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摩托車的朋友大部分都估計都會騎基本上和電動車的方式無二(踏闆摩托車為例)由于體積緊湊和常見的電動車基本上外形沒有太大差異,有時候不見到多了一根排氣管還真看不出來是燒油的。踏闆摩托車在市區内行駛還是非常方便,不用擔心堵車,不限号,容易停車,去超市,菜市場,接送孩子上下學(這個時間段基本和早晚高峰期是重疊)因此在三四線城市格外受到廣大群衆的青睐,尤其是踏闆摩托車得到很多人的喜愛。因為有挂鈎在腳踏的地方還可以比跨騎式的摩托車多放一些不容易放置的東西。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策的原因在一二線城市要麼各種限行極端的行政管理一禁了之,也讓很多喜歡騎摩托車的朋友頗感無奈。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摩托車愛好者的出行方式也漸漸變成一種向往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現在禁摩的地方很多,不禁摩的地方也很多,所以市場依然很大,摩企也逐漸向市場研發投放越來越多的車型。消費者可選性也更高了,這是利好,然後摩托車加入的新技術也越來越多(針對大部分中高端車型而言),普通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依然選擇考慮那些市場銷量好,保有量大,經濟型高,維修保養簡單方便的車型。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踏闆摩托車。
至于機油品牌的選擇隻要是正品不管是國産還是國外品牌都沒有問題,上面是我早期用的國産龍蟠的全合成,優點經濟實惠。當時是3000~4000公裡左右換掉。因為3000公裡以後感覺發動機聲音很大
這個是目前一直在用的安索機油,有了前面換機油的體驗基本上也保持在3500公裡左右換掉,這個具體可以根據你騎行的環境來考慮換油周期,純市區可以延長,長期土路縮短,空氣濾芯也是一樣。包括朋友那台也用,我網購都是雙份,一人一份,優點怠速穩,聲音稍微安靜一點(均為個人主觀感受)期間還用過道達爾合成機油,由于自己操作失誤換機油的過程中混入了水導緻機油乳化跑了一百多公裡不得不重新換掉機油,所以自己動手的朋友們要注意這個情況了
上圖機油濾芯,換兩次機油一次濾芯,大概7000~8000公裡左右換,這個沒有特定時間,注意濾芯的安裝方向。
這是機油濾芯處兩頭的大小密封圈,如果有同樣這樣東西的朋友換的時候如果密封圈有變形,破損,老化等現象就及時換掉,沒有它機油會漏光滴。
這個是uz110的機油濾芯的安裝位置,有些踏闆的位置設計确實尴尬,得趴下一點,拆卸這個蓋子最好用套筒,開口扳手容易滑脫,久而久之會導緻螺栓廢掉。
這個是網購的齒輪油,速馬力的,還是那句話隻要不是假的就行,官方店買的,我一般8000公裡左右換一次
機濾密封圈。
這個進氣口在座墊下方,相對比較高的進氣口能減少揚塵的過多進入,有的在後輪上方,雨天或者土路多的地方會甩泥,現在大部分都有所改善進氣口的位置。
前刹的油壺液面檢查
空氣濾芯的位置。
齒輪油的位置,标注有需添加的數值,下方螺栓放油,上方螺栓加油。
這上面幾個都是随車攜帶,跑的遠了有點小問題方便自己可以拆卸檢查。
上圖是自己準備的配套工具。
這個是發動機放油口的濾網,應該是帶走磁吸的,可以吸附一些鐵質顆粒物,加上機油濾芯的過濾,算是雙重保護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