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秋節月球科普

中秋節月球科普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3 16:05:24

中秋節月球科普?來源:【中國科普網】七彩地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中秋節月球科普?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中秋節月球科普(金秋時節話月球)1

中秋節月球科普

來源:【中國科普網】

七彩地理

(視覺中國供圖)

地球是太陽系中很特别的一顆行星,因為它擁有月球這顆巨大的衛星。很多證據表明,月球是地球最初形成後不久,一場不同尋常的撞擊事件的産物。由此産生的結果是,地球後來的演化和生命的出現、發展都因月球的存在而受到強烈影響。月球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位置,民間有中秋祭月之風,借以表達祈求月神降福人間的一種美好心願。祭月、賞月,也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于自然界的崇敬。

古典認知中的月球

地球、月球和太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三個天體,分别是行星、衛星和恒星的代表。月球繞着地球公轉軌道平均半徑大約為38.4萬千米,地球和月球組成的天體系統,稱為“地月系”。月球是一顆被地球“潮汐鎖定”的衛星,因此月球的自轉周期和月球的公轉周期時間是一樣的,都是27.32天。随着古代人逐漸加深對這顆不斷改變相位和亮度的星球的認知,人類對宇宙自然規律的思考認識也不斷提升。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由于太陽照亮的半個月球在地球上看起來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就稱為月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月有陰晴圓缺”。最早的天文學家在這些觀測的基礎上計算和制定了曆法,并據此安排農業活動。

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觀測,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使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産生重大影響。如月球上明亮的高地和黑暗的“海”的對比,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中創造出不同的形象,像是月球上的人、兔子、野牛、嫦娥、玉兔、螃蟹等。在許多史前和古代的文化中,月球化身為月神,或其他超自然的現象和占星圖的月亮,到今天仍然被繼續傳播。

工業文明下的月球

當伽利略把他的望遠鏡轉向月亮并識别出山脈、環形山和“海”,無疑刺激人類去想象和探索另一個世界。對月球的探索,促進了高技術産業的快速發展,并且改變了人類對自身的看法。從遙望想象到精細探索,工業文明無不自信地對月球強調:人類,來了!

月球是人類登陸過的第一個地外星球。蘇聯的月球計劃在1959年發射了第一艘登月的無人太空船,而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則實現了載人登月任務。中國的嫦娥四号探測器在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陸月球背面,并傳回了世界首張月球背面的照片。

技術的不斷步進,使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和認知越來越深刻。事實上的月球是這樣的:由于沒有大氣圈的存在,目前探測到月球上并沒有液态水、也沒有空氣、也就沒有台風、飓風和沙塵暴。月球上是一個寂靜的世界,隻有遍布的隕石坑。月球本身不發光,由于沒有大氣層,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太陽和星星可以同時出現。由于沒有空氣,月球上的晝夜溫差極大,白天溫度可高達127.25℃,夜晚溫度可低至-183.75℃。由于沒有大氣的阻隔,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

未來視野下的月球

月球優越的太空地理位置,是人類探索太空的跳闆。月球的引力隻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從月球上發射太空探測器成本非常低廉。随着人類科技的發展,未來月球離地球的距離可能并不再“遙遠”。月球從地球撞擊而來,因此月球上可能會富含一些地球深層的金屬礦物質。在地球資源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月球資源、太空資源将來是一個良好的選擇。比如,月球上有豐富的氦-3(氦的同位素),它是一種潛在的核聚變材料,也是一種無污染的能量來源。

而我國探月工程更牽動着無數國人的心。未來我國将實現對月球南極的探測,将3名宇航員和月面着陸器送上月球,完成登陸、巡回、采樣、研究、返回等多重任務。探索月球将會在太陽系的起源問題上帶來全新的觀念,對月球的研究無疑會讓我們對地球的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系廣東省陸豐市林啟恩紀念中學教師、廣東省羅明軍名師工作室學員)

本文來自【中國科普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