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不隻是一種物質享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賞心悅目的茶器,與茶香一樣,令人沉醉,回味無窮。
古人飲茶,其沖泡的過程,更是完成一種禮儀的過程,對茶器的要求也尤為講究。
茶器不僅要好用,有美感,更是承載了中國茶文化的精神。
圖片源自網絡
茶器的種類繁多,尤其初學茶友認不全,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平時常用的茶器,也歡迎茶友們補充分享。
1、随手泡
通俗一點講就是燒水壺,用于煮水,古時的“竹爐湯沸火初紅”,如今多是實現不了,現代用電水壺煮水,省事又省時。
2、蓋碗
又稱為“三才碗”,主要以陶瓷燒制而成,六大茶類皆可沖泡。
由碗蓋、茶碗、茶托三部分組成,有着“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寓意。
圖片源自網絡
3、茶壺
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的器皿,有紫砂壺、陶壺、瓷壺、玻璃壺等材質。
紫砂壺:紫砂礦土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基本泥構成,統稱紫砂泥,由紫砂泥制成的壺即紫砂壺。擁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有着“一壺不侍二茶”的說法。
陶壺:由陶土燒制而成,常見的茶壺材質,熱量傳導性好,适合沖泡發酵度高的茶。
瓷壺:與陶壺一樣為常見的茶壺材質,耐高溫,導熱快,不吸茶味,蓋香明顯。
玻璃壺:近代家庭常用的茶壺材質,因透明的材質特點,沖泡茶葉時可觀賞茶葉的伸展與起舞,多用來沖泡綠茶,沖泡時不用壺蓋。
玻璃茶壺分為冷水具、溫水具、沸水具和煮水具,選購時根據自己需求,注意壺具的特點。
圖片源自網絡
4、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
公道杯:也稱為茶海,沖泡茶葉時,要快速出湯,且每一泡茶湯不均勻,這時,便需要公道杯,将幾泡的茶湯濃淡混合均勻,比較公道,便稱為公道杯,倒入公道杯後,再将茶湯倒入品茗杯中,或是分至賓客的杯中。
品茗杯:如其名,品飲香茗的杯子,也就是喝茶的杯子,較矮小,我們經常看到一套茶具中,數量最多的,小小的,便是喝茶用的品茗杯。
聞香杯:用于聞香,比品茗杯細長一些,能聚集茶葉的香氣與杯底,更深刻地感受茶香。
與品茗杯搭配使用,多用于香氣高昂、悠長的高香烏龍茶。
圖片源自網絡
5、茶道六君子(茶道組)
茶桶:用于盛放茶道組的器皿,為桶狀。
茶夾:又稱茶筷,是一個小夾子,用于将茶渣從壺中夾出,也可以用來夾着茶杯燙洗,防燙又衛生。
茶則:是盛裝茶葉,投入壺中這個過程的用具,像一個小勺子,沖泡茶葉時,需要用茶則将茶葉從罐中取出,觀察取量、也可觀茶、聞香等,避免用手直接抓茶葉,既不衛生又不雅觀。
茶撥:又稱“茶匙”“茶扒”,投茶時可用于輔助茶葉滑入蓋碗中或壺中,也可用于取出茶壺内沖泡完的茶底。
茶針:又稱“茶通”,用于疏通茶壺的壺嘴,有時茶壺會被茶葉堵住,水流不暢通,便可用茶針疏通。
茶漏:用于輔助投茶,将茶漏放置于茶壺壺口處,在投茶時,防止茶葉散落壺外。
圖片源自網絡
6、茶盤、茶池、茶台(許多茶友分不清楚)
茶盤:用來盛放泡茶所用的茶器,如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等,多用于功夫茶具。
茶池:與茶盤的作用相同,區别在于茶池有上下兩層,上層用來盛放茶器,下層是複合材質的水盤,用來盛接沖泡茶葉溢出的水,或沖燙茶具時的棄水。
茶台:外觀為一張桌子,尺寸最大,台面可放置茶器,中間為镂空設計,茶台下面接有桶裝飲用水與棄水桶,将煮水、棄水為一體,多見于茶室、茶館之中。
圖片源自網絡
7、其餘茶器的補充
茶船:是指茶托、盞托,用以承茶盞,防燙手,形似舟,故稱為茶船、茶舟。
茶洗:也叫茶渣缸,公道杯杯底的茶渣或燙洗杯具的棄水都可倒入裡面。
茶席:又稱桌旗,類似于桌布,鋪在茶桌上用以裝飾。
茶巾:又稱茶布,用于擦拭蓋碗底部、杯底或是滴落桌面的茶水,是泡茶過程不可缺少的用具,也是對客人尊重的表現。
圖片源自網絡
茶刀:用于撬開茶餅、茶磚等緊壓茶,喜愛喝緊壓茶的茶友們必備。
茶寵:擺放于茶桌的裝飾品,需用茶水滋養,或是飲茶時的把玩之物。
茶濾:類似于濾網的作用,濾網部分多為金屬或絲帛,放置于公道杯之上,将茶湯倒入公道杯時,用于過濾茶渣。
茶荷:盛裝幹茶用以展示,供人觀賞茶葉的色澤、形狀,或以評估茶葉的用量。
茶葉罐:存儲茶葉的罐子,密封、不透光,有陶瓷、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等材質。
圖片源自網絡
茶道,不隻是學習怎樣泡茶,它是一種精神,更是承載傳承千年的飲茶文化。
也許,這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看似繁雜,當你用心以待,一切都将變得如此簡單。
傳承古時茶,敬奉天地人;
匠心築精品,薪火永相傳。
荟萃源地佳茗,敬呈予您,緻力打造國學茶旗幟品牌,關注《坤呈昊茶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