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探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話題,但是這個簡單動作真正實施起來并不見得容易。
那就是主動。
什麼是主動?
按照百科的解釋,即——不待外力推動而行動,能夠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
具體講來,核心體現在三個方面;
在我看來,這樣理解主動,還有些不足。
還應該給主動附加兩個變量。
這兩個變量,一個是瞬時性,一個是長久性。
我們先說長久性。
長久性,就是養成一種事事主動的人生習慣,使其變成一種固定的素質,以目标為導向,注重謀劃布局,這樣自己能看到自己未來的樣子,知道自己将有怎樣的人生軌迹。
德國文學家歌德說,誰要遊戲人生,就會一事無成;誰不主宰自己,永遠是個奴隸。
主宰自己就是長久性主動的結果。
而長久性是一個又一個瞬時性連接成的。
有些機會稍縱即逝,瞬間主動就會存在很大的發揮餘地。
瞬時性,就是當你意識到你該主動的時候,就要瞬間去行動。不要等,一等就被動,甚至連動都沒有了。
我舉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我今天電梯裡面碰到一個單位高管,我們倆一直就認識,但他不是我的直屬領導,連續幾年我們電梯見面就是互相點頭,也不說話。
但這次隻有兩人在電梯裡,場面就顯得太尴尬了。
所以,等他剛刷完手機,我頭腦一熱來了句“下班了業務還這麼忙啊”。
沒想到,我們兩個“陌生人”竟然聊開了,要知道我是個内向的人,他也不是那種很放得開的人。
這就是把握瞬時性帶來的成果。
我深入思考這個問題,發現:隻要你肯主動,對方絕對不會不理不睬的,更多情況下會有意外收獲。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主動太難了,做配合太簡單了。
現在我回想,當時我突然蹦出一句話來,他幾乎是立即回應,而且還帶有笑容。
這反應實在太快了,以至于我嚴重懷疑他大腦根本來不及反應就有肢體動作了,好像一直在等待我先說話。
相信大家都曾經遭遇過這樣的情況。
明明是你主動跟他說話,有時候還是帶些敷衍、形式化的噓寒問暖,但對方回應之迅速、之給力,經常反而搞得你猝不及防。
這就是瞬時主動的魅力。
如果你對同事、鄰居主動的話,效果還不明顯,畢竟是同級别的主動;
如果你主動的對象是領導、老師、男(女)朋友家長,效果會更加明顯。
因為他們經驗比你豐富、閱曆比你深厚、與人打交道的本領更強,實在太懂得配合了,而且他們不管那叫配合,而叫提攜下屬、後輩。
所以,你隻要主動,對方就會成為你的接盤俠,絕對能夠接得上你的主動。
你該思考的問題是,下一步我還該怎麼繼續主動,怎麼對得起他的栽培,起碼讓這個意外的電梯交流流暢進行下去吧。
這樣你就有提升了,跟領導交流也不怯場了。
日本醫師、政治家德田虎雄說過,每個人面前不管多少總是有機會的,問題在你是去抓住它,還是不去抓住它,這就是人生的十字路口。
主動真的很重要,比你想象中還重要。無論是工作方面,還是待人接物方面。
因為瞬時性、長久性主動掌握好了,會形成一種叫主動權的東西。
主動權幾乎是改造人生、超越自我最重要的權力,而且主動權面前人人平等。
更關鍵的是,主動權是此消彼長的,你如果不牢牢掌握主動權,就會落到對方手裡,這時候,你隻剩下被動支持對方的義務。
曾有軍事家這樣說過,“一切戰争的敵我雙方,都力争在戰場、戰地、戰區以至整個戰争中的主動權。”
言之甚有理,就得把掌握主動權,當成一場戰争去打。
不然,被動就要挨打,就得憋屈、受罪。
覺得文章寫得還可以,歡迎關注@老人情感,并發表觀點。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