的産品上撕掉;還有原研哉老爺子200萬給小米設計出來的“微創”新logo等等等等,企業對logo的執念從未停止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qq的logo變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關于企業為什麼需要logo這件事,說起來理所應當,但聽起來又有不少難以理解的地方。勞斯萊斯的一個小金人就值24萬,相當于一款中檔代步車;“中國李甯”為什麼把四個大字用五色線紋在衣服上;蘋果把所有産品都印上了咬掉一口的蘋果,而寶潔卻把自己的logo從所有的産品上撕掉;還有原研哉老爺子200萬給小米設計出來的“微創”新logo等等等等,企業對logo的執念從未停止過。
我們整理了截至到昨天一些全球知名企業logo的第一稿和最新稿,發現了一些企業在設計logo的時候比較看重的規律。
從認知到傳播 logo影響用戶的四維度
logo作為一種品牌标識,主要價值也是建立認知、便于傳播兩個目的,從品牌認知角度來說,建立與企業整體品牌的關聯與建立與核心産品的關聯,是企業主要選擇的兩條影響用戶認知的路徑;從傳播的角度來說,logo設計的簡潔、與日常生活相關性所帶來的聯想是兩個有效降低傳播門檻的方式。
很多品牌現在的logo較之第一版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諾基亞最早是從事木材業務的,後來轉型做橡膠、電纜、通信業務,但其早期logo是一條魚,與業務不能說一模一樣、隻能說毫不相關,logo圖案也不夠簡潔。後來諾基亞發展為通信業務垂直領域的頭部品牌之後,選擇了直接以公司名“NOKIA”作為logo,不僅在設計上大大簡化,也進一步借助logo将企業品牌與産品進行了強綁定。
很多企業随着公司規模的擴大、影響力的提升,都會将公司名稱本身作為logo設計的主體,包括IBM、福特、海爾、三星等等,并且由于旗下主要産品線都屬于同一品類,一般會采取品牌延伸策略,以企業信譽為各個業務線的産品進行品牌賦能,企業産品線越集中,logo與産品綁定也就越密切,同時簡潔、與品牌一緻的logo設計,也有助于企業在進行品牌營銷的時候更加聚焦。
不過,企業名稱與logo設計的打通,比較适用于産品已經建立了一定的用戶認知、企業在垂直領域處于頭部的情況下,如果産品剛剛推出時就過多的強調企業屬性的話,相當于在用戶的認知中強行将通用産品與特定企業進行綁定,不僅會引起用戶本能的質疑與抵制,也浪費了logo這一能夠基于聯想實現直接用戶觸達的品牌觸點。喬布斯出走蘋果之後創辦的NeXT公司的logo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當時喬布斯拿着賣出蘋果股份的錢,準備繼續留在他熱愛的電腦行業,所以開辦了一家面向企業端的電腦公司NeXT,并請了設計大師保羅·蘭德為NeXT設計了一款新的logo,為此喬布斯花了10萬美金,1985年的10萬美金!後來因為各種原因,NeXT産品的市場表現一直不佳,NeXT品牌自然也慢慢被遺忘了。缺少産品的支撐,“喬布斯 保羅·蘭德”的組合也不能讓一個logo一開始就代表一個品牌。
保羅·蘭德為NeXT設計的logo
在易于傳播方面,在logo的主體設計中加入貼近生活的元素,能夠天然建立用戶與logo的親切感,易于識别、便于認知、樂于傳播。比如京東、QQ、蘋果、殼牌的logo,都分别使用了人們生活中的動物和物品,這在與用戶産生高頻互動的C端公司中被廣泛采用。除了logo的設計,很多公司在企業的命名中也喜歡用人們熟悉的事物,比如阿裡巴巴旗下的動物園,包括天貓商城、菜鳥網絡、螞蟻金服、飛豬旅行、盒馬鮮生等等,都是以“人們熟悉的動物 産品”的模式進行命名的。
還有一些企業的logo,從企業創立的時候一直到現在都變化不大,每次更新主要是一些修修補補的美化,線條、顔色更加豐富一些,但是主題元素并沒有太多變化。比如小米、bilibili,做了跟NeXT類似的事,但是這類企業有一個特點就是早期都擁有一群獨立标簽的忠實用戶,并在互聯網的加持下,實現了精準卡位和快速做大,最後從“發燒友人群品牌”發展成了一個“大衆品牌”,logo也成為了企業與用戶的鍊接被一直保持了下來。
還有類似星巴克、大衆等品牌,一開始就給自己的logo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後來隻是基于logo主體不斷進行美化。比如星巴克的logo是海妖塞壬,寓意為“星巴克的咖啡如同海妖塞壬的歌聲一樣誘人”。大衆汽車的德文為volkswagenwerk,logo中vw為德文名字中的頭一個字母,logo圖案也由三個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組成,寓意“必勝、必勝、必勝”。另外,從logo美化的角度來看,很多企業logo從早期的“黑白底色”變成“彩色”也是一種演變方向。
C端企業logo演進的三階段
相對于B端公司來說,logo對于與用戶直接發生交互的C端公司來說,顯然更為重要,影響logo演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信息的流動、産品的交易以及企業與用戶之間的博弈是一條可窺一斑的推動路徑。
從信息流動、交易模式角度看logo發展三階段
logo1.0階段:此路是我開 此樹是我栽
如果從logo是身份代表的基本視角出發,印章可以說是最早的logo了,用于确認擁有者的權責,宣誓主權、也承諾責任,強調的是歸屬感,這個銀票蓋了我們錢莊的印章,你可以拿票子來換銀子,你家的牛毀了我家的地,我可以拿你家牛脖子上的鈴铛去找你索賠。
這個時候的logo不是為了交易,而是為了确認權利與責任,兩個主體之間的信息傳遞也是線段流動的,彼此之間沒有交易、沒有博弈。不過,權利的界定是交易的基礎,也是現代公司建立的基石。
Logo2.0階段: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
2.0階段的标志性事件是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這裡指的不是電報、電話,我們說的是電視,電視的價值在于,作為一個射線性的信源,極大打破了信息傳遞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作為即時性的大衆媒體,電視讓建立全國的、全球的品牌成為了可能。
這個時候,企業往往投入大量的營銷預算,比如一代央視标王秦池酒、營銷奇才健力寶、“洗腦”禮品腦白金,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砸錢是最有效的方式。在一個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市場,用戶買logo,以為買的是質量、是口碑,但實際上買的是企業的營銷,企業與用戶之間更多的仍然是單次博弈,這個階段的logo也承載了營銷所帶來的品牌溢價,為了縮短認知鍊路,很多企業直接用公司名字作為logo,盡最大可能的降低從接收信息到購買行為中間的搜索成本。
logo3.0階段: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尴尬
從電視到電腦,從電腦到手機,互聯網時代的電商平台、線上社區提供了用戶與企業進行多次博弈的場景,産品的信息不對稱已經被各種用戶點評不斷抹平,信息的流動就像DNA的雙鍊螺旋一樣,相互吸引、不斷修正。
多次重複博弈之後,所有人都獲得了一份産品質量清單,按理說是閉着眼睛買就可以的事,但是戰場突然就變了,在一個供給大于需求的市場,品牌搶奪用戶的戰場從空投一下子進入了巷戰,logo變成了一種社交貨币,用于定義自己、用于尋找同類、用于獲得成就感,在使用價值之上,logo所代表的更多的社交價值被釋放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