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桃 特約通訊員 周超文
3月4日,筆者來到泸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雙龍村返鄉農民李範軍的肉牛養殖場。正在給肉牛喂草料的李範軍一邊忙碌着,一邊說:“大山深處養牛雖然辛苦,但回報可觀。”
今年45歲的李範軍,初中畢業後就前往江蘇省的蘇州市打工,2018年6月,李範軍決定返鄉投資養牛!如今,這位返鄉農民工在當地又成了焦點人物,他經營的肉牛養殖場一年“淘金”30萬元。
摸爬滾打積累寶貴經驗
地處大山深處的雙龍村大小山頭有上百個,森林覆蓋率高,村裡土質肥沃,水草豐富。
李範軍返鄉後,斥資100餘萬元建标準化牛場,陸續從山西、甘肅買回了50多頭個頭大、生長快的“西門達爾”架子牛,開啟自己的“牛倌”之旅。李範軍從頭學起,從給牛治病開始,驅蟲、健胃、防疫、喂料、打掃牛糞每個 環 節 ,全 部 親 力 親 為 。2019 年 10 月第一批肉牛開始陸續出欄。
算算賬,除了購牛、飼料、場地租金等成本外,基本持平。“雖然頭批牛沒有賺多少錢,但從中積累了一定養牛經驗,算是花錢買技術吧。”李範軍說,從一開始,他就打定主意走生态飼養之路。
“這麼好的生态環境不養生态牛,那簡直就是浪費資源。”李範軍說,一年四季,肉牛除了吃充足的青草、稻草和稭稈外,就是輔以玉米粉、麥麸皮和豆粕等精料。“雖然每天1頭牛增加了5元的成本,但卻提升了肉牛品質,更有利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由于李範軍養殖的肉牛綠色生态,他的肉牛一上市批發價就賣到40元/公斤,宰殺後的鮮牛肉更是達到 90元/公斤,比普通飼料催肥的肉牛要高出10元/公斤。這兩年,李範軍養殖的肉牛,每頭都獲利不菲。
收獲成功源頭控成本穩賺
在李範軍的肉牛飼料庫房裡,堆放的除了玉米、麥麸皮,更多的是酒糟。“用小米高粱酒糟添加到肉牛精飼料中,既保生态肉牛品質,也降低了養殖成本。”李範軍說,他的養殖場所在的大渡口鎮是泸州聲名遠揚的酒鎮,僅大小酒莊和酒類企業就有數10家,為他用酒糟養牛提供了便利和保障。這兩年,李範軍就與大渡口鎮一家酒企簽下了購買酒糟的協議。
在解決肉牛的草料上,李範軍也有獨特的“路子”,他種植了10多畝皇竹草,并用養殖場的牛糞當肥料。皇竹草再生能力強,一年可以割四五茬,1畝可以收獲皇竹草 8—10 噸。同時,針對皇竹草冬季不能收割可能帶來草料一時缺少的情況,李範軍又用牛糞肥與周邊村民兌換秋收後的谷草、玉米稭稈喂牛。近幾年,雙龍村村民家家戶戶都用上天然氣,秋收後的谷草、玉米稭稈已無用武之地,焚燒還污染空氣,于是全都交給李範軍喂牛。這種開源節流方式,既實現了種養循環,生态環保,又讓村民減少種地化肥支出,更讓李範軍減少了肉牛養殖成本,帶來的利潤自然就水漲船高。
眼下,李範軍的肉牛養殖場一年出欄肉牛近 100頭,年獲利達30萬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