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是四月份,距離高三學生高考又近了一步,這個階段考生們除了抓緊時間複習,估計也在和家長物色合适的報考院校了。
我國高校有三千多所,除了公辦和民辦等性質上的差異,辦學層次,院校特色,王牌專業等等都各不相同,考生需要對這些有個大緻的了解才方便做出報考選擇,不過相信考生和家長們在查找高校的時候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為啥有些高校名字的後綴是“大學”,而有些則是“學院”呢?
同樣是高等教育,學院和大學差的不是一點點
很多學生都知道,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叫做某某職業技術學院,那是不是叫做學院的就是專科呢?有些學生對此并不清楚,其實不少叫做學院的也有本科,學院和大學同樣都是高等教育,但差距不僅僅是體現在名字上。
辦學規模有差異。學院和大學雖然都是本科,但辦學規模不同導緻名稱上也有差異,我國的大學要求在校生在8千人以上,而學院隻要達到5千人的規模就可以。
而生源數量的不同,決定着大學和學院的師資力量也有差異,學院的專任教師隻要不少于280人即可;而大學則對教師有更多的要求,研究生學曆的教師至少在一半以上,而且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也不應低于100人。
有些學院近些年發展的很好,即便能夠滿足上面的條件,但無法升為大學則是學科專業不符合标準,大學多半都是綜合性的,要求在理工農醫等學科門類中有3個以上,而學院有一個學科門類即可,部分學院開設的學科門類單一,招生數量也有限,自然無法升為大學。
除了以上這些,大學和學院在基礎設施,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有差異,不過很多學院經過努力各方面達到了大學的标準也可以改名為大學,所以學生也不要覺得叫學院的就比大學低了一頭,隻不過是一些硬性标準沒有達标,教學質量未必差。
考生不必糾結于學校的名稱,合理報考才是主要的
有不少人簡單粗暴的從大學的名稱上來判斷一所學校的好壞,甚至考上了學院的學生自己也感到自卑,但凡事不絕對,國内諸如外交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也是以學院命名,但想考入這裡卻并不容易,所以考生在報考的時候不要鑽名字的牛角尖。
學生在報考的時候總喜歡追求名校,如果學生的分數夠自然沒得說,但分數有限的情況下合理報考才是正确的,例如說一些雙非院校的實力很強,選擇這裡的王牌專業比服從調劑到雙一流讀冷門專業或許更有發展,對于分數有限的學生來說,選擇一個好專業畢業更容易就業,這或許比單純追求院校更重要。
其次考生也要利用好本地考生的身份,大多數省份都希望學生在本地就讀,然後留下來建設家鄉,所以本地的高校對本地學生錄取政策上會更友好,學生分數有限或許能在本省選擇一個性價比更高的大學報考。
學生報考時還要注意專業和院校的特殊要求,例如說報考軍校警校等院校身體素質要符合要求,建築學和美術學對色盲色弱有限制;還有些新高考地區對首選科目有明确規定,學生和家長要把所有因素都考慮進去,利用有限的分數合理報考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學,遠比在乎學校的名稱來得重要。
【寫在最後】
雖然每個學生都希望考上名校,但從前的努力不同導緻高考的結果也一不樣,即便學生最後隻考上規模較小的學院也不要自暴自棄,大學期間還是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學生可以通過考研的方式提升學曆,也可以多參加學校活動鍛煉情商和社交能力。
總之學曆隻是敲開企業大門的敲門磚,個人能力才是長遠發展的關鍵,所以即便高考沒有發揮好沒有被心儀的大學錄取,學生也不要止步不前,無論在什麼環境中都要保持學習和進步,超越身邊的同學才有可能在就業市場上和更多優秀的畢業生一起競争。
很多學院在經過努力後升為大學,既然學校都沒有停止進步,學生更不應該放棄努力,不要因為眼下的局面就給自己設限,把精力放在學習上,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今日話題:你知道哪些綜合實力很強的國内學院嗎?推薦給高考生了解吧
以上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