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什麼引起手癬足癬

什麼引起手癬足癬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2 13:16:38

手癬和足癬是指發生在手足且除其背面以外部位的皮膚癬菌感染。

什麼引起手癬足癬(足癬的發病機制)1

手癬、足癬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治療

【流行病學】 手足癬尤其是足癬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真菌病,人群患病率高達30%~70%,在世界範圍内流行。與體股癬類似,其發病率的高低與環境因素和個體特征關系密切,氣候濕熱、足部多汗少脂及欠透氣(穿鞋,尤其是膠鞋、皮鞋和塑料鞋)是足癬的重要易感因素,如在我國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手足癬在人群的發病率較高,煤礦一線工人和部隊士兵中足癬的患病率可高達80%以上;在年齡上有歲數愈大愈易感的趨勢,而對性别而言則似乎男性多于女性,但尚無充分的流行病學證據。整體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HIV感染者等是足癬的高危患者。足癬還是其他皮膚癬病的蓄菌“池”。

【緻病微生物和發病機制】 緻病微生物主要為紅色毛癬菌,其次為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掌跖部特殊的解剖學部位使其對皮膚癬菌更易感,現在趨于被認同的是癬病有高度的遺傳易感性,尤其是紅色毛癬菌所緻的角化增生型手足癬及甲癬,遺傳因素和環境條件同樣重要。

什麼引起手癬足癬(足癬的發病機制)2

手癬、足癬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治療

【臨床表現】 足癬在臨床上可明确分為三型,即浸漬糜爛型、水疱型和角化增生型,如此分類與所感染的緻病微生物密切相關。浸漬糜爛型也稱間擦型,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引起,慢性進程,臨床特征主要為多汗、瘙癢、異臭味,4、5趾間的浸漬、糜爛,有時可繼發細菌感染,嚴重者可導緻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或丹毒。丘疹水疱型多由須癬毛癬菌導緻,病程是在一慢性輕症的基礎上的亞急性過程,臨床表現為瘙癢、水疱、膿疱,有時見裂隙,皮損可由趾間區向周圍擴展,疱液初起清亮,後可因伴發淋巴結炎、淋巴管炎或蜂窩組織炎而渾濁,此型易激發癬菌疹。角化增生型的緻病微生物大多為紅色毛癬菌,少數為絮狀表皮癬菌,臨床表現以糠狀鱗屑、角化過度為主要特點,常與甲癬伴發,病程緩慢,常見彌漫于整個足底及側緣的在增厚紅斑基底上的片狀銀白色鱗屑,冬季常有皲裂。手癬臨床上主要為水疱型和角化過度型。足癬多累及雙腳,手癬則常見單側發病,如患者手足均被侵及,則可見到所謂“兩足一手”現象,有提示癬病診斷的意義。

【治療】 原則是應依據手足癬的臨床類型和病情嚴重程度選擇藥物和療程,患者的依從性對治療成功與否關系很大。對滲液明顯者先進行濕敷收斂,糜爛浸漬者可用雷佛奴爾或甲紫糊劑,無明顯糜爛僅有紅斑鱗屑或丘疹可選用各種抗真菌藥物霜劑或凝膠,角化增生型可用魏氏膏等角質剝脫劑或上述霜劑加以封包,有細菌感染發生或傾向者應及時應用抗生素治療。對泛發型或慢性遷延型應給予口服抗真菌藥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療程2~4周。

什麼引起手癬足癬(足癬的發病機制)3

手癬、足癬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治療

【預防】 預防對從根本上治愈手足癬意義重大,因為手足癬還常是體股癬和甲癬的感染源,又因局部的特殊解剖學特點,很容易再次感染。平時足汗多者,要注意保持幹燥,可經常在局部撒些抗真菌粉劑;要多備鞋子經常換穿,換下的鞋子在通風處風幹;慢性增生型足癬在治愈後要長期定期外用抗真菌藥物;另外在公共泳池/浴池等可能傳染皮膚癬菌的場所要注意防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