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B站發布了首個站内音樂生态報告,這一報告的誕生基于343億站内站内音樂視頻的播放和1.3億觀看B站音樂類視頻的觀衆而形成。雖然B站是一個視頻網站,但音樂分區在近些年來呈現的勢頭倒是頗為強勁,從B站的音樂生态報告中,亦能窺見華語樂壇另一個奇妙的發展方向。
音樂要“聽”更要“玩”
縱觀整個B站的《2022音樂生态報告》,很容易就能看出B站的音樂生态和以QQ音樂、網易雲音樂為首的主流音樂播放平台的不同,在B站,音樂不僅是用來聽的,更是用來玩的,音樂創作不僅僅為了傳情達意,更多的是以好玩為目的,堪稱是“萬物皆可音樂”。值得注意的是,在絕大部分音樂平台都屬于小衆範疇的音樂、樂器門類,在B站發生倒轉,成為“當紅炸子雞”,比如阿卡貝拉這種音樂形式,阿卡貝拉源于中世紀意大利的教會音樂,是一種無伴奏合唱的音樂形式,即純人聲樂團,國内樂壇中不屬于主流的音樂形式,在B站,阿卡貝拉成為2022年增速最快的音樂形式,增速達192%,同時也進入了女性用戶最喜愛的音樂形式前三名。B站的創作者以阿卡貝拉為形式,重新演繹諸多經典曲目,将這一音樂形式快速推廣開來,擁有一大批擁趸。
除小衆音樂形式外,小衆樂器在B站也相當火,比如當下正在流行的一種名為“電音蝌蚪”的樂器,這種樂器是日本明和電機發布的一款樂器類玩具,聲音嘈雜尖銳,長得像蝌蚪,近年來傳進國内後被命名為電音蝌蚪,原屬于極小衆人群才了解的樂器玩具,因有UP主用電音蝌蚪還原網絡流行語名場面而走紅,進而出現了不少電音蝌蚪還原經典音樂的創作。音樂的“玩耍”性質在B站流行樂器使用上也得到充分展現,在《生态報告》中整理出了B站熱門的非常規樂器,其中包括有計算器、筆、撥号鍵甚至是西瓜、胡蘿蔔。
主流音樂平台的音樂生态組成部分基本由歌曲、歌手、評論、MV、社群幾個要素構成,用戶對于平台音樂生态構成影響主要發在評論區和社群中體現,音樂平台的最主要構成部分還是具有版權的音樂和部分平台簽約的獨立音樂人,平台本身具有強勢話語權。而B站這個非主流音樂平台基于其視頻 彈幕的社群文化呈現方式,其音樂生态構成中,用戶有絕對優勢,從音樂産品的出現到社群氛圍的形成,官方介入的部分并不大,也因此音樂的玩耍屬性得到極大放大,歌曲動不動聽倒是其次,好不好玩才是決定其傳播力的關鍵。
也正是基于“玩耍”的屬性,B站音樂生态中跨界融合的趨勢亦非常明顯,音樂與任何其他元素的融合在這裡都不是奇觀,比如法律科普名人羅翔,可以被改編成歌曲《童話鎮》演唱,經典電視劇《紅樓夢》與歐美音樂《ring ring ring》混合後成為一支鬼畜單曲,貓的嘔吐聲也能通過調音軟件變成一首節奏韻律強勁的歌曲,這種演繹方式在國内也算是獨具一格了。
華語樂壇,B站可有一席之地?
從《2022音樂生态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B站對于打造一個全新音樂生态平台的野心,除了由用戶自主的創作的音樂外,B站對于音樂版塊的投入也是不小,電影《揚名立萬》《四海》的推廣音樂首發站點選擇了B站,同時B站也成為部分品牌方打造個性音樂的首選,比如釘釘,在疫情期間發布的音樂《釘釘本釘子,在線求饒》成為B站最為熱門的音樂單曲。
另一方面,B站也在生态報告中透露了音樂領域的未來布局展望,開啟原創音樂擴音計劃,從2022年起,啟動全球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發布音樂數字藏品,舉辦線上音樂演出等等,從B站音樂類老牌活動拜年祭到這幾年開始成為保留節目的夏日畢業歌會,B站的音樂版塊發展确實迅速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正如在生态報告中所說的,“上B站,看音樂”,B站音樂的發展和絕大部分主流音樂平台的發展方向完全不同,抛開零散的、不成體系的具有調笑性質的音樂玩耍作品,鬼畜音樂、ACG音樂等是B站音樂獨有的優勢,這些音樂的版權歌曲也時常在其他主流音樂平台可見,比如《念詩之王》《九九八十一》等。
這份生态報告顯示出音樂在B站的内容權重不斷上升,未來或許也将有更多音樂人從這裡走出,華語樂壇中B站出品或能有一席之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