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遇到一個求職者咨詢,已經收到入職确認書了,但是上面需要填寫每份工作的當時的直接上級聯系方式,還有簽訂背調同意書。
實際這位求職者,中間一份工作經曆延長了幾個月,但是跟原公司HR打好招呼了,但是還是很擔心。
其實求職者在接受某些中大型企業面試後,時常要接受背景調查,一般情況下,這一步通過了,下一步就是發放offer。為保證順利入職,針對背景調查這個事,求職者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1、背景調查是什麼?會調查哪些内容?
背景調查,指的是企業在面試應聘者的同時,對應聘者的資曆信息進行調查核實的過程。通俗來講,就是HR通過調查來佐證你在面試中的回答和簡曆上的信息,
對于企業而言,招聘一名新員工,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包括勝任力風險、法律風險、職業操守風險和成本風險。而一份完善的員工背景調查報告可以為企業主節省不必要的花銷、降低企業招聘及培訓費用,規避用人風險。
最重要的是,背景調查能夠從多方面核實員工提供的背景信息,幫助企業挑選出最可靠的人選。它所呈現的事實不僅關乎求職者個人的信息準确程度,還能夠幫助企業為求職者個人的道德、誠信與否提供建立判斷的依據。
2、什麼情況下要進行背景調查?
在外資和國内大型企業裡,針對求職者的背景調查非常普遍。即使是中小企業,對一些關鍵性的崗位,也會采用背景調查,隻是程度不一樣。
那麼,有哪些職位是雇主普遍願意進行雇前調查的?
1)與資金有關的專業崗位。如會計、出納、投資,出于對資金安全的考慮,企業會對這些崗位的人員進行背景調查,以了解這些準員工的工作能力、犯罪記錄和誠信狀況。
2)能夠接觸核心技術的職位。如技術總監、研發團隊成員。企業招聘這類人員時都會非常謹慎,甯可花費一定資金對拟錄用者進行犯罪記錄、誠信狀況等背景調查。
3)中高層管理崗位。那些涉及到企業的運營戰略,以及需要握住核心客戶資源的職位,如銷售總監、客戶主管或運營總監,他們對于企業的日常運營甚至未來發展順利與否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大多數企業都會對中高層崗位聘用者做背景調查。
在實際案例中,各種大型企業對于求職者背景調查的關注點均有不同側重:
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對于被調查者個人道德與違法記錄方面的信息比較關切,一旦求職者存在記錄在案的違法事實,入職就會泡湯;另一家軟件公司則對個人履曆的完整性要求極為苛刻,對任何形式的隐瞞經曆或美化履曆的行為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關注點則集中在基礎信息的真實性上,可以說,隻要沒有過明顯的簡曆造假行為,背景調查不會對求職過程産生過多幹預。
3、求職者如何應對背景調查?
首先我們先了解背景調查會出現在招聘的哪個環節:招聘職位發布—>篩選簡曆—>初試—>複試—>背景調查—>發放Offer—>錄用入職—>試用合格—>工作轉正。從招聘流程中可以看出來,是在發放offer之前,公司為了規避風險,因此要做背調。面對實際情況該如何解決呢?
1)面試中說的實際工資和原來不一樣,怎麼辦?
到新公司面試,提高原來薪資去回答,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要做背景調查,怎麼辦?其實并不用太擔心。第一,原單位是不會告訴新公司你的具體薪資的,薪資數據是非常敏感的東西。告訴了他不等于就是暴露了公司的薪酬嗎?萬一是競争對手故意打電話或者是同行業的做薪酬調查,豈不洩露機密?所以原單位的HR不會說。第二,HR要你提供半年銀行流水工資單怎麼辦?在單位的收入其實不止工資這一筆對吧,比如還有年度獎金、年度旅遊、工作餐、班車、生日福利等,這些是不會體現在工資裡的,如果HR問為什麼工資單上是六千,那你就說是平均下來七千工資,也說得過去。
2)簡曆上的工作經曆經曆多寫了三個月,怎麼辦?
如果隻寫長了三個月,就打電話給原單位的HR讓他幫你,原HR可以說自己在外面辦事,沒有在單位,所以記不太清你什麼時候離開的,也沒法查。這樣他既沒有說謊也能讓你過關。三個月的時間,一般都能接受,因為離職後,自己休息一段時間再開始找工作,花這些時間也差不多。
如果寫長了半年乃至一年,這個就問題大了,建議不要這樣寫,這個很難解釋,可以說自己家裡有事處理,這段時間沒有上班。
3)要調查真實離職原因怎麼辦?
對于這個問題,你的直接上級最有發言權,如果你工作業績不怎樣,而背調又給你的前領導打電話進行調查,怎麼辦?其實沒必要擔心,人家既然是領導那就有領導的風範,你都離職幾個月了,他還好意思說你的壞話嗎?如果你是因為跟他鬧矛盾而離職,那HR打電話過去調查,在辦公室他也不好意思說你壞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