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群衆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内容的節日。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成立此節日的目的在于提倡通過植樹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你知道嗎?制作4000張賀卡,就要砍掉一棵大樹;我國每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約450億雙,需砍伐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約200萬平方米;一顆大樹僅能制作3000張白紙……沒有樹的世界,難以想象。
植樹造林的益處
1
保持水土。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
2
抵擋風沙。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
3
經濟建設。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藥材都是林産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
4
清除空氣污染。據統計,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8千克氧氣;一個月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千克。
一棵樹的生态價值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态價值進行了計算:
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
■ 産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 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
■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
■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 産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 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一畝樹林的作用
(圖片來源:福州新聞網)
植樹佳話
朱棣植槐
明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北京,随後便提出在壇廟、道路、長城等處廣植樹木。他還到太廟親手種下第一棵槐樹,且令人“周以為護,時為灌之”。由于看管周到,該樹枝葉繁茂,獨領太廟群柏之首,被尊為“神樹”。
治病種杏
三國東吳名醫董奉,醫術精湛,濟貧善施,為人治病不收财禮。他隻要求治好一個輕病人,種一株杏樹,治好一個重病人,種五株杏樹。天長地久,他的房前屋後竟有10萬餘株杏樹,人稱“董林杏仙”。後來,每當杏子成熟,董奉就把它換成糧食,赈濟窮人,這就是曆代傳為美談的“杏林佳話”。
思鄉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幹布,特地從長安帶去柳樹苗種,植于拉薩大朝寺周圍,以表達對柳樹成蔭的故鄉的思念。因此,這些樹被稱為“唐柳”或“公主柳”。現在已成為藏漢友好交往的曆史見證。
END
來源:綜合自新華網、人民網、北京日報、福州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