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

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17:39:01

自從1986年我國第一張信用卡誕生以來,它在這方熱土上便得以迅猛發展,截止2020年末各大銀行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累計在用發卡數量高達7.78億張,人均持卡達到0.56張。毫無疑問,信用卡的蓬勃發展,一定程度上不僅給數量龐大的長尾客戶解決了融資難問題,為其提供了一定流動性,促進了消費,同時也給銀行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回報。

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1

這種市場行為本來是一場“雙赢”,但銀行在追逐利潤的同時,卻并未将持卡人利益放在應該有的位置。尤其表現在信用卡分期業務方面,嚴重缺乏公平與透明,而且“套路”不斷,長期以來飽受诟病,令處于弱勢地位的持卡人,苦不堪言。

經曆過信用卡分期業務的人都知道,它包括了賬單分期和現金分期,特别是在還款日逼近,但資金卻一時緊張,無法按時一次性還款時,采用分期還款确實可以減輕壓力,而且可以避免造成征信不良,這時銀行伸出“橄榄枝”,所以很多卡友認為即使付點利息也是可行的,但是銀行卻不厚道了,好像發現了持卡人的痛點,便開始屢屢設置“套路”,将持卡人摁在地上摩擦。

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2

這些“套路”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對外宣傳信用卡分期“免息”,而實際上是以手續費暗度陳倉

二是費率标注模糊,一般隻标注每期費率,而不明确标注實際年化費率

三是持卡人提前還款時,發卡行仍然強行收取全部手續費

銀行為什麼要強勢這麼作?

可以一句話概括,包裝自己,麻痹對方,心甘情願“掏空”錢包,我的地盤我做主。

先看第一個,有的銀行為什麼說信用卡分期“免息”呢?比如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分期業務就有這類說法,但事實上并不是持卡人不用支付任何費用,而是以手續費取而代之,這不是抖機靈嗎?換湯不換藥,這就很容易誤導消費者認為是零手續費,而輕易接受分期,從而掉入“坑”裡。

為什麼隻标注每期費率而不标注實際年化利率呢?

就是讓持卡人放松警惕,心甘情願掏錢,而又看不到銀行的“吃相”難看,應該說這種現象各家銀行普遍存在,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還蒙在鼓裡。舉例,銀行隻告訴你每期費率為0.6%,沒有專業知識的人肯定會用0.6%*12折合成年化利率7.2%,感覺好嗨喲,人生達到了巅峰……但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即我們的本金是每期都在減少啊,所以不能按照一次還本付息方式來算年化利率,差距真的挺大的。下圖就是一個真實折算利率,大家仔細看好了,不要花了錢還在的暗自高興銀行是多麼“仁慈”。

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3

為什麼提前還款,終止分期,銀行還要收取全部剩餘期限的手續費呢?

這種現象在實際生活有兩種表現,一種是銀行根本不允許你終止分期,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按合同辦事,要有契約精神,多麼的高尚?但是就算是貸款也可以提前還款,你就不行了?說露骨一點,不就為了利息嗎,還那麼理直氣壯!很多人隻能忍氣吞聲。

另一種表現就是可以提前還款,但是剩餘期數的利息必須全部收取,不得免息,這應該是普遍現象。發卡行的這些行為,要問原因是什麼,當然與管理政策沒有及時完善有關,慣壞了,習慣久了就成自然,豪橫!

信用卡分期的這些“頑疾”,一定程度上确實折射出發卡行的強勢與霸道,無視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缺乏公平與透明,這是與普惠金融的精神是相悖的,必然被曆史所唾棄。

這次終于踢到鋼闆了!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深圳消委會就對信用卡分期亂象,進行了2次深入調查,所涉及10家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以及民生銀行等,證實以上問題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随後聯合銀保監會深圳監管局以及深圳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進行問題通報,并督促10家銀行對各自問題進行整改。據有關信息顯示,截止目前,10家銀行均以對以上三類問題全面完成整改。

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數億持卡人苦盡甘來)4

具體情況如下

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完成了信用卡分期實際年化費率披露

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民生和中信銀行完善了撤銷分期,提前還款等重要信息披露

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和平安銀行針對提前還款,由過去收取所有手續費,改為免收剩餘手續費或僅收取一定比例違約金。

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和民生銀行則删除了“免利息”等容易誤導消費者的宣傳語。

深圳有關部門的這次行動,無疑會在全國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不僅有利于持卡人明白消費,降低負債成本,而且對銀行有效遏制不良貸款的産生,促進信用卡業務良性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所以廣大卡友還是期待着它能夠迅速開枝散葉,由點到面向全國推行落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