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在幾千年的生活中,總結了很多經驗教訓,并采用口口相傳的形式,将這些經驗傳遞下去。通常情況下,我們将這些口口相傳的經驗教訓稱為“俗語”或“諺語”。比如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說的“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就是在告誡人們别貪小便宜吃大虧。而在婚嫁之事上,中國古人則表示:“甯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爆史君今天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
生妻的來源正常情況下,人們頭婚肯定會娶一位年方二八的黃花大閨女。但一些人因為家境貧寒,很可能會娶二婚女,或年齡較大的剩女。再加上古代實行一夫多妻制,所以男人一生擁有多段婚姻是很正常的事。那為何甯可娶寡婦,也不娶生妻。生妻背後又有怎樣的淵源和典故呢?咱們接着往下看。
李陵
“生妻”一詞最早出自李陵的《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李陵是西漢名将,飛将軍李廣的長孫。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跟随貳師将軍李廣利出征匈奴,結果因寡不敵衆兵敗被俘,司馬遷也因替李陵說話被漢武帝處以宮刑。
蘇武
後來漢武帝派因杅将軍公孫敖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歸來,公孫敖卻無功而返,并帶回一個消息:李陵在替匈奴練兵,所以接不到他。漢武帝大怒,将李陵全家處斬。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漢武帝有些後悔滅李陵三族,便讓蘇武替他召李陵歸漢。李陵收到信後便給蘇武寫了這樣一封回信。
改嫁女子
其中“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的意思是:“我壯年奉命出使,歸來時已滿頭白發。老母親在家中亡故,妻子也已經改嫁。這是天下很少聽到的,古今所沒有的遭遇。”原本生妻指的是年輕的妻子,後來有了李陵這封《答蘇武書》,就漸漸泛指老公沒死的“寡婦”,後來更多地指被丈夫休妻的女子。
古人為何不願娶生妻?為何古人不願意娶被休掉的女子呢?因為古代休妻也并非一件簡單的事,妻子隻有犯有“七出”之例,才可以被休。而“七出”指的是: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竊盜。其中“無子”指的是女子過了50歲還無所出,便會被休掉。古人極重血脈傳承,如果女子無法為家族開枝散葉,會有被休掉的風險。但因為古代實行一夫多妻制,所以因為無子被休掉的女子很少。
休書
而“有惡疾”是指女子患有重病,不能一起參加祭祀。在古代社會,祭祀祖先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因為妻子的原因導緻祭祀不能完整進行,會被認為是對祖先的不敬。因此,有的女子會因重病被夫家休掉,但這種情況也不太多。大部分女子被休掉的原因是其他五項,即:不順父母、淫、妒、多言、盜竊。
寡婦劇照
這五種行為即便放在今天也會被人鄙視,更别提禮教森嚴的封建社會。所以一旦女子被夫家休掉,将很難再嫁出去。而寡婦則不一樣。寡婦是指丈夫去世的女子,她們是被迫成為單身,個人的品行操守完全沒有問題。
古人生活圖
尤其是宋朝之後,程朱理學刻意強調婦女的貞潔問題,使得很多失去丈夫的寡婦開始守節,朝廷也會嘉獎這種行為,為這些貞潔烈婦發放貞節牌坊,其家族也會獲得一定的優待。所以古人甯願娶寡婦,也不會娶生妻。但程朱理學鼓吹寡婦守節的觀念,實則是對封建女性的壓迫,犧牲了很多女子再次尋找幸福的權利,并不值得提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